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创业时代

注意重生之创业时代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19,重生之创业时代主要描写了莫明其妙的就重生了,还回到了90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杜君琦回首自己的一生,扪心自问,她真没什么不得了的重生怨念,非要重生一次虐渣贱啊,老天爷怎么就把这么珍贵的重生机会给了她呢...

分章完结53
    松了一口气,家长们也很满意,有了明确的回复后,家长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dasuanwang.net

    平白又开了一条任务支线,杜君琦觉得有点小郁闷,但是想想家长们能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开办初三补习班,也算是对自己这个品牌的肯定,这么想想杜君琦又觉得开心,对了,该统计一下补习班的小升初的升学率,家长们这么认可,应该上一期的学生们的成绩很不错吧。

    事后统计结果出来了,果然成绩非常好看,杜君琦马上在区电视台打了广告,再次宣传了一把补习班。

    接下来,寻找新教室场地的事交给宋惠兰,补充补习老师的事交给齐远,杜君琦拍拍小手,继续做她的练习题去。

    上课,考试,上课,考试,高三可以算是十多年学生生涯中最苦逼的一段日子,每个经过高三的学生都不想再来一次,杜君琦也不例外,可是没办法,谁让她重生了一次呢,还重生的这么早。

    本以为这种苦逼的日子得持续到高考结束,结果陈校长再次召见杜君琦,通知她一个好消息。

    “保送?”杜君琦惊讶。

    陈校长和蔼笑道:“是啊,保送,我们学校虽然不是一级达标学校,但也算是不错的学校,学生质量是很有保证的,所以每年学校都会分到省内几所大学的保送名额,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有重大表现的学生,可以获得保送名额。你现在可是我们区的榜样学生啊,在市里也是有名的,你的成绩有目共睹,上大学是足够的,而你又有文学创作方面的天份,你参与创作的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欢,我还听说有美国公司购买了的版权。”陈校长询问的眼神看向杜君琦。

    杜君琦点头确认:“是的,合同已经签定了。”

    陈校长笑了:“那就是了,连美国公司也觉得你的故事很不错呢,这充分说明了你有文学创作的天份。我是省师大毕业的,前两天我当年的老师找到了我,他现在负责招生,他特地向我询问你的情况,我对你是很肯定的,给了很好的评价,他听后非常满意你,想招你到师大的中文系。”

    杜君琦皱眉,省师大虽然也是很不错的大学,但是严格说来,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只是大专院校,拿的学历是大专学历,不是本科学历,不知道省师大分发的是本科还是专科,不过,好像这个时候大专是可以直接考研的?

    “陈校长,省师大毕业拿的好像是大专毕业证书,是吧?”杜君琦问道。

    陈校长详细解释道:“严格说来,本科学历的大学不多,全国这么多所大学,只有少数一部份大学是本科院校,师范类院校大多是大专院校,而省师大就是其中少数的可以授予本科学位的师范院校,省师大是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着重扶持本省的高等教育,所以招生范围比较宽泛,毕业后有的是本科有的是大专,而保送名额毕业后获得的是本科学历。”

    说完陈校长笑了笑:“没想到君琦你还知道本科和大专的区别,看来报考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做了啊。”

    杜君琦又问:“省师大有招收研究生的资质吗?”

    陈校长一愣,没想到杜君琦现在就已经考虑到考研的事了。

    “你都了解的这么深了啊。有的,省师大本来就有招收硕士的资质,而且今年刚刚成立了研究生处,之前是研究生科,挂靠教务处,今年提级了。”杜君琦的消息这么灵通啊。

    陈校长往前凑了凑:“君琦啊,你是不是在省师大有认识的人?”

    杜君琦点头:“有的,一个负责外联的陈老师,我的补习班的老师都是省师范的学生,全部是由陈老师介绍来的,教学质量有保证。”

    陈校长自以为了解了原因:“哦,难怪了。”

    杜君琦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陈校长以为自己是通过陈老师才知道了这么多事,其实她还真没问过,不过这样也好,免得陈校长还要再问她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她还要再往下编理由。

    从陈校长那边了解了参与保送的条件和省师大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后,杜君琦拿着省师大的保送册子回了家,她得好好想想了。

    正文 第77章 开设英语培训班

    保送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天降喜事,像炮弹一样,一下就把杜家人给轰晕了。

    “琦琦,真的是省师大?”宋惠兰觉得脑子好晕,省师大,听听,光是这个名字就显得十分高大上,虽然不是国字头的,但是省字头也很牛逼啊。

    “嗯,是,说是让我去读中文系。”杜君琦说道。

    杜广明按着杜君琦的双肩,将她转向自己的方向,脸泛红光地问道:“师大好啊,读完师大出来就能当老师,多体面啊。”

    杜君琦无语:“爸爸,我才10岁,读完大学四年,也才15岁,15岁怎么当老师啊。”

    “15岁怎么了,当年我们多的是16、17岁参加工作的。”杜广明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爷爷狠拍了杜广明一脑瓜:“你傻啦,现在和以前一样吗?15岁怎么参加工作?再说了,就算是以前,也没15岁就参加工作的,最小也得17岁。何况我们家缺钱吗?还要乖琦琦去工作!琦琦乖,听爷爷的,好好读书,大学生算什么,我们要读就得读到博士。”

    奶奶推开爷爷:“说什么胡话呢,什么博士,读到博士得读到多大,电视里的男博士都一大把年纪了,乖琦琦要是读完博士还怎么嫁人啊。”

    爷爷难得的硬气了一次,一瞪眼:“什么嫁人,我们家琦琦不到别人家去受气,我们招婿。”

    奶奶气急:“什么招婿,说什么胡话,招来的婿有什么好的,稍微过得去的男人都是娶媳。”

    于是爷爷奶奶就招婿还是嫁人的问题吵了起来,杜君琦一头黑线地看着二老吵嘴,拜托,她才10岁,要不要这么早就考虑婚姻大事啊!

    身为儿子的杜广明自然要负责劝解二老,宋惠兰趁此良机赶紧把杜君琦拉到一边细细盘问。

    “琦琦啊,你有想报的大学吗?如果没有的话,不如就直接上省师大吧。正好离家近,我可以去学车,这样就可以天天接你回家了。”宋惠兰飞快地打算好了以后的日程安排。

    “我也是这么想的,想考个f市的大学,离家近,可以天天回家,而且f市也有好大学,像省师大,算得上是省内前三强了。”可惜省内最强的大学在别市,也就不考虑了。

    宋惠兰双眼亮闪闪地看着女儿:“那就去省师大吧。”

    杜君琦皱眉:“其实我更想去a大,a大感觉比省师大强点。”a大就是未来的211大学,省内只有两所大学进入211工程,就是那个省内最强和a大。

    “a大?”宋惠兰搞不懂哪个更强一点,在她看来,这两所大学都一样的高大上。

    杜君琦微笑安慰妈妈:“没事,不急,保送又不是马上就定下来,现在只是先提一下,让学生回去考虑一下,这事得双方都有意愿才行,而且语数英会考还没考呢,会考成绩下来后才会填报志愿的。”

    宋惠兰安心了,不急就好,可以慢慢考虑,说不定还有别的学校找上门来呢?

    忙碌的日子进入到了语数英三门会考的时候,杜君琦提着装着准考证和各种文具的小袋子进入了考场,安安静静的考完,然后回家补眠。

    会考之后是三天的假期,这三天假期杜君琦除了在第一天好好补眠,剩下的两天又被各种工作给填满了。

    玉荷路新楼盘已经起了四层了,现在的楼房都是半框架结构,楼层最高只能起到8层,也就是说,新楼盘的建筑工程已经进入到中段了,楼胚已经起好了,可以进行精装房的挑选和装修了。

    杜广明趁着女儿放假三天的机会,第二天就赶紧拉着杜君琦去了工地,实地考察去了。

    最难卖的楼层是一楼和最高层,因为现在的楼市销售是不同楼层统一价,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房者都希望买到较高的楼层,空气好,噪音小,一楼毕竟是底层,人来人往比较吵,而顶层则是因为现有的隔热层技术不够好,夏天会很热,加上楼层高又没电梯,年纪稍大的人都不爱住,所以这两层都不好卖。

    项目负责人的意思是,既然一楼难卖,那就干脆在一楼搞两套精装房,既方便购房者看房,又可以推高购房者对一楼的兴趣,等楼房销量的差不多了,再把这两套精装房当作促销优惠房卖出去,带了精装修的房子一定很好卖。

    工程一天都不能停,时间不等人,楼一盖好,消防等各种检查一过关,马上就要开始现房销售了,杜家装修公司得赶在销售开始前装修好两套房,这个时间很紧张啊。

    杜君琦去了实地看房间的格局,手中拿着一张实地测量过的测绘图,这是杜广明让员工事先测量绘制过的,上面的各项数据都是实测,比工程设计图更加精确,杜君琦一边看一边量,着重校对主梁和承重墙的数据,又拍了房子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照片后,杜君琦才收工回家。

    接下来的几天杜君琦都用来做装修方案了,会考后的课程并不会太紧,学习也要有松有驰,一整年都绷得紧紧的学习这也不现实,所以老师们都适当的减少了一些作业,这让杜君琦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装修方案。

    装修方案做的很用心,杜君琦一共设计了四套方案,项目负责人每个都很喜欢,完全割舍不了,最后发动了全体员工投票推选,才最终定下了两套方案。

    杜家装修公司的工作结束了,不等杜君琦松一口气,办事处又有事了。

    劳务出国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作,而在异国获得工作的重要条件就是能与他人交流,所以语言培训必不可少。

    杜君琦当初是想开设一门英语培训的,但是齐馆长认为不必这么着急,因为培训是要收费的,若是学员们通过了国家考试,自然认为英语培训交的学费是值得的,但是要是学员们没通过呢,他们就会觉得白瞎了两门学费,到时候很可能反过来埋怨技能培训中心忽悠他们多花钱,所以不必着急,等学员们通过了国家考试,技能培训中心再开设英语培训,让学员们自愿报名,简单的日常沟通和工作对话只要突击培训三个月,也够他们应付用的了。

    但是,万事就麻烦在这个但是上,其它的工种还好,餐厅服务员和家政服务员的考试,今年新增了英语交流这一项,考生要能回答考官的简单提问。

    于是技能培训中心就必须尽快开设英语培训班了。

    杜君琦只能再次联系陈老师,请陈老师介绍几个能全职教学的师范生,这个要求就麻烦了。

    师范生需要日常上课的,只有周末才有空闲,所以补习班只能周末开课,但是技能培训这一边不能只在周末开课,先不说这帮学员很可能早把初中英语全忘了,需要从头教起,就是时间上也赶不急,一周上两天,怎么算也赶不到考试前教完啊。

    陈老师很烦恼,他手头有很多贫困学生的资料,他们都等着他介绍兼职工作呢,自从介绍了几十个学生到杜君琦的补习班工作后,他在学校里的声望一下提高了许多,上学期还评了先进教师,因此,这学期主动来找他希望他能介绍份工作的贫困学生多了许多,他算得上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兼职导师了,技能培训中心这边开出的工资很高,一个月七百,还报销来回车费,提供住宿,若是能推荐几个学生过去,他自然更有声望了。

    但是,最烦的就是这个但是了,要全职教学啊,除了大四生,哪个年级的学生都没有这么多的课余时间,但是大四生也需要服从学校安排参加实习,这个实习评定成绩关系到师范生的毕业分配,没有哪个学生愿意放弃实习去上课的。

    陈老师想了三个晚上,挠断了无数根头发,终于想到了一个打擦边球的主意,就是把全职教学的学生的实习关系挂靠在补习班上,让补习班给他们开实习评定,这样一能解决杜君琦的请求,二能减轻学校的实习安排压力,一举两得。

    陈老师马上去面见学校分管领导,询问领导的意见,领导摸了摸下巴,模棱两可地说可以研究研究,陈老师知道这就是有门了,转头又打了电话给杜君琦,转达了他的意思,若是杜君琦能办得到,那这事自然就能成了。

    问题又抛回到了杜君琦这里,杜君琦拉着陈老师询问实习评定的事,才知道这个实习单位的资格要求也挺麻烦的,说白了,就是只认学校,而补习班这种性质的单位,不能算是教学单位。

    杜君琦挂了电话想了半天,给谢局长打去了电话,反正是要找个挂靠的单位出实习评定,不如直接避过学校,找谢局长出面弄几份实习评定不就行了。

    “谢伯伯,我这边有几个师范生,需要找个单位挂靠一下实习关系,您能不能帮我找找关系?”杜君琦把声音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