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历史上的北京保卫战就是赢了的,其次北京保卫战从战略角度上是守城战,瓦剌自己就是不具备攻城能力的,最后严格意义来讲,这场危机是作为君主的叫门天子朱祁镇自己作妖弄出来的,大明其根本的战斗力是完胜瓦剌的。 要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模拟游戏,以【于谦】的身份进行模拟,陆成安想要过关还是还简单的。 不过看这个情况,这如果只是简单的文字模拟,就不会出现现在这个情况了。 比起陆成安接受新身份的迅速。 苏瑜舟缺少了太多的信息量,她完全不知道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就算了,还要了解所处时代的背景。 所幸这次苏瑜舟替换的身份是【于谦】的发妻,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要他陆成安作为【于谦】,把【于谦】应尽的责任做全了,这新手教程就能游刃有余地解决。 【就绪成功——】 随着一声提示音。 两人眼前再次一黑。 先听到的就是令人心烦意乱的争辩声,陆成安清醒过来,先看到的是大殿中赤红色的基柱,金黄色的帷幕在两边飘荡着,在殿中还有股极好闻的香气。 再认真扫了一眼,四十多位大臣正在对峙。 这臣子的数量也太少了吧? 不愧是土木堡之变后的大明朝堂,就是临时提也没办法提上来太多的可用之才。 陆成安在心里想着。 而在陆成安正前方不远处有个身材高挑,面容英俊的男子,要是陆成安没有猜错的话,此人应该就是景泰帝朱祁钰,那个证明了自己一辈子是个好皇帝,也能当个好皇帝,结果却被夺门之变篡位的老倒霉蛋。 在他身后则是一个珠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有个穿着雍容华贵服饰的年长女子,应当就是当朝太后了。 下一秒,陆成安的一双眼眸悄然之间扫了扫四周的环境,在观察周围的情况。 殿内的气氛很不对劲。 殿中一位大臣单独出列,跪在殿前。 “太后,臣夜观星象,恐有大变,眼下天子北狩,瓦剌大军不日兵发北京城下,京城内兵员空虚,危若朝露,怕是强弩之末,臣主张暂且南迁,休养生息,待我王师重振旗鼓,再回京都。”徐珵拱手道。 “徐珵,你好大的胆!”另外一个大臣猛然出列,怒斥道:“此举跟投降何异?” 陆成安心道原来这矮小老头就是徐有贞啊。 而之所以现在叫徐珵,是因为徐有贞这个名字是徐珵在提出南迁之议后改掉的名字,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徐珵的政治污点,他不得不改名。 陆成安作为一个文科生,又是历史爱好者,也是有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比如说文天祥和于谦这两位,所以陆成安对相关历史也做过了解。 正是因为专门研究过于谦的陆成安,替换成于谦的‘剧本’,或许实在是太过于了解于少保的所作所为,在朝堂面对群臣,陆成安的心里竟然没有半点的紧张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于谦已经时任兵部侍郎,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实权的职位。 话语权在朝中的比重很大。 本来就对投降派颇为不喜的陆成安到了自己该出场的时候,也是踱步走出。 “太后,主张南迁者可斩。”陆成安字正腔圆地说道:“尔假托星象,提出南迁,更是迷惑军心。” “哼。”徐珵闷哼一声,“于大人,此话怎讲?” “我主张南迁,怎么就成了迷惑军心?”徐珵颇有些不服气地说道:“请问于大人,眼下京城可战之兵有几何?可战之将有几人?我等南迁,这大明江山仍有半壁,瓦剌,蛮夷也,等到各地王师聚集成军再行北伐之事,何愁江山不复?” “既是疲军,朝中更无大将,如何一战?” 徐珵越说越是有理,其他人也不敢说话,因为这话题,不好接,接的好不好,都要结果论,结果不好,搞不好就是恶臭万年。 朱祁镇带了朝廷最精锐的雄兵出去打仗,一波全部葬送,现在京城内的兵员,大多都是新兵蛋子不说,还有不少溃败下来的败军,士气很是萎靡,但徐珵也是为了留个面子,就没有说是溃军,而是用疲军一词来形容。 陆成安现在替换的人物是‘于谦’,他固然是兵部侍郎,虽官职不小,又有一些权利,可宣扬主战想法、反对南迁的话儿,按道理,也轮不到他来说。 王直、胡濙等人官职都在他之上。 这些人最该站出来。 但他们都不敢现在站出来反对徐珵,一方面是不想成为出头鸟,一旦开口反对南迁,成为主战派,就要担负整个大明的命运和大明的百姓,倘若北京城没有守住,有一点点的闪失,就要背下千古骂名。 简单来讲,这几个老狐狸就是不想承担责任,他们承担不起。 得有个人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