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

【日六,感谢大家支持正版!《被女主换亲后我躺赢了》求收藏~】江洛穿成了林家一个妾。她住着舒服小院,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专心攒钱,准备林如海一死就辞职。可不知道为什么,林如海没按时死。他官居一品,还帮她也升职成了一品夫人?恰逢贾妃省亲。看江洛年轻没见识...

作家 巫朝尘 分類 都市 | 155萬字 | 133章
第 39 章 升任左都御史
    这消息太过冲击,贾母勉强撑住了没晕过去。

    甄家是贾家的老亲,两家从开国时便是亲家,到如今有六七十年,姻亲、来往一直没断过。贾母和贾代善便有一个庶女贾玫嫁到了甄家,嫁的是甄家当下主事人甄应嘉的亲兄长。只可惜贾玫和丈夫都早逝,也没留下个儿女。不过两家关系并没因此淡了。

    可以说,先后嫁了两个女儿到贾家的王家,在贾母心中,也就和甄家这一门亲差不多重,甚至,甄家比她嫁去了亲生女儿的林家还重——林家毕竟人丁稀薄,不似甄氏一门族大。

    可今日她听到了什么?

    她千方百计不愿意放手的亲女婿林如海,带人查抄了甄家?

    “甄家——”贾母死死攥住贾琏的手腕,“是什么罪名?”

    可千万别是——

    “还没打听太真,但听说是……”贾琏跪下了,知晓事关重大,有些不敢看贾母的眼睛,“两淮私盐案的事,还有,似乎和太……先义忠千岁有关……”

    贾母听到了最不想听的话。

    “原来如此……”她眼里几乎没了神采,似乎一瞬苍老了五岁,喃喃道,“原来如此——”

    贾琏本不敢问。但见了老太太这般,他又不敢不搀扶着,细问:“老太太说,‘原来如此’什么?”

    “你林姑父啊——”

    贾母念完林如海,便刹住不再往下说。

    她松开贾琏,眼神锐利起来,扫过贾琏、丫头婆子,还有听到消息急忙赶过来,正聚在门边的其他儿孙。

    “甄家被抄必是陛下的旨意在先!”

    她拄着拐棍,颤巍巍站起混传,更不许议论林家!有不听这话的,不必宫中下旨,我先把人捆了,大家去请罪!”

    贾琏忙抱住老祖母的腿,察觉到老祖母浑身都在颤,吓得忙道:“老太太千万保重身子!”

    贾母不理这话,只费力提起拐棍指着他:“你去!去把这话告诉你父亲!再告诉东府里,快去!”

    这时,王熙凤已缓过神了,连忙挤过来搀住贾母:“二爷快去罢!”

    贾琏这方放心,一甩袍子去了。

    王熙凤便同王夫人、李纨扶贾母躺下。见贾母面色着实极差,几人又忙命去切参来。

    贾母奄奄地躺着。

    自嫁到贾家五十年来,她第一次有了想撒手不管的心。

    婆婆把长子宠坏了,一心酒色享乐不问正事,还气得媳妇难产而死,让张家恨上了贾家不愿再来往。

    她和国公爷说,好歹还有老二。

    哪知国公爷四十来岁便没了,老二一时也难当大任,看遍两府上下,竟数不出两个有出息的男子。敏儿成婚三年终于有了喜信,偏伤心过度一时不察,竟小产失了孩子,亲家太太伤心走了。她对敏儿说,她和女婿还年轻,早晚还会有,不必太过心急……

    是啊,不必心急,还有再小一辈的没长起来。

    珠儿十四岁就进了学,娶到时任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孩儿,眼看前程似锦,却不到二十,一病没了。

    送元春入宫至今七年,孩子一直做着女官服侍主子,没有结果……

    皇子们谋反几乎死尽了,还不知妃妾如何论罪,也幸好元春还没有结果。

    东府里贾敬,因怕与太子牵扯太深,辞官推爵,出家修道。留下一个珍儿在家,不过是成日胡闹。

    上月她还想,幸好家里多年来无人成材,竟稳稳避过了这一劫,只还忧心元春,哪知今日便来个晴天霹雳!

    她这才明白林如海的“自有主意”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等生死大事,她岂会怪林如海?现在要紧的是不能让林家借此事真和贾家远了——

    贾母颤颤睁开眼睛,先看孙媳妇王熙凤,又看二儿媳妇王夫人,叹道:“我没怎么。终归是人家的事,你们也不必想太多了,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凤丫头,你去告诉宝玉他们姊妹,他们还是小孩子,可不许为了这事就怎么样!告诉家里,谁都别再给我添乱了!”

    王熙凤稍一寻思,老太太这话明说宝兄弟,其实应是指林妹妹。她心想王家和甄家又多少没情分,林妹妹的爹抄了谁家,与她什么相干,只要王家和贾家没事就行了。

    只是……宝兄弟在这,林妹妹人在哪呢?

    王熙凤出去寻人。

    王夫人拽住儿子,让他守住老太太,不许跟了去。

    ……

    林黛玉在自己卧房床上坐着发怔。

    她没有哭。虽然明白事情应该很严重,但她并不觉得害怕,更不是伤心。

    她在高兴。

    或许不该如此……但她的确高兴。

    甄家与贾家如何,在这里十个月,她已大概知道了。出了这样的事,即便外祖母再疼她,难道这里的人还能个个都如以前一样待她?她在这里住着两不便宜,不是就能——

    “琏二奶奶。

    “林妹妹,老太太让我。

    黛玉只得示意雪雁去开门,自己也从床上下来,又照照镜子,揉了一把眼睛。

    她若全无伤心为难,琏二嫂子会怎么想?

    自从了很多谎话。对二舅母,对凤嫂子,对姊妹们,对宝玉,还有对外祖母。

    王熙凤进来,先看林妹妹的面色。

    见林妹妹只是眼圈儿红了,别的看不出什么,她便笑道:“老太太才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谁犯了法落罪不服,那也得找皇上伸冤,下面人说了不算,更和你们这些小孩子不相干了。又是人家的事,谁都不许乱说乱传,不然就家法伺候呢!妹妹你就放心吧。”

    琏二嫂子说得字字真切,贴心极了,黛玉却没能放心,反而变得不安。

    外祖母不想让她回家吗……

    但只过了片刻,她便劝说自己安定:

    即便外祖母舍不得她,可爹爹完了这桩大事,必然不会放她在这里为难太久。

    爹爹一定会接她回家!-

    江宅。

    江洛终于把回信写完了。

    哪怕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再想到林如海的信,她还是会心里呸他,不知羞、不要脸!

    信虽然是林家人送过的是一回事,写到纸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说,他给自己女儿写信都半天憋不出来两页呢。

    是以回到房中,江洛便没在意丫鬟们,随意拆开来看。

    ……林如海的确没写什么过分的。

    他只写了一行字。

    “我一切安好,不知姑娘可平安否?”

    可江洛看完还是立刻就把信折起来了!

    他竟然在信纸的大片空白上画了一朵芍药。

    那芍药的形态、颜色,都和她被子上绣的一样。

    他甚至还细细勾出了丝线的纹理。

    但还是有一处不同。

    他在芍药的花瓣花心上点了几滴露水——

    他这人怎么——

    虽然她早就不是不知人事的小姑娘了,上辈子做过的比这大胆的事数也数不清,可面对面或隔着屏幕,与在信纸上看到的感觉,真的太不一样。

    更别提是和丫头们在一起。

    江洛是很愿意和朋友分享床·事经历,但……经过这几年,她已经明白,她和丫头们做不成真正的朋友。

    除非她们都离开林家,没有了从属关系,那时她们就可以平等做朋友了。但现在看来这已经不太可能。

    江洛想到了夏萍。

    从前她是姨娘,夏萍是“姑娘”,名分和分例虽然不同,身份其实不差太多,都是林如海的姬妾。可即便如此,她们做朋友的这些年,其实回想起来,还是夏萍迁就她更多。

    若不出意外……妻与妾的身份差别比妾与丫头还要大。

    等她回到林家,她与和夏萍之间,还能与从前一样吗?

    这要看夏萍。

    更要看她。

    江洛把她写好的回信放在林如海寄来的信上,上面压着一块镂空竹节白玉佩,让两个信封叠在一起,紧紧贴合。

    她终于开始思考那个她一直隐隐有些逃避的问题:

    和林如海成婚后,她还能坦然接受他和夏萍过夜吗?

    ——当然、当然,她从没把她和林如海的这桩婚事当成现代社会下情投意合、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要相互保持忠贞(虽然很多人也没做到)的婚姻。她早就知道林如海有姬妾,她自己就做了四年妾。她也清楚,在林如海的角度,没有任何向她保持忠贞的必要。

    他不找别人,是他不喜欢。如果有他喜欢的,——就像当年的她,他应该也不会吝啬温柔疼爱。

    但夏萍和别人还是不太一样……

    不。

    江洛要求自己改变思维方式。

    除了和她关系更好这点以外,夏萍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

    凭什么因为和她关系好,夏萍就要失去——在这个时代,对一个侍妾来说非常重要的——“受宠”的权利?

    她并不介意林如海在别人房里过夜,对别人和对她一样柔情蜜意,——她自己就做过“别人”这个角色。她当然对林如海心动,可也就仅限在“喜欢”的范围内了。

    爱上一个封建时代的男人只会折磨到她自己。而且,她还没有那么不挑“爱”的对象。

    所以,既然都不介意别人,为什么要介意夏萍。

    一个她不会爱上的男人,就能影响到她和夏萍的感情吗?

    只要夏萍不变,她也不变。

    想通的速度比自己预料中快,江洛大感轻松,便准备把回信拿给嫂子,等江家一起送去。

    她下床穿鞋,甘梨冬萱忙过来帮她穿,给她整理衣服。

    江洛注意到,冬萱的眼神向床边放着的信上瞟了两次。

    冬萱啊……

    江洛又有点心烦,不过比方才想到夏萍时轻多了。

    ……

    送江洛上京的其余林家人和八个暗探到了京中便折返回去,留下的只有甘梨、冬萱和晓风、疏桐四人,算她带来的贴身丫鬟使唤。

    ——晓风疏桐也算。

    她二人说,她们得到的命令就是保护江洛,所以即便有皇子谋反这样的大事,她们也不能擅动擅离。而到江家之前,她们便说过,她们的暗探身份请江洛尽量不要暴露。

    所以江洛真的把她们当丫鬟使唤了一个多月。

    不是再学怎么用短刀短剑袖箭保命杀人,而是真的让她们服侍洗脸梳头,沐浴更衣。

    但她们的个人素养,或者说业务能力,的确很强,做丫鬟竟然能做到没有一丝破绽。她们甚至会在没差事的时候主动和甘梨冬萱一起做女红,给她做里衣鞋袜什么的……

    甚至月事带。

    天。

    她和晓风疏桐才认识多久啊!

    江洛觉得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她真是越来越“开放”了。对比之下,以前的她在某些方面竟然像个老古董。

    才上午八点,还不算太热。

    江洛走出穿堂,看见杨姨娘穿着粉红裹胸,系着柳绿汗巾子,正在廊下乘凉。

    她视力很好,能看清杨姨娘脸上的表情变化——

    没看到她时,杨姨娘正摇着扇子往正房看。她小儿子江以仁的读书声十分清朗,听得人在这燥热的季节里也觉得清凉。作为生母,杨姨娘自然是满面笑容。

    看到她来了,杨姨娘脸色变得比戏台上变脸还快些。

    江洛能想到的负面情绪:仇恨、嫉妒、厌恶……在她脸上几乎都有。

    但很快,也就一两秒,杨姨娘就调整好了表情,朝她微笑弯身,娇娇柔柔行礼,低着头看不见脸了。

    杨姨娘这套动作,江洛已经看了几十遍,都有点看腻了,杨姨娘竟然还没做腻。

    若说她在江家的“闺中生活”有什么不和谐因素,就只有杨姨娘一个。

    她没有对江洛做什么,或许是不想,或许是没机会、没办法。

    但每天都要看到好几遍对方带着讨厌甚至痛恨自己表情的脸,当然会影响心情。

    江洛想不明白:

    杨姨娘嫉妒她,她还可以理解。毕竟虽然没抢同一个男人,但她从姨娘成了小姐夫人,杨姨娘眼见还得再做几十年姨娘,心态不平衡很正常。像盛霜菊就一直不服她。

    但话又说回来了,又不是抢一个男人……真的至于从嫉妒变成恨吗?

    据她观察,嫂子想整治杨姨娘根本不用费力气,可能只需要轻轻几句话。但嫂子一直放纵。

    是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

    原著里赵姨娘都能一直活得生机勃勃。杨姨娘外表温柔娇媚,说话没大声过,起码看上去比和小丫头打架的赵姨娘强。

    可嫂子……谢氏嫂子秀外慧中,并不是王夫人那般愚蠢糊涂的人啊。

    终究是半路兄妹姑嫂,有些话并不好明问明说。江子麟的妻妾事,江洛也着实不好参与进去。

    她把信拿给谢丹晴,想到她是为怎样一封信写的回信,不禁面上发烫,有些坐不住。

    谢丹晴把她的情态看在眼中,颇觉疑惑,笑道:“你哥哥说,虽不禁着你们互诉思念之情,可也别写太过分的,万一被人拿住把柄,影响名声,所以……说让我先看一遍。”

    人家正经做过夫妾,信里写的什么,谢丹晴还真不好意思瞧,怎奈江子麟定要如此。

    江洛信里没写什么,不怕人看:“嫂嫂只管看。”

    谢丹晴便打开,一眼就扫完了,心里更加不解。

    难道二妹妹竟然喜欢林大人?

    这般回信,不是情意不好诉说,便是看了林大人的信羞涩。或许是欲拒还迎。

    林大人没消息这三四十天,她看二妹妹并不见多少担忧,也不见少用了餐饭,还以为她对林大人并无情分。

    难道她错看了人,二妹妹是在她面前强颜欢笑,回房里自己伤心不成?

    还是说,二妹妹相信林大人不会出事?

    这信着实毫无问题,谢丹晴折好装回去:“明日就派人去了。你还有什么想送的没有?一起拿来吧。”

    既然喜欢林大人,什么荷包、香袋儿、扇套这类东西总会做几个,这些送去还无妨。但再过分的鞋袜汗巾子就不能了。

    哪知江洛摇头,眼中有些茫然:“没、没东西了……”

    她还该送什么吗?

    还没定亲,送什么东西都不合适吧?

    谢丹晴看她不似作伪,又不懂了。

    二妹妹对林大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中秋之后,林如海收到了江家回信。

    江子麟的且放在一边,他急拆江洛的看。

    数月未见,他着实在思念她。

    书信展开,入目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纸,上面只用浓墨写了一个字。

    “好”。

    把这张信纸翻来翻去看了几遍,林如海只能接受:

    两家人在路上往来奔波两个月数千里,她真的只给他回了这一个字。

    哪怕身在娘家,不便多写相思,她就不能再慷慨些,多施舍他几个字么?

    林如海觉得自己应该生气,但他不必照镜子,便知道自己已经笑成了什么模样。

    看来是把人逗狠了。

    他也是……仗着旁人看不懂,哪怕丫头看懂了也不敢说,竟那般孟浪起来。

    想了一会江洛,他叫来管家,笑问:“聘礼备得如何了?”-

    八月末,皇帝终于重开大朝,重新出现在百官面前。

    一夜之间失去了九个儿子、六个女儿和更多孙子孙女的陛下似乎与从前没有什么变化。

    江子麟回家叹道:“陛下应是打算从宽处置,不株连太广了。”

    今日朝会,陛下立五殿下为太子,立五殿下之母赵妃为皇后;

    二殿下只是削爵废为庶人,仍关押在王府,终身不得出府门一步;

    太子追封了“义忠亲王”;

    枉死的皇子们都追封了亲王;

    六殿下封“忠顺亲王”,母妃晋了贵妃。

    陛下又隐隐露出退位之意……

    谢丹晴早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认真株连起来,连你我都未必逃得过,朝廷总要有人办事。”

    宁国公府的贾代化去世前便是太子一党。贾敬虽然早早辞官修道,可真要细究,他也逃不脱同党一罪。荣国公府又一向和甄家亲密。

    若非甄家一案是林大人亲自查出,只怕宫中想多加连坐,他也祸福难料。

    江家还算亲友不多,也和太子产生了瓜葛。共有四位皇子谋反,七皇子的王妃还是她娘家弟妹的亲姊妹,她继母的娘家也有女孩儿入了东宫……真要严查,京中多少人能逃得过?

    陛下已经年老。为使朝局稳定,只有从宽一路。

    或许不过两年,为了制衡新太子,陛下又会将这些与诸位皇子谋反逃不脱关系的旧勋贵抬起来。

    江子麟已经洗完了澡,便放心搂住妻子,笑道:“不提这些了。今日岳父大人说起,两淮地方官职多有空缺,我已在大理寺六年,也该外放历练了。丹晴,依你看——”

    谢丹晴笑道:“你去哪,我便跟去,这有什么好问的。正巧两淮不拘哪里都离扬州近,也好发嫁二妹妹。”

    与妻子耳鬓斯博,江子麟早已心猿意马,又听她说“你去哪,我便跟去”,这于妻子已经不啻于亲口说出山盟海誓……

    他试探着凑近。

    算了算离月信的日子,谢丹晴没有推开丈夫。

    ……

    九月初三,吏部升江子麟为金陵知府,令即日上任。

    他庶吉士出身,又在大理寺六年,功劳不小,从无劣迹,又有岳父谢尚书提着,外调一事必不可能出差错,谢丹晴早便打点起人手行李,告诉江洛也准备着。

    是以调令下来,江家满盈欣喜,却并无即将远行的慌乱。

    只有杨素云百事不知,见人家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只有她屋里乱糟糟的,心里便不痛快。

    过一日江子麟来,云雨过后,她便俯在江子麟胸膛上抱怨:“连大姑娘都知道老爷要有喜事了,偏我不知。我在这家里十来年了,怎么在太太心里,还不如大姑娘才来的亲热。”

    换在从前,爱妾事后这样娇声缠他,江子麟心早偏了,虽不至于拿这事问妻子,却少不得温声安慰和过后拿东西赏她。

    可今日他虽然满足欲睡,这话听在耳中却怎么都不舒服,不由皱眉说她:“你也知道二妹妹是家里的大姑娘?”

    他自觉这话不重,还给爱妾留了面子,可杨素云如何听不出来,这是老爷在指她只是个妾,让她别把自己和大姑娘比!

    给江子麟做丫鬟十年,做妾八年,杨素云从没经过这么重的话,控制不住又气又恨的心,“腾”地坐了起来。

    身前温软空了。

    江子麟睁开眼睛,看见向来乖巧的爱妾愤恨的神情,不禁愣住。

    这是……云儿?

    云儿究竟何事这般不懂事起来!

    虽然杨素云很快调整好了表情,可江子麟大感失望,已经披衣下床,不顾她的哭泣挽留,一气出了门。

    他在廊下停了片时,终究不好才从爱妾屋子里出来便去找妻子,只得披着一身的秋风去书房自睡。

    正房。

    谢丹晴呼吸绵长,自拥锦被,睡得正香。

    ……

    按理说,江子麟晚上睡在谁房里,和妻妾们亲热还是赌气吵架,都跟江洛无关,江洛更不会去打听。

    但她还是知道了江子麟在冷落杨姨娘。

    因为杨姨娘到正房来找谢氏嫂子求情了。

    这可真难见到。杨姨娘每日对嫂子晨昏定省时,江洛不在正院。江洛在正院的时候,杨姨娘可能在自己房里,也可能在花园或别的什么地方,总之不会来嫂子的正房。

    可这日她八点半过来,才走出穿堂,便听见屋里有杨姨娘哭求嫂子的声音了。

    她一尬,想起了四年前第一次去给贾敏请安时,也是正撞见柳双燕哭求贾敏。

    还不止柳双燕在姑苏庄子上的日子怎么样。

    江洛想默默退走,不掺和江家妻妾的事,可已经有眼尖的丫鬟向里通报:“姑娘来了!”

    ……这场景也真是似曾相识。

    江洛只能装成没事人进去,听见嫂子平静中略带无奈的声音:“你是你是究竟怎么得罪了老爷,我才能出主意呀。”

    江以仁还在旁说:“姨娘,书里圣人说的,君子‘言必诚信’,姨娘不能对母亲说谎。”

    好吧,江洛要承认,看见杨姨娘羞愧紫胀的面孔,她心里是有点高兴的。

    谁被人平白无故仇视这么久,都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吧。

    “二妹妹。”谢丹晴起身迎接江洛。

    这场景终究有些尴尬,江洛不由自主说出了原著里黛玉的名句:“……是我来得不巧了?”

    “哪里。”谢丹晴轻轻揭过这件事,对杨素云说,“你想明白了再来吧。”

    杨素云站起话,直接去了。

    谢丹晴还要替她给江洛赔罪:“她闹性子失礼,妹妹别同她计较。”

    江洛揉了一揉江以仁的小脸,笑道:“谁还没有为难的时候呢,不算什么。”

    看在小侄子的面上,她完全可以不和他亲妈计较。

    怪不得原著里,大家都顾着贾探春的颜面替赵姨娘遮饰。

    但她心里也正发愁:

    难道以后她也要做嫂子的角色,还要调节林如海和姬妾们的矛盾?

    啊???

    ……

    半个月功夫,又陆续有两淮盐商定了罪。

    甄家虽为太子一党,给太子提供了数以千万两计的金银,但皇上都从宽处理,只斩了成年男子,未满十四的男子和家中妇女不入罪收监。

    虽然抄家,也发还了女眷的嫁妆以供今后生活,还赏赐了京中一所宅院,共三十七间房屋。

    京中已是人人称颂圣上仁德之声。

    江家也定下了九月二十一离京赴任。

    江洛心想,就算现在不坐船,等婚期到了也要坐船回去。晚痛不如早痛。

    哪知她才给自己做完心理建设,就又有了变故,或者说,发生了一件喜事——

    “大喜,大喜!”江子麟冲进正房,满面是笑,“陛下升了林兄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待两淮盐政事毕便回京就任,快去告诉二妹妹!”

    “果真是大喜!”谢丹晴忙命人去叫江洛。

    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居正二品,是都察院的长官,监察文武百官,权、位都可比六部尚书。

    便是她父亲,升为二品尚书时也已近五十,林大人今岁可还不满四十,真正是步步青云。

    虽然他这次升任有朝中官员空缺过多的缘故,但即便今年不升都御史,至少也是一地巡抚总督。

    他和二妹妹的婚事一成,二妹妹就是二品夫人了。

    二妹妹啊……

    江子麟的欢喜真是一言道不尽。

    谢丹晴却很快开始虑到要紧的事:“咱们五日后便要去金陵了,偏林大人今冬定会回京,你看二妹妹——”

    作者有话要说

    来咯!

    感谢在2023-11-2222:26:10~2023-11-2319:39: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阮楹50瓶;向大大发起催更33瓶;搞事搞事搞事:-p20瓶;顾拾青、狸花不是梨花、jin瑾6瓶;瑶蓝里的猫2瓶;昀郓韻、登登姐姐、本喵、圭圭的相亲对象、谈笑、越、十七的克拉、雪莹、读读读读读书?、铤而走险、恋音、茉莉奶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消息太过冲击,贾母勉强撑住了没晕过去。

    甄家是贾家的老亲,两家从开国时便是亲家,到如今有六七十年,姻亲、来往一直没断过。贾母和贾代善便有一个庶女贾玫嫁到了甄家,嫁的是甄家当下主事人甄应嘉的亲兄长。只可惜贾玫和丈夫都早逝,也没留下个儿女。不过两家关系并没因此淡了。

    可以说,先后嫁了两个女儿到贾家的王家,在贾母心中,也就和甄家这一门亲差不多重,甚至,甄家比她嫁去了亲生女儿的林家还重——林家毕竟人丁稀薄,不似甄氏一门族大。

    可今日她听到了什么?

    她千方百计不愿意放手的亲女婿林如海,带人查抄了甄家?

    “甄家——”贾母死死攥住贾琏的手腕,“是什么罪名?”

    可千万别是——

    “还没打听太真,但听说是……”贾琏跪下了,知晓事关重大,有些不敢看贾母的眼睛,“两淮私盐案的事,还有,似乎和太……先义忠千岁有关……”

    贾母听到了最不想听的话。

    “原来如此……”她眼里几乎没了神采,似乎一瞬苍老了五岁,喃喃道,“原来如此——”

    贾琏本不敢问。但见了老太太这般,他又不敢不搀扶着,细问:“老太太说,‘原来如此’什么?”

    “你林姑父啊——”

    贾母念完林如海,便刹住不再往下说。

    她松开贾琏,眼神锐利起来,扫过贾琏、丫头婆子,还有听到消息急忙赶过来,正聚在门边的其他儿孙。

    “甄家被抄必是陛下的旨意在先!”

    她拄着拐棍,颤巍巍站起混传,更不许议论林家!有不听这话的,不必宫中下旨,我先把人捆了,大家去请罪!”

    贾琏忙抱住老祖母的腿,察觉到老祖母浑身都在颤,吓得忙道:“老太太千万保重身子!”

    贾母不理这话,只费力提起拐棍指着他:“你去!去把这话告诉你父亲!再告诉东府里,快去!”

    这时,王熙凤已缓过神了,连忙挤过来搀住贾母:“二爷快去罢!”

    贾琏这方放心,一甩袍子去了。

    王熙凤便同王夫人、李纨扶贾母躺下。见贾母面色着实极差,几人又忙命去切参来。

    贾母奄奄地躺着。

    自嫁到贾家五十年来,她第一次有了想撒手不管的心。

    婆婆把长子宠坏了,一心酒色享乐不问正事,还气得媳妇难产而死,让张家恨上了贾家不愿再来往。

    她和国公爷说,好歹还有老二。

    哪知国公爷四十来岁便没了,老二一时也难当大任,看遍两府上下,竟数不出两个有出息的男子。敏儿成婚三年终于有了喜信,偏伤心过度一时不察,竟小产失了孩子,亲家太太伤心走了。她对敏儿说,她和女婿还年轻,早晚还会有,不必太过心急……

    是啊,不必心急,还有再小一辈的没长起来。

    珠儿十四岁就进了学,娶到时任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孩儿,眼看前程似锦,却不到二十,一病没了。

    送元春入宫至今七年,孩子一直做着女官服侍主子,没有结果……

    皇子们谋反几乎死尽了,还不知妃妾如何论罪,也幸好元春还没有结果。

    东府里贾敬,因怕与太子牵扯太深,辞官推爵,出家修道。留下一个珍儿在家,不过是成日胡闹。

    上月她还想,幸好家里多年来无人成材,竟稳稳避过了这一劫,只还忧心元春,哪知今日便来个晴天霹雳!

    她这才明白林如海的“自有主意”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等生死大事,她岂会怪林如海?现在要紧的是不能让林家借此事真和贾家远了——

    贾母颤颤睁开眼睛,先看孙媳妇王熙凤,又看二儿媳妇王夫人,叹道:“我没怎么。终归是人家的事,你们也不必想太多了,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凤丫头,你去告诉宝玉他们姊妹,他们还是小孩子,可不许为了这事就怎么样!告诉家里,谁都别再给我添乱了!”

    王熙凤稍一寻思,老太太这话明说宝兄弟,其实应是指林妹妹。她心想王家和甄家又多少没情分,林妹妹的爹抄了谁家,与她什么相干,只要王家和贾家没事就行了。

    只是……宝兄弟在这,林妹妹人在哪呢?

    王熙凤出去寻人。

    王夫人拽住儿子,让他守住老太太,不许跟了去。

    ……

    林黛玉在自己卧房床上坐着发怔。

    她没有哭。虽然明白事情应该很严重,但她并不觉得害怕,更不是伤心。

    她在高兴。

    或许不该如此……但她的确高兴。

    甄家与贾家如何,在这里十个月,她已大概知道了。出了这样的事,即便外祖母再疼她,难道这里的人还能个个都如以前一样待她?她在这里住着两不便宜,不是就能——

    “琏二奶奶。

    “林妹妹,老太太让我。

    黛玉只得示意雪雁去开门,自己也从床上下来,又照照镜子,揉了一把眼睛。

    她若全无伤心为难,琏二嫂子会怎么想?

    自从了很多谎话。对二舅母,对凤嫂子,对姊妹们,对宝玉,还有对外祖母。

    王熙凤进来,先看林妹妹的面色。

    见林妹妹只是眼圈儿红了,别的看不出什么,她便笑道:“老太太才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谁犯了法落罪不服,那也得找皇上伸冤,下面人说了不算,更和你们这些小孩子不相干了。又是人家的事,谁都不许乱说乱传,不然就家法伺候呢!妹妹你就放心吧。”

    琏二嫂子说得字字真切,贴心极了,黛玉却没能放心,反而变得不安。

    外祖母不想让她回家吗……

    但只过了片刻,她便劝说自己安定:

    即便外祖母舍不得她,可爹爹完了这桩大事,必然不会放她在这里为难太久。

    爹爹一定会接她回家!-

    江宅。

    江洛终于把回信写完了。

    哪怕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再想到林如海的信,她还是会心里呸他,不知羞、不要脸!

    信虽然是林家人送过的是一回事,写到纸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说,他给自己女儿写信都半天憋不出来两页呢。

    是以回到房中,江洛便没在意丫鬟们,随意拆开来看。

    ……林如海的确没写什么过分的。

    他只写了一行字。

    “我一切安好,不知姑娘可平安否?”

    可江洛看完还是立刻就把信折起来了!

    他竟然在信纸的大片空白上画了一朵芍药。

    那芍药的形态、颜色,都和她被子上绣的一样。

    他甚至还细细勾出了丝线的纹理。

    但还是有一处不同。

    他在芍药的花瓣花心上点了几滴露水——

    他这人怎么——

    虽然她早就不是不知人事的小姑娘了,上辈子做过的比这大胆的事数也数不清,可面对面或隔着屏幕,与在信纸上看到的感觉,真的太不一样。

    更别提是和丫头们在一起。

    江洛是很愿意和朋友分享床·事经历,但……经过这几年,她已经明白,她和丫头们做不成真正的朋友。

    除非她们都离开林家,没有了从属关系,那时她们就可以平等做朋友了。但现在看来这已经不太可能。

    江洛想到了夏萍。

    从前她是姨娘,夏萍是“姑娘”,名分和分例虽然不同,身份其实不差太多,都是林如海的姬妾。可即便如此,她们做朋友的这些年,其实回想起来,还是夏萍迁就她更多。

    若不出意外……妻与妾的身份差别比妾与丫头还要大。

    等她回到林家,她与和夏萍之间,还能与从前一样吗?

    这要看夏萍。

    更要看她。

    江洛把她写好的回信放在林如海寄来的信上,上面压着一块镂空竹节白玉佩,让两个信封叠在一起,紧紧贴合。

    她终于开始思考那个她一直隐隐有些逃避的问题:

    和林如海成婚后,她还能坦然接受他和夏萍过夜吗?

    ——当然、当然,她从没把她和林如海的这桩婚事当成现代社会下情投意合、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要相互保持忠贞(虽然很多人也没做到)的婚姻。她早就知道林如海有姬妾,她自己就做了四年妾。她也清楚,在林如海的角度,没有任何向她保持忠贞的必要。

    他不找别人,是他不喜欢。如果有他喜欢的,——就像当年的她,他应该也不会吝啬温柔疼爱。

    但夏萍和别人还是不太一样……

    不。

    江洛要求自己改变思维方式。

    除了和她关系更好这点以外,夏萍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

    凭什么因为和她关系好,夏萍就要失去——在这个时代,对一个侍妾来说非常重要的——“受宠”的权利?

    她并不介意林如海在别人房里过夜,对别人和对她一样柔情蜜意,——她自己就做过“别人”这个角色。她当然对林如海心动,可也就仅限在“喜欢”的范围内了。

    爱上一个封建时代的男人只会折磨到她自己。而且,她还没有那么不挑“爱”的对象。

    所以,既然都不介意别人,为什么要介意夏萍。

    一个她不会爱上的男人,就能影响到她和夏萍的感情吗?

    只要夏萍不变,她也不变。

    想通的速度比自己预料中快,江洛大感轻松,便准备把回信拿给嫂子,等江家一起送去。

    她下床穿鞋,甘梨冬萱忙过来帮她穿,给她整理衣服。

    江洛注意到,冬萱的眼神向床边放着的信上瞟了两次。

    冬萱啊……

    江洛又有点心烦,不过比方才想到夏萍时轻多了。

    ……

    送江洛上京的其余林家人和八个暗探到了京中便折返回去,留下的只有甘梨、冬萱和晓风、疏桐四人,算她带来的贴身丫鬟使唤。

    ——晓风疏桐也算。

    她二人说,她们得到的命令就是保护江洛,所以即便有皇子谋反这样的大事,她们也不能擅动擅离。而到江家之前,她们便说过,她们的暗探身份请江洛尽量不要暴露。

    所以江洛真的把她们当丫鬟使唤了一个多月。

    不是再学怎么用短刀短剑袖箭保命杀人,而是真的让她们服侍洗脸梳头,沐浴更衣。

    但她们的个人素养,或者说业务能力,的确很强,做丫鬟竟然能做到没有一丝破绽。她们甚至会在没差事的时候主动和甘梨冬萱一起做女红,给她做里衣鞋袜什么的……

    甚至月事带。

    天。

    她和晓风疏桐才认识多久啊!

    江洛觉得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她真是越来越“开放”了。对比之下,以前的她在某些方面竟然像个老古董。

    才上午八点,还不算太热。

    江洛走出穿堂,看见杨姨娘穿着粉红裹胸,系着柳绿汗巾子,正在廊下乘凉。

    她视力很好,能看清杨姨娘脸上的表情变化——

    没看到她时,杨姨娘正摇着扇子往正房看。她小儿子江以仁的读书声十分清朗,听得人在这燥热的季节里也觉得清凉。作为生母,杨姨娘自然是满面笑容。

    看到她来了,杨姨娘脸色变得比戏台上变脸还快些。

    江洛能想到的负面情绪:仇恨、嫉妒、厌恶……在她脸上几乎都有。

    但很快,也就一两秒,杨姨娘就调整好了表情,朝她微笑弯身,娇娇柔柔行礼,低着头看不见脸了。

    杨姨娘这套动作,江洛已经看了几十遍,都有点看腻了,杨姨娘竟然还没做腻。

    若说她在江家的“闺中生活”有什么不和谐因素,就只有杨姨娘一个。

    她没有对江洛做什么,或许是不想,或许是没机会、没办法。

    但每天都要看到好几遍对方带着讨厌甚至痛恨自己表情的脸,当然会影响心情。

    江洛想不明白:

    杨姨娘嫉妒她,她还可以理解。毕竟虽然没抢同一个男人,但她从姨娘成了小姐夫人,杨姨娘眼见还得再做几十年姨娘,心态不平衡很正常。像盛霜菊就一直不服她。

    但话又说回来了,又不是抢一个男人……真的至于从嫉妒变成恨吗?

    据她观察,嫂子想整治杨姨娘根本不用费力气,可能只需要轻轻几句话。但嫂子一直放纵。

    是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

    原著里赵姨娘都能一直活得生机勃勃。杨姨娘外表温柔娇媚,说话没大声过,起码看上去比和小丫头打架的赵姨娘强。

    可嫂子……谢氏嫂子秀外慧中,并不是王夫人那般愚蠢糊涂的人啊。

    终究是半路兄妹姑嫂,有些话并不好明问明说。江子麟的妻妾事,江洛也着实不好参与进去。

    她把信拿给谢丹晴,想到她是为怎样一封信写的回信,不禁面上发烫,有些坐不住。

    谢丹晴把她的情态看在眼中,颇觉疑惑,笑道:“你哥哥说,虽不禁着你们互诉思念之情,可也别写太过分的,万一被人拿住把柄,影响名声,所以……说让我先看一遍。”

    人家正经做过夫妾,信里写的什么,谢丹晴还真不好意思瞧,怎奈江子麟定要如此。

    江洛信里没写什么,不怕人看:“嫂嫂只管看。”

    谢丹晴便打开,一眼就扫完了,心里更加不解。

    难道二妹妹竟然喜欢林大人?

    这般回信,不是情意不好诉说,便是看了林大人的信羞涩。或许是欲拒还迎。

    林大人没消息这三四十天,她看二妹妹并不见多少担忧,也不见少用了餐饭,还以为她对林大人并无情分。

    难道她错看了人,二妹妹是在她面前强颜欢笑,回房里自己伤心不成?

    还是说,二妹妹相信林大人不会出事?

    这信着实毫无问题,谢丹晴折好装回去:“明日就派人去了。你还有什么想送的没有?一起拿来吧。”

    既然喜欢林大人,什么荷包、香袋儿、扇套这类东西总会做几个,这些送去还无妨。但再过分的鞋袜汗巾子就不能了。

    哪知江洛摇头,眼中有些茫然:“没、没东西了……”

    她还该送什么吗?

    还没定亲,送什么东西都不合适吧?

    谢丹晴看她不似作伪,又不懂了。

    二妹妹对林大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中秋之后,林如海收到了江家回信。

    江子麟的且放在一边,他急拆江洛的看。

    数月未见,他着实在思念她。

    书信展开,入目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纸,上面只用浓墨写了一个字。

    “好”。

    把这张信纸翻来翻去看了几遍,林如海只能接受:

    两家人在路上往来奔波两个月数千里,她真的只给他回了这一个字。

    哪怕身在娘家,不便多写相思,她就不能再慷慨些,多施舍他几个字么?

    林如海觉得自己应该生气,但他不必照镜子,便知道自己已经笑成了什么模样。

    看来是把人逗狠了。

    他也是……仗着旁人看不懂,哪怕丫头看懂了也不敢说,竟那般孟浪起来。

    想了一会江洛,他叫来管家,笑问:“聘礼备得如何了?”-

    八月末,皇帝终于重开大朝,重新出现在百官面前。

    一夜之间失去了九个儿子、六个女儿和更多孙子孙女的陛下似乎与从前没有什么变化。

    江子麟回家叹道:“陛下应是打算从宽处置,不株连太广了。”

    今日朝会,陛下立五殿下为太子,立五殿下之母赵妃为皇后;

    二殿下只是削爵废为庶人,仍关押在王府,终身不得出府门一步;

    太子追封了“义忠亲王”;

    枉死的皇子们都追封了亲王;

    六殿下封“忠顺亲王”,母妃晋了贵妃。

    陛下又隐隐露出退位之意……

    谢丹晴早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认真株连起来,连你我都未必逃得过,朝廷总要有人办事。”

    宁国公府的贾代化去世前便是太子一党。贾敬虽然早早辞官修道,可真要细究,他也逃不脱同党一罪。荣国公府又一向和甄家亲密。

    若非甄家一案是林大人亲自查出,只怕宫中想多加连坐,他也祸福难料。

    江家还算亲友不多,也和太子产生了瓜葛。共有四位皇子谋反,七皇子的王妃还是她娘家弟妹的亲姊妹,她继母的娘家也有女孩儿入了东宫……真要严查,京中多少人能逃得过?

    陛下已经年老。为使朝局稳定,只有从宽一路。

    或许不过两年,为了制衡新太子,陛下又会将这些与诸位皇子谋反逃不脱关系的旧勋贵抬起来。

    江子麟已经洗完了澡,便放心搂住妻子,笑道:“不提这些了。今日岳父大人说起,两淮地方官职多有空缺,我已在大理寺六年,也该外放历练了。丹晴,依你看——”

    谢丹晴笑道:“你去哪,我便跟去,这有什么好问的。正巧两淮不拘哪里都离扬州近,也好发嫁二妹妹。”

    与妻子耳鬓斯博,江子麟早已心猿意马,又听她说“你去哪,我便跟去”,这于妻子已经不啻于亲口说出山盟海誓……

    他试探着凑近。

    算了算离月信的日子,谢丹晴没有推开丈夫。

    ……

    九月初三,吏部升江子麟为金陵知府,令即日上任。

    他庶吉士出身,又在大理寺六年,功劳不小,从无劣迹,又有岳父谢尚书提着,外调一事必不可能出差错,谢丹晴早便打点起人手行李,告诉江洛也准备着。

    是以调令下来,江家满盈欣喜,却并无即将远行的慌乱。

    只有杨素云百事不知,见人家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只有她屋里乱糟糟的,心里便不痛快。

    过一日江子麟来,云雨过后,她便俯在江子麟胸膛上抱怨:“连大姑娘都知道老爷要有喜事了,偏我不知。我在这家里十来年了,怎么在太太心里,还不如大姑娘才来的亲热。”

    换在从前,爱妾事后这样娇声缠他,江子麟心早偏了,虽不至于拿这事问妻子,却少不得温声安慰和过后拿东西赏她。

    可今日他虽然满足欲睡,这话听在耳中却怎么都不舒服,不由皱眉说她:“你也知道二妹妹是家里的大姑娘?”

    他自觉这话不重,还给爱妾留了面子,可杨素云如何听不出来,这是老爷在指她只是个妾,让她别把自己和大姑娘比!

    给江子麟做丫鬟十年,做妾八年,杨素云从没经过这么重的话,控制不住又气又恨的心,“腾”地坐了起来。

    身前温软空了。

    江子麟睁开眼睛,看见向来乖巧的爱妾愤恨的神情,不禁愣住。

    这是……云儿?

    云儿究竟何事这般不懂事起来!

    虽然杨素云很快调整好了表情,可江子麟大感失望,已经披衣下床,不顾她的哭泣挽留,一气出了门。

    他在廊下停了片时,终究不好才从爱妾屋子里出来便去找妻子,只得披着一身的秋风去书房自睡。

    正房。

    谢丹晴呼吸绵长,自拥锦被,睡得正香。

    ……

    按理说,江子麟晚上睡在谁房里,和妻妾们亲热还是赌气吵架,都跟江洛无关,江洛更不会去打听。

    但她还是知道了江子麟在冷落杨姨娘。

    因为杨姨娘到正房来找谢氏嫂子求情了。

    这可真难见到。杨姨娘每日对嫂子晨昏定省时,江洛不在正院。江洛在正院的时候,杨姨娘可能在自己房里,也可能在花园或别的什么地方,总之不会来嫂子的正房。

    可这日她八点半过来,才走出穿堂,便听见屋里有杨姨娘哭求嫂子的声音了。

    她一尬,想起了四年前第一次去给贾敏请安时,也是正撞见柳双燕哭求贾敏。

    还不止柳双燕在姑苏庄子上的日子怎么样。

    江洛想默默退走,不掺和江家妻妾的事,可已经有眼尖的丫鬟向里通报:“姑娘来了!”

    ……这场景也真是似曾相识。

    江洛只能装成没事人进去,听见嫂子平静中略带无奈的声音:“你是你是究竟怎么得罪了老爷,我才能出主意呀。”

    江以仁还在旁说:“姨娘,书里圣人说的,君子‘言必诚信’,姨娘不能对母亲说谎。”

    好吧,江洛要承认,看见杨姨娘羞愧紫胀的面孔,她心里是有点高兴的。

    谁被人平白无故仇视这么久,都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吧。

    “二妹妹。”谢丹晴起身迎接江洛。

    这场景终究有些尴尬,江洛不由自主说出了原著里黛玉的名句:“……是我来得不巧了?”

    “哪里。”谢丹晴轻轻揭过这件事,对杨素云说,“你想明白了再来吧。”

    杨素云站起话,直接去了。

    谢丹晴还要替她给江洛赔罪:“她闹性子失礼,妹妹别同她计较。”

    江洛揉了一揉江以仁的小脸,笑道:“谁还没有为难的时候呢,不算什么。”

    看在小侄子的面上,她完全可以不和他亲妈计较。

    怪不得原著里,大家都顾着贾探春的颜面替赵姨娘遮饰。

    但她心里也正发愁:

    难道以后她也要做嫂子的角色,还要调节林如海和姬妾们的矛盾?

    啊???

    ……

    半个月功夫,又陆续有两淮盐商定了罪。

    甄家虽为太子一党,给太子提供了数以千万两计的金银,但皇上都从宽处理,只斩了成年男子,未满十四的男子和家中妇女不入罪收监。

    虽然抄家,也发还了女眷的嫁妆以供今后生活,还赏赐了京中一所宅院,共三十七间房屋。

    京中已是人人称颂圣上仁德之声。

    江家也定下了九月二十一离京赴任。

    江洛心想,就算现在不坐船,等婚期到了也要坐船回去。晚痛不如早痛。

    哪知她才给自己做完心理建设,就又有了变故,或者说,发生了一件喜事——

    “大喜,大喜!”江子麟冲进正房,满面是笑,“陛下升了林兄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待两淮盐政事毕便回京就任,快去告诉二妹妹!”

    “果真是大喜!”谢丹晴忙命人去叫江洛。

    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居正二品,是都察院的长官,监察文武百官,权、位都可比六部尚书。

    便是她父亲,升为二品尚书时也已近五十,林大人今岁可还不满四十,真正是步步青云。

    虽然他这次升任有朝中官员空缺过多的缘故,但即便今年不升都御史,至少也是一地巡抚总督。

    他和二妹妹的婚事一成,二妹妹就是二品夫人了。

    二妹妹啊……

    江子麟的欢喜真是一言道不尽。

    谢丹晴却很快开始虑到要紧的事:“咱们五日后便要去金陵了,偏林大人今冬定会回京,你看二妹妹——”

    作者有话要说

    来咯!

    感谢在2023-11-2222:26:10~2023-11-2319:39: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阮楹50瓶;向大大发起催更33瓶;搞事搞事搞事:-p20瓶;顾拾青、狸花不是梨花、jin瑾6瓶;瑶蓝里的猫2瓶;昀郓韻、登登姐姐、本喵、圭圭的相亲对象、谈笑、越、十七的克拉、雪莹、读读读读读书?、铤而走险、恋音、茉莉奶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