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那皇帝就要从户部里拿银子,去赈灾给那些在灾年受到影响的百姓。 而你还不能保证银子从户部转出去,是可以做到一分不落地交到灾民手上的。 何况有些灾年情况很小,不会出大问题。 假定张三住的村子里两百户人家,两百户里有一百九十九户能勉勉强强地度过灾年,而只剩下一户名为张三的家不能安全度过灾年那他就会变卖东西。 比如说把自家的田地卖给别人。 像这种情况,你会为了张三一户人家,而去叫户部拿银子来赈灾吗? 所以说大面积的降低赋税,到头来就是便宜了那些本来田就多的世家,而变卖田产这种情况,本质上也没法根治。 如果你就是要阻止,发布个什么限田令,那就是彻底撕破脸皮,进一步激化矛盾,别说农民起义了,世家都起义造反了。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是朝代的初期最为鼎盛,最容易出盛世,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人的财富相对平等。 开国皇帝更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还没有体会到剥削平民阶级的快乐,还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这自然保证了一定的清廉性。 而相对小的地方,藩王自治的情况下,降低赋税,是因为他们皇室的威慑力仍然是大于地方世家,自然可以摁着地方世家的头,剥削这部分人的利益,但皇室大部分时间和世家是密不可分的存在,毕竟都是统治阶级。 你硬是要打压全天下的世家,这不是诚心让人家对着跟你干吗? 很多贤臣良臣都出自世家。 皇帝可以教训世家,但绝对不可能杀完这些世家,因为他们本质上就是利益共同体,只不过时而是世家更大,时而是皇权更大。 所以大多数时间,双方都在剥削平民阶级,不过是比谁更快把人逼反,从而重新建立秩序。 陆成安和晋王那一局敢于减免天下赋税,主要是奉天靖难已经杀了一批世家阶级的人,多了不少无主之物的民田,施恩于民自然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比起这边感叹大晟朝正在崩溃边缘的陆成安。 晋王现在是越想越气。 别看她在太原已经开始走向蒸蒸日上的发展路线,可是少了一张好用的臣卡,简直是人生幻灭,心里碎碎念只想重来一次。 作为一个饰品玩家。 晋王很痛苦。 作为一个养成玩家。 晋王同样很痛苦。 这会儿,按理说她这个时间线,和陆成安都有两个儿子了。 培养儿子成长也是乐趣所在,一下子被剥夺了两个乐趣,晋王恨不得现在就召集手上可以一战的兵力,直取天京。 两个害人精。 得不到就毁掉? 畜生! 有你们这样做事的? 【正英十二年十二月,正英帝驾崩,立遗诏,托孤于长孙明、吴英、江光华为托孤重臣,使秦王为帝,改年号济钰。】 消息刚出来的一瞬间,耳畔响起冰若寒霜的低鸣。 【“我有一计可乱天下——”】 【“乱吧!乱吧!全都乱起来吧!这不公的天下,你们都受够了吧!”】 【程和触发——谋乱天下。(在十个行动回合内,所有武臣的野心上涨20点)。】 【“呵呵呵呵,我自冷眼看世间,不问天下是与非。”】 【陆成安触发——隐龙在渊(避世期间,不受任何负面效果)。】 只见程和一身漆黑长袍,嘴角勾勒着一丝森冷的笑意,他披头散发,对着眼前的棋盘伸开了双手。 棋盘上,不同的棋子代表着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它们全部都被散乱地打翻在地。 而下一秒。 陆成安身着素衣,盘坐在桃花源中,只手负于背,另外一只手则拿着一张不知来历的青铜面具。 在程和的高喝声中,陆成安缓缓戴上了面具。 两者一同出现,先后出现的那一刻就给所有人一股压倒一切的压迫感。 ..... ..... ..... 隐龙在渊是特殊事件的强制效果,暂时覆盖了一身正气的效果。 怕有读者产生疑惑,提前说一下。 第58章 若我执掌天下大权,晋王殿下,你必是首功! 【济钰元年三月。】 【“陛下无虑,我有一人,可举荐入京勤王。”王灿拱手一躬,“此人姓管名彰,勇冠三军,镇边勇将,手下有精兵六千,密诏入京,可护陛下平安。”】 【选项一:接受谏言,密诏入京。】 【选项二:断然拒绝,不可再议。】 秦王苏知清想都没有想,直接选择了第二个选项,暂且不谈别的,首先她最基本的皇威数值不够,没有这个威望驾驭边疆守将。 无论怎么说,管彰带兵入京,必然是不具备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