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高干)

注意翻译官(高干)目前的最新章节为第67节,翻译官(高干)主要描写了程家阳,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他子承父业,凭借关系和才能,做起了高级翻译官。乔菲,某大学法语专业学生,为筹集学费,为贴补残疾的父母,一边在夜总会打工一边刻苦学习。来自不同世界的两个人,...

作家 缪娟 分類 现代言情 | 24萬字 | 67章
第46章完结
    “没办法啊,作业太多。2023xs.com几点了?”

    “十点。”

    “你呢?也这么晚?”

    “刚写了一份材料,看见你们这亮着灯,我就过来看看。”

    他把我们办公室的灯闭了,我们一起下楼。

    这个时候,外交部还有些部门仍然灯火通明,仍有同事忙碌的进出工作,仍有食堂的师傅上来送夜宵。

    我们走到外面,家阳问我:“怎么回去?”

    “坐地铁。”

    他看看我:“我送你吧。”

    “方便吗?”

    “说什么呢?”

    我就跟着他走到停车场,上了他的车子。

    他低着头,没说话,帮我把安全带系好。

    “我家在玉泉路。”

    “嗯。”

    我坐在这个曾经那么熟悉的车子上,身边是我曾那么熟悉的男人。我们穿过这个城市。

    这个时候的大城市,没有白天的燥热和喧嚣,在夜晚,显得有些许的宁静和温柔,变得让人还是可以忍受。

    我把窗子打开,靠在椅背上,向外很专心很专心的看着夜景,感受着拂面的湿润晚风。

    这样一直开到我住的那幢老式的居民楼下,我说:“怎么你知道我住在这?”

    “我看过你填的表格。”

    “哦。”

    “住几楼?”

    “三楼。”

    黑夜里,家阳车上的灯发出暗暗的黄色光晕,他的脸孔,他的眼睛,在这个时候看,特别的生动漂亮。

    “天晚了。”我说。

    “是啊。”他说。

    “你回去吧。”

    “好。”

    我开门下车,走到门口对他说:“谢谢。”

    他在车里摇摇头。

    我回了家,自己开了门,小邓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电视,她的男朋友并没有来。

    我跑到阳台上,看见家阳的车子离开。

    谁知小邓也跟着我跑到阳台上,她问:“怎么?是谁送你回来的?”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好名贵的车子。”

    我走回来,觉得肚子又饿了,就烧水煮方便面吃。

    我说:“怎么今天你男朋友没有来?”

    她没有回答我,我吃完了面看看她,但见造型奇特。

    小邓盘腿坐在沙发上,双手放在分开的膝盖上,拇指与中指相握,闭着眼深深呼吸。

    “怎么你练了气功了?”

    “无知小孩儿,不要妄言,姐姐练的是,瑜,伽,功。”她慢慢地说。

    “你想减肥,不如我教你我们家那边的扭秧歌吧。”我吃着西红柿说。

    我看着小邓慢慢的调节呼吸,收式,她突然腾的一下站起来,扑向我,嘴里说:“我今天不修理你这个小破孩儿,我对不起我自己。”

    我吓得西红柿都掉了。

    我们晚上一起刷牙的时候,小邓跟我说:“我的那个,我跟他分了。”

    “为什么?什么原因?你们上礼拜不还是好好的嘛,你们不是都好了六年了吗?”

    “加上高中,九年了。”她把牙膏沫吐掉,“那有什么办法,我想起跟他在一起,还真是辛苦。赚得没有我多,又经常跑外地,我们哪里有钱结婚?房子呢?孩子怎么养?”

    “你跟他分手,你就有了?”我问,话粗理不粗。

    “起码我觉得自己压力小了,不用再考虑别人,自己开心就好了。”她洗脸,擦脸,在镜子里看我。

    “我再找,就一定找个有钱人。起码在这个城市,有车有房的。”

    小邓她说得没错的,现实的生活让一切都这么容易改变,更何况是本来就无常的人的心。

    第五十二章

    程家阳

    九月份,国家有大会召开,对外宣传,列席外宾的接待,新闻发布还有外国评论译入,我们整整忙碌了一个月。乔菲他们经过学习和提高,成绩排名也日渐眉目。开会的时候,乔菲也参加了翻译工作,水平果真是大有长进,让人刮目相看。十一之后,我们将会根据他们的成绩进行分配了,乔菲会留在高翻局,基本已成定数,当然这决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

    会议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乔菲甚至引起了我们处长的注意。

    出任观察员的法国共产党的高级代表,母亲跟她一同来到中国。老夫人原来是聋哑人,我们事先没有准备,接待过程很是麻烦,乔菲本来在会议现场工作,知道情况后,火速到宾馆救场,并在之后的几天里,陪同了这位代表和她母亲的参观访问。外宾对她留下深刻印象,临走的时候向部里,向乔菲个人表示深挚谢意。

    我是后来听说的这件事,处长问我,这个姑娘是新招来的吗?怎么还会手语?

    我说:“您忘了,我跟您提过她的,国家外院的,去年我们跟教育部的合作项目送出去的那一个。”

    “是吗?”处长挺高兴的,“这小姑娘行啊,我看她法语也不错,家阳,咱们留下了,一个人当两个翻译用呢。”

    “您也忒会做生意了,您给开几份工资啊?”我笑着说。

    我有时想,这年轻的新鲜人,身上的潜力和活力真是让人羡慕,总有无限种可能摆在她的面前,有一点机会就迸射出光芒。她说谢我,可是我很清楚,有我还是没有我,在人才济济的外交部还是在任何别的地方,她都是杰出的让人不能忽视的女人。

    天气稍微凉爽,小华在这个时候患了感冒,本来只是很轻微的症状,她带病工作,造成病状加重,得了急性肺炎。

    好在我忙完了大会,稍稍喘息,有时间照顾她,在医院住的不久,我把她接回家里。

    晚上我煮了粥喂她喝,吹一吹才送到她嘴边,小华张开嘴,没有吃,怔怔的流下眼泪来。

    “这是干什么?至于吗?”我把粥放下,“不就是耽误几天工作嘛,就当是提前过十一了,你一年从头忙到尾,都不得休息,这样不是挺好?”

    她摇摇头:“不,家阳,不是为了这事儿。”她的眼泪更多了,在灯光下看着我,握着我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谢谢你。没有你,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小华的话,我是能够理解的。

    我们这样的人,有锦衣玉食,有名声在外,可是,心是脆弱的,想要温暖,想要伤痛时候的慰藉。

    我扶她起来,帮她擦眼泪,温声软语的喂她吃粥。

    像,另一个人曾经为我做的那样。

    十一之前,小华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她跟我商量,想去大连度假。

    我听到她说这话的时候,正在喝水,一口水呛在喉咙里,我生生咽下去,忍住咳嗽。

    “时间那么充裕,为什么要去大连呢?太近了吧。”我说。

    “我记得你那次上我的节目,我问你,最喜欢去那里旅行,你说的是大连。你不记得了吗?”

    我没说话,印象里好像是有她说的这么一回事。

    我上一次去大连,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那次是跟乔菲一起,时间真快啊,两年了。

    “你不愿意去吗?”小华说。

    “没有,随便你,你想去,我们就去,大连啊,风景真是挺好的。”

    她很高兴:“就这么定了,家阳。”

    在食堂里,我又碰到那一班新同学,打饭的时候就看见菲在说话,样子绘声绘色的,大家仔细的听,然后一阵笑声。她又在讲笑话了。

    他们叫我过去一起吃。

    小赵说:“乔菲,你再把刚才的笑话说一遍,给师兄听。”

    乔菲对他说:“你复述,我看你记得下来不。”

    我说:“我讲一个吧。”

    他们意兴盎然。

    “甲说:最近我再兼职一项工作。

    乙问:在哪里?

    甲说:精神病院。

    乙说:干什么?

    甲说:被研究。”

    大家笑起来,乔菲木着一张脸说:“那后来呢?师兄。”

    笑声更大了,我也笑起来,看着她。

    吃饭的时候,大家讨论十一的安排,按照惯例,部里安排了他们去近郊的水库玩。

    有女同学问:“师兄,你去不去啊?”

    “我?我不去。”我说,“这是给你们刚入部的安排的福利。”

    “唉。那师兄,你十一怎么过?”

    “我,去大连。”

    乔菲闷头吃饭,吃得可真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