乐毅见过不少猛将,但没有见过长平君身边亲卫这般猛的猛将,真的是刀枪不入,力大无穷! 如果军中能有一位像长平君亲卫那样的猛将就已经可以横扫四方了,而大秦赵王身边有足足三十位! 赵扶苏看着乐毅惊讶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装到位了。 乐毅显露出担忧: “赵王,需要大军配合上前一起厮杀?” 赵扶苏这次发兵主要目的是震慑齐国,不想让齐国有机会发兵进攻大秦赵国,破坏赵地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种田计划,没想过一举拿下齐国,这齐军要留着慢慢杀的。 机甲亲卫近战杀戮效率比狙击射杀的效率高多了,赵扶苏想到: “如果给机甲亲卫配备上陌刀,是不是近战杀伤力更加强大?” 赵扶苏这么想着,不由得会心一笑,铁匠们收集的那些极品钢刚好可以用来打造陌刀!想到这里,就在阵前命人送来笔墨,在竹简上开始画草图。 高唐城内守军见秦军有大将突入城外齐军阵内,大开杀戒,也不敢开城门,眼睁睁看着齐军被砍瓜切菜般被屠戮。 半天时间过去,到了饭点。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赵扶苏下令鸣金收兵。 三十位机甲亲兵听到秦军阵里传来铜锣声,纷纷掉头往回杀。齐军先是慌乱,被机甲亲兵砍杀了数千之众,后来见秦军并无援兵前来,反而激发了齐军斗志。 齐军悍不畏死的士卒不少,前仆后继,不断填补因机甲亲兵杀戮而留下的空缺,希望用人海战术,累死这批大秦猛将。 只是机甲亲兵的战力岂是齐军士卒能够阻挡得了的,机甲亲兵只是改了一个进攻的方向,朝向秦军大阵方向厮杀过去,挡住去路的齐兵,大枪扫过,全部倒地不起。 半天时间,三十位机甲亲卫重创数万齐兵,十万齐军有一半非死即伤! 秦军有序撤退,退回大营吃饭,准备下午继续挑战。 高唐城主将见秦军撤军,急忙开了城门,将城外军心溃散的齐军接进城内。一清点人数,阵亡一万,重伤四万!士气跌落到只剩下三成! “如何是好?秦军前来挑战的猛将都是谁?为何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大秦有这么多猛将?” “秦昭王的孙子中有一位叫赢子楚的,在长平之战时大放光彩,他的身边有一群亲卫能百步取人性命,且有万夫不挡之勇。今日城下那三十位悍将,估计就是大秦赵王赢子楚的亲卫。” “大秦赵王有这么多悍将亲卫,我们这高唐城还能守得住吗?” “才半天就废掉五万士卒,我们防守大军一共才三十万,不够他们三天杀的!” 齐军担忧归担忧,城还是要守的! “闭城不战!” 赵扶苏和乐毅下午领军到高唐城下挑战,随便秦军怎么挑衅,高唐城内守军就是闭城不出,厚颜无耻到任由秦军叫骂,连还嘴都不还。 赵扶苏画好了陌刀图样,派军士送往邯郸,让铁匠们即刻打造三十把陌刀出来,送到前线。 赵扶苏在高唐城前磨蹭了半天,像让机甲亲卫再屠杀几万齐军,奈何齐军已经吓破了胆,就是不出城迎战。 “躲在城里就以为我拿你们没办法了?” 赵扶苏接着拿过笔墨,又在竹简上开始画草图。 乐毅在一旁提议: “高唐城四周有不少城邑,墙不高,兵少,可以先行攻占下来。最后高唐城成为一座孤城,再对付他们就更加容易。” 赵扶苏不由赞叹: “果然是一代名将!我倒是没想到这点。” 于是下令: “乐毅统兵五万,拿下高唐城四周拱卫的城邑后,再前来汇合。” 乐毅领军去攻打高唐城四周的小城邑。赵扶苏还在画着什么,弄了半天,终于画好了,交给军中负责打造器械的军事主官: “按照我的图纸,将它打造出来。” 赵扶苏看着高唐城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攻下眼前这座大城,看了一圈伺立在旁边的谋士群体,挑了一位看起来很老实的谋士,问道: “你说说如何攻城?” 这谋士真的老实,先施了礼,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开说: “要攻城,就要先了解城是如何建筑的,所谓知己知彼。东周最小的聚居区成为聚,大一些的聚称为邑,比较大的邑或者有君主家庙的称为都,比较大的都成为国,诸侯国的首都称为国。” “聚的防御是通过挖壕沟,然而壕沟可以防大部分野兽侵袭,但无法防御敌人的弓箭。于是聚落的人们把挖壕沟的土堆在一侧,形成土墙。” “早期的土墙只能用来防御而无法反击,所以住在邑里的人将围墙修筑加厚,变成城墙,人可以走上城墙反攻。弱点就是,由于筑城技术有限,城墙的坡面很缓,攻城者容易冲上城墙。” “到了春秋时代,板筑技术已经很精进了,土夯的城墙坡面越来越陡,加大了攻城的难度。在城墙上设计有女墙和垛口保护士卒。” “春秋时代修筑的城池一般呈不规则的方形,大城和内城一般呈回、品、日字形。在城墙的拐角处增厚城墙厚度,修建角楼,可以充当马面效果。” “战国时代,把马面称为行城,在马面上修筑城楼,称为敌方。城墙的某段还设置成突门,就是在一处地方把城墙挖薄,有点像窑洞。” “当受到围城时,可以趁敌人不注意,敲开突门,突击敌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城门上开始修建城楼。早期城池在城楼用定滑轮像打井水一样提起悬门,在紧急时刻砍断绳索将悬门落下,迅速关上城门。城门外还会修建瓮城。城门外有护城河,可以阻断敌人直接发起攻城的行动。” “春秋时代就出现了吊桥。吊桥不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