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秋天,夜间凉爽,甚至还会有些冷,但午间气温还是很高,尤其晴天,没有遮挡,感觉很热。 有人说,这就是秋老虎,还有人说,秋后的炎热,跟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毕竟它还在蹦跶。 杜比安早就盼望一场雨了。 盼了几天,昨天,总算下了一场久违的雨,雨虽不大却也不小,早上起来的时候,杜比安还是感觉到阵阵凉意。 昨天晚上,杜比安是在一个林场渡过的。 昨日下午三点,杜比安就感到非常闷热,他看云层的模样,便知道这是要下雨的前兆。在咪卡贝一段时间,加上近日的摸索,他早就熟悉了山中的天气。 于是,才到下午,便早早地搭建避雨的棚子。 杜比安先选择了两条相交的树干,又砍了一些小树。 支架已经做完,剩下要做的就是引流。 棕榈是很好的引流植物,但是,林间的棕榈,大概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吧,叶面不大,只能用数量补足,几十张,层层叠叠铺在树架上,又在棕榈叶上绑上两层杉树针叶。 还好,针叶要多少便有多少。 上面盖了厚厚的两层,地上又铺了厚厚的一层。 之后,又在周围挖一圈土沟,防止地上的积水进入棚内。 避雨棚做得很结实,所以,即使外面下得噼里啪啦的,但杜比安搭建的小棚却安然无恙,滴滴哒哒还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是杜比安在山中的最后一日,再翻过两座山,便是家乡了,但是他是不会去的,他不想看到传说中渐变繁华但已经没有亲人的故乡。他准备离开丛林,回到城市。 他想,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故乡,去看一看自己的母亲吧。 大概是命中注定罢,居然在次碰到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原计划三五天,杜比安却已经用了十几天了,不知是十二天还是十三天。刚开始,杜比安以为走错了方向,后来他确信,自己的方向感和在地形学上下的功夫还是没有白费的。 虽然自己的方向很准确,但是杜比安觉得,这种感觉不是来自自然,而是后天培养的。在野外的十几天里,无数个晚上,他常常仰望天空,后来觉得天空的某处才是自己甚至整个人类原本的家园,而地球只是人类的一个中继站。 他想,自己之所以身处此地,或许是被遗忘,或许被流放,他绝不属于地球,更不属于山林。 山林对自己来说,从内心深处,其实是陌生的,即使曾经跟山林打交道无数,即使在山林中生活了二十年。 在大自然的日子,他从来没有任何回归的感觉。 家养的动物,到了自然界都开心极了,而自己,以及像自己一样的其他许多人,一旦进入荒野,便恐慌起来,就像某个航班的乘客坠入大洋中,在孤岛上生存一样,他们永远不会觉得那个孤岛是自己原本的家园。 杜比安猜想,地球或许并非人类的发源地,那些进化或演化学说,他觉得站不住脚,比如绿色的虫子,不过是因为颜色而没被发现,增加了繁衍。还有些动物,在外强壮的觅食者反而被杀害,留下了孱弱的个体,这哪是什么低级向高级呢,而且一些巨大的灾难之后,很可能留下的全是孱弱。 而且,他觉得,有些东西即使高度相似,比如人与猿猴,也不能说人就是猿猴进化来的,至于什么才是真的,他不知道。他总是认为应该继续探索,而且答案可能不在这个星球。 杜比安觉得人要走的路还很远,而肉体又极为短暂,需要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凭这肉体存活的长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又开始憎恨这肉体。 星空,要向星空去,这是这许多天来他得到的结论。 不仅如此,他觉得,还应当截断人间的无关的世俗,那些东西,只是将人牢牢地锁在这个星球的毒药而已。 他边想边走,想不明白。所以,他先想了第一步,便是离开这个本不属于人类的荒野,丛林,这属于他乡的大自然。 近中午,他终于看到一座熟悉的山,到了那里,家乡便只有两个小时的步行距离了。那里,是他在基础教育中级时必经之地。那个时候,他跟着哥哥去上学,哥哥比他大六岁,哥哥在联邦基础教育第九年的时候,他还在第六年。 因为欢乐田地处边角,接受教育,须得前往十多公里外的小镇。这座山便是他们的必经之地,看着这座山,他想起哥哥对自己的照顾。因为家里比较困难,除了农作物,没有太多的经济作物,便只能从家里携带食物,每周一次。 于是,哥哥的背篓里总是装满了面、蔬菜、辣椒、土豆等,有时候还有各种水果,而杜比安则跟在他的后面,象征性地负担一点点重量,比如几个茄子或者几个玉米,等等。 那时候,杜比安很是矮小,还不足一米五,并不像现在这样高大,所以,即便哥哥每每几乎负担了携带物品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步行十多公里,他仍然觉得连走路都很吃力。 后来,他才体会到哥哥的不易,兄弟感情便越来越深了。 杜比安想起了哥哥,于是,他打算立刻去另一个城市,那里不仅有母亲,还有哥哥,照顾自己多年的哥哥,窦大勇。 杜比安记得,哥哥结婚的时候,自己在岛上,所以没能前去参加,他觉得这是终生的遗憾。现在他听说,哥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已经三岁多了,妹妹的孩子也将近四岁。 他想,即使为了逃避联邦特种部队的继续追查甚至暗中追杀,但是作为叔叔或舅舅,还是应该给孩子们带点什么。 看着那座山,他想起那个他曾经去过的山洞,里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想必寻找几个漂亮的作礼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想,虽然家乡不再,家乡物品还是可以保留的。 根据杜比安的经验,进入山洞仅有电筒还是不行,必须得有火把,因为火把可以看出洞内氧气含量,还能给人壮胆。 而且,早些年,杜比安的两个同学,便是带着电筒进入洞中探险,因氧气含量过低而窒息的,他当时印象很是深刻。 经过多日,杜比安的手电筒的光已经很微弱了,火柴也所剩不多,如果没有其他照明方式,进入洞中也会有危险。 于是,杜比安便砍了大小适中的两根松枝,用手刚刚能够握住。想着自己要离开丛林了,便将一件衣服撕开,沾满了松树油在松棍的前部缠了厚厚的几圈,分别扣上死结。 下午一点,眼看就快到山洞了,杜比安突然听到路旁草丛里有微弱的呼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