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太子妃

新书【天女有毒】已发。“薇儿,你想报仇不难!南国的太子妃你来当。”怡姝公主一把揽住凌采薇的肩。“要我替嫁,那公主怎么办?”凌采薇觉得不可思议。“我扮成你的样子装死啊!”怡姝公主又出一馊主意。“装死?”“我知道你要为你的秦哥哥守身如玉,不过南国太子是...

作家 唐优优 分類 古代言情 | 103萬字 | 203章
分章完结阅读71
    康辉帝并不是昏君,他同意的甘锋奏请一方面考虑树立自己的臣子中的威信,不受辅佐大臣左右。dykanshu.com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考虑要拿回兵权。毕竟四成军力在一个外臣手中,都是个天大的隐患。

    他深知此事有些冒险,便嘱咐甘锋大军距卫国首都昆都百里时不可再行前进,就地驻扎,没有命令不得入城。

    又派出驻城军队在城外驻扎以防万一。

    他把所能想到的事情都进行了防卫,偏偏没想到驻城军队与甘锋大军早就暗地里效忠他的大哥靖宁王。

    靖宁王表面上离开昆都当虚名王爷去了,实际上他早就乔装打扮混入甘锋的部队,跟着一起回到了昆都,策划出了这场政变。

    面对叛军来袭,众大臣慌乱无措,一派主张割地求和,一派主张死战到底。

    求和割地,卫国就变成了两个国家,三国鼎力的局面一旦打破,必然会被一直对卫国虎视眈眈的秦国和南国找机会吞并。

    如果开城迎敌,胜算只有三成,对卫国来说左右都是败局。

    不论出现哪种情况,对康辉帝来说都是耻辱。

    正当新帝一筹莫展之际,棋待诏渔叟站了出来,请命破局。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连环计

    入朝一年有余的渔叟凭着精湛棋技,很快晋职,专门陪u着当时还是太子身份的康辉帝对弈。

    旁人以为他懂得太子心思,恰到好处的喂棋给太子,根据太子心情选择输赢。实则,是因为太子看上了渔叟的用兵之道。

    每一局棋收官时,渔叟不像别的棋待诏一样利用与太子单独相处的机会,与其有目的的闲扯拉近关系。而是把一场棋局比喻成战场,双方得失都融入兵法进行诠释,每每都让太子从中受益。

    太子登基后一直忙于稳定朝局,打算段时间就提拔他。便常常召他殿前伺候,让他提前熟悉朝政。正因这个机缘,他才有机会参与到应对叛军攻城的讨论中。

    渔叟从大殿最后面走出来毛遂自荐,所有大臣都投去鄙夷与不屑的目光。

    一个小小的棋待诏,除了下棋哄皇帝开心,还会做什么?竟然敢出来说有办法!这么多能臣重臣都束手无策,他一个嘴上没毛的愣头小子能想出什么好计策?

    所有人都想看他笑话,想听听他的办法能高到哪去。然而,渔叟却请求康辉帝屏退众人,单独向皇帝奏报。

    大臣们又是一阵耻笑。不过,这笑声还未来得及在大殿内传播,就被皇帝掐断。

    他果真让众人退朝,只留下渔叟一人在大殿之上。

    渔叟在空荡荡的大殿单独和皇帝待了足足有半个时辰,那些不服气的大臣全都站在殿外太阳底下晒着。

    半个时辰后,皇帝才个别宣召大臣进殿议事。凡是进殿大臣出来后都一脸凝重,也不与上前搭话的人说话,低着头行色匆匆的离开了。

    众人莫名其妙,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守在殿外,等待进一步消息。

    眼见天色越来越晚,围城的大军仍在每隔一柱香的功夫叫嚣着要攻城,如若时间到了,这边还未定出应对办法,大家必死无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由焦灼变得绝望。有的大臣竟然偷偷回家,想要与家人死在一起。

    夜晚,卫国国都高大宽厚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出现一群老百姓的身影。这群百姓有的是年迈的老妪,有的是抱孩子的妇孺,有的是新婚不久的少妇。

    她们不是别人,正是城墙外要攻城士兵的家眷。渔叟交待老百姓,站上城墙后多余的话不说,只管冲着城墙下的大军喊自己亲人的名字,叫他回家吃饭。

    有的人一开始声音还带着丝怯懦,喊了两声,就变成了悲嚎,眼见自己与城墙外的亲人就要天人永隔,他们岂能不伤心难过。

    谋划此事的主要将领提前悄悄把家人接出城安顿好,而几万士兵的家眷却大部分都在城里。

    这些士兵要攻城杀人,死的人中很可能有他们未接走的家人。

    城防军首将为了私利背叛朝廷,却要以牺牲众多士兵及其家人的生命为代价,实在没有人性。

    果然,老百姓的声音具有煽动性。

    叛军中有人认出自己的亲人,有人认出是战友的亲人,私底下互相传播。老百姓上来一批哭喊一会,又换上一批,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城墙下的叛军开始骚动起来。

    渔叟恰如其分站上城墙开始对城外叛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据说当时锐气十足的渔叟只问了一句话:你们过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为什么要置家人安危于不顾跟着别人造反?将领为了一己私利,搭上你们全家人的性命,你们想想值吗?

    他话音未落,几支利箭射到城墙之上。渔叟躲过暗箭,可他身边站着的一位身怀六甲的孕妇却未能幸免,中箭跌下城墙。

    叛军里一阵骚动,有士兵发出惨叫。

    城防军首领郭营贞气得想要杀了那个放箭的副官。

    对方明显是用攻心计,扰乱军心。他这一放箭伤人,底下士兵见了更加人心惶惶,担心家人安危,如何能团结一心听他们命令一起攻城?

    他实在没想到皇帝身边不入眼的棋待诏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既然是攻心,你渔叟会,我郭营贞也会。

    他在马上大声喝问渔叟:“你为何只顾自己性命,却不救身边人的性命?根本是为了牺牲那个孕妇,激起我军的骚乱?”

    夜色中灯火下,渔叟的官服在风中猎猎而响,如同他心中燃烧的愤怒。他仰天大笑,突然横眉冷对,质问郭营贞:“城里所有老百姓已经是你郭营贞刀下待宰的亡魂,你在城下手持兵器有何资格质问我渔叟?相反我倒要问问你,一会儿卫靖那个狗东西一声令下要你攻城,你是不是要带着这些士兵冲进城内,杀死他们的亲人家眷?”

    “既然他们早晚要死在你手中,你又何必惺惺作态要替你刀下的亡魂在我这儿讨公道?”

    渔叟一番话如同泼进滚烫油锅里的一瓢水,顿时炸开了叛军的心防。从城墙上望去,一开始盲目听从叛变的将士们如同修行日久的僧人,突然受了点化开悟,霎时分开两个阵营。

    正当郭营贞要阻止底下的骚乱时,护城河那边又传来消息,有人带兵突围。

    郭营贞赶忙派兵力支援。

    渔叟的攻心计不只是一计,是连环计。

    郭营贞的军队,他利用亲情攻破士兵心防,扰乱军心,让对方成为一盘散沙。一旦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这盘散沙绝对无法成为攻城的利器。

    郭营贞把主力放在城门和城西,因为城南城北有护城河,他料想那里不会出大事,只放了小部分兵力。

    渔叟利用这个漏洞,派皇帝身边的暗卫去东边突围,做到声东击西,当他把兵力调到东边时,西边的人已经混出城去,到昆都相邻的府川搬救兵。

    同时,以与靖宁王谈判之名,早在渔叟组织老百姓上城墙之前,就已经派遣与甘锋交好之大臣去营地做甘锋说客。

    他叮嘱说客,不一定要说服甘锋,只要开出皇帝这边给的优渥的条件,想办法让靖宁王知道就算达到目的。

    因为是打着与靖宁王谈判的名义出城,郭营贞没有拦人的道理,便把说客放行。为了以防万一,特意派人跟着前往。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采薇心

    靖宁王的营地距离昆都已经不到五十里。他此次破釜沉舟,许了甘锋和郭营贞肥沃的封地,才得到他们二人的支持。

    所有的政变始源都是一场利益交易。

    康辉帝派去的说客正大光明见了靖宁王,陈述国家分裂利弊,并转达康辉帝许诺的丰厚条件。

    靖宁王似乎有一丝犹豫,身边的幕僚陈致远及时提醒道:“所有人都有退路,唯有王爷没有退路。”

    他这一句劝诫,令本来有希望回转的局面又变成僵局。

    说客故意请示靖宁王要见见旧友甘锋。陈致远又站出来阻止。

    渔叟早料到会有此事发生,提前拟好一封信让说客交给甘锋。这封私信被靖宁王截留,估计里面的内容他也会打开查看。

    事后证明,渔叟果料不差。靖宁王不仅查看了信,还因信中隐晦提到的一些旧事对甘锋起了疑心。

    甘锋得知消息前来与靖宁王讨信,靖宁王不得不给。两人之间果然就此生了嫌隙。

    说客带着靖宁王的提出的新条件回到皇宫。康辉帝听到他这位大哥仍然要一意孤行破坏卫国安宁统一,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渔叟却对靖宁王身边的幕僚陈致远颇感兴趣。这个人是靖宁王身边的红人,篡位夺权之事一定少不了他的怂恿。

    渔叟奏请康辉帝假意议和谈判,扣住议和之人,一是为了给援兵及时赶到拖延时间,二是削去靖宁王的左右臂膀。

    消息传出,靖宁王果然派出陈致远代表他来谈割地之事。不过陈致远很聪明说什么也不进城,只肯在城墙外谈。他以为有郭营贞的军队做后盾,才能确保他生命安全。

    渔叟冷笑,知陈致远是只老狐狸。可他却是个好猎手,早就派百名最好的弓箭手藏在暗处。

    他意不在谈判,是要取陈致远的性命,断靖宁王的智囊。

    陈致远打马到城下,以为只是一场谈判,却不料是生命的不归路。

    他刚报上姓名,渔叟便一声令下,百箭齐发。刹那间陈致远变成了箭靶,万箭穿心死在城墙下。

    渔叟见人已死,对叛军高声说道:“陈致远蛊惑主子,不尽人臣之事,为了一己之私,妄想倾覆朝野,致使硝烟四起,国无安宁!士兵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营贞你踏着兵士与他们家眷的尸体,来为卫靖争夺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你得到什么好处?你的下场必定和这个陈致远一样。”

    他此言一出,城墙外叛军一片哗然。

    郭营贞恼羞成怒,不等靖宁王的命令,便下令开始攻城。

    不过,凌采薇知道,那场战争是康辉帝获胜。

    渔叟与众将士守城三天,终于等到援军。

    郭营贞的大军早就离德离心,根本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而甘锋不仅未帮靖宁王,反而以保护皇上安危、剿灭乱党为由反水,活捉靖宁王与郭营贞,美其名曰是献给康辉帝的登基贺礼。

    那场叛乱后,渔叟扬名天下。

    凌采薇把从爹爹口中得知的“康靖之乱”娓娓道来,老人听着她的述说,目光凝望窗外,面上一片平静,仿佛凌采薇所说的故事与他无关。

    凌采薇对他充满好奇,也对那场叛乱的细节充满好奇,问了一连串的为什么,想听渔叟给出答案。渔叟却摆摆手,一副往事休要再提的架式说道:“老朽累了,快去准备床褥,休息好了,有事明天再说。”

    凌采薇奈何他不得,他手中的帕子是他支使她的筹码,她只好去收拾房间。

    这可为难她了。她租的药铺是个两进的院子。

    前院临街的两个房间用来做药铺,一间药房一间诊室。后院的屋子她住东厢房,墨尘烟住西厢房,还有一间小厅待客,一间偏房做厨房,还剩下一间偏房墨尘烟为凌采薇收拾成书房。正好书房窗户冲着院子里他种的花圃,倒也雅趣别致。

    她和尘烟两个人住的刚刚好,突然多了一个人,她真不知安置在何处了。

    尘烟有洁癖,不喜欢与人同住。要是平日她可能无赖一回,把他赶到书房去睡。可是今天尘烟不见了,正和她赌气,她可不敢在他生气时动他的东西。

    思来想去,她只好委屈自己,把日用的东西都搬到书房。

    又找出一套洗干净的被褥,亲手为据说是她师叔祖的渔叟老头铺好。

    一切收拾妥当,安置渔叟休息,她才关上门退出来。

    她抬头望望即将西沉的太阳,伸了个懒腰,蹑手蹑脚地去推墨尘烟的房门。

    她一眼瞧见桌上的那包蜜饯,默默地退了出来。

    墨尘烟没回来。连句话都没留,消失不见。

    起初的几天凌采薇半夜听到动静还以为是他回来了,高兴地跑出去瞧,却发现空欢喜一场。后来,她也渐渐适应了没有他的日子。

    每天一个人捣药,一个人给病人看病、抓药,一个人洗衣服打扫院子,一个人在院子里种草药,看药苗慢慢破土发芽。

    最让她头痛的是,她还要伺候不知哪冒出来的师叔祖渔叟老头。

    本来一天下来累得话都不愿多说,他却像支使丫鬟一样,饭菜不可口就要逼她重做,茶水味道淡了就要重沏。给病了看病有时药量给的大一点,他非要坐在一旁纠正,弄得她实在没面子。

    她要发脾气,他却抖出那幅帕子威胁她。

    “你什么时候肯面对自己了,我就给你讲铁环的秘密。”

    她要怎样做才是面对自己?她也不知道。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告诉自己明天不贴那条丑陋的刀疤,可是,第二天早上坐在镜子前,她完全不记得昨晚对自己承诺过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