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废品吓傻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条狗会有这么厉害。梁冰喝住了威威,他并没有怒斥收废品的人,只是说了一句,“以后要小心,不要再干这样的事。”说完,将小水泵从三轮车上提下来,扛在肩上,打了一个口哨,威威就摇头摆尾功臣一样和他并排返回农场。 梁冰停下车,打了个晌指,威威顿时将前脚直立起来打了个转转,然后扑到他怀里,用头使劲蹭他,嘴里哼哼叽叽。 “呵呵,我才离开几天嘛,就这样撒娇!去,将我拖鞋拿来。”梁冰拍拍威威的脑袋命令。 威威立即冲向梁冰的房间,见门关着又跑回到他身边摇尾巴。梁冰掏出钥匙将门打开,它便冲进去将一只拖鞋叼来,放下后又去叼另一只。 梁冰换上拖鞋后,拿了一根火腿肠奖赏它。 这时,助理亚明走了进来。 “梁哥这么快就回来?” “可能这里空气质量太好了,回北京还有点为习惯,事情办完了,就赶回来了。”梁冰说完拿了两瓶矿泉水,递一瓶给亚明,打开自己那瓶喝了一口。然后问亚明,他离一的这几天有什么情况没有。 亚明汇报,“农场一起正常,昨天来了一拨人,他们说想参观一下农场,我带着他们转了转,他们临走前给了我一张名片,让我等你回来转交给你,请你和他们联系。” 亚明说完站起来去隔壁办公室拿来名片。 梁冰接过来一看,正是昆明那一家著名的制药厂的人。梁冰接忙照外片上的电话拨了过去。 对方接了电话后,道明意图,他们药厂的药材供应不足,想与他合作种植所需要的中药。这与梁冰感到很兴奋,他决心抓住这个新的契机,爽快地答应对方来人洽谈。 结束通话后,梁冰休息了一会儿,想到地里转转,就站了起来。就在这时,电话晌了,是代珊打来的。 “梁冰,招呼都不打一个走开溜,太不男人了吧?难道怕我将你绑在北京不成?”代珊劈头盖脸地数落。 “代珊,不是这样的,我有事得赶回来农场。”梁冰皱着眉头敷衍道。 “得了吧你,我在你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一点位置!”代珊抱怨。 梁冰想了想,“代珊,强扭的瓜不甜……” 代珊不理他的茬,“又来了,少来这一套!在你没有和别的女人结婚之前,你就还是我的!”说完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后,梁冰发了会儿怔,然后,他带着威威出了门。 当梁冰站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时,刚才的郁闷迅速消失。 地里绿油油茁壮成长的马铃薯,荷兰豆,还有正在拨节的水果玉米让他感到无限的生机,而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的良好空气更是让他的五脏六腑都觉得舒泰。 梁冰差不多能背下著名作家塞格林《麦田的守望者》中最有名的一段话:“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像,有那么一大群小孩子在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代珊啊代珊,大自然多美啊,可你却呲之以鼻不屑一顾。”想起代珊脸上厌恶的表情,梁冰再一次觉得他们走到一起的不可能。 “夏安会喜爱这些吗?”这个想法不由自主地从梁冰脑子里冒了出来。 第二天,制药厂派来的以药厂供应部长王维国为首的三个人到了农场,当他们见到梁冰时十分惊讶。 “梁冰,没想到你如此年轻!”王维国这样说。然后向梁冰介绍了另两位同事,一个是种植工程师李林,另一个是土壤分析师周小明。 接下去,王维国介绍了一下他们药用原材料不足的情况,药厂生产的系列产品一直在国内医药处于领先地位,这几年在国外市场也打开了销路。原来药厂的原材料靠收购零散药材,可随着药厂扩大规模,根本无法满中生产。所以,他们开始寻找适宜药材生长的土壤,与种植户进行产销联合。这样,他们发现梁冰的农场那一片还没有开垦的荒地。 梁冰配合药厂工作人员认真地采集了土壤样本,很快,检验结果出来,这里的土壤完全适合药材生长。于是,经过双方多次反复协商,签定了一系列合同。由制药厂提供一总份资金和种苗,以及种植技术人员,利用梁冰剩余的荒山种植药材,供给制药厂。 和制药厂签了合同后,梁冰去县城招工。之前,农场的工是从附近几个村子招来的,种马铃薯等就忙得不行。所以,得重新招人,而村子里已没有人可招,所以,梁冰只好到县城去。 年轻人都喜欢往大城市跑,一听说要到偏僻乡村去种药材,都直摇头。招了三天,梁冰才招到15个人,从农业学校招了一些学生。 接下去,建宿舍,开垦荒地……经过一番艰辛,药物种植园初具规模。生态农场与药物种植园相辅相成,别外,家禽家畜的养殖也初见成效,梁冰信心十足,运筹帷幄。 繁忙的工作间隙,梁冰的脑海里会浮上夏安的身影。冥冥中,他觉得夏安就在云南的某个地方,那地方很美,有山有水,如诗如画。 “夏安,我一定会找到你!”梁冰在心里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