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三三没见的两个月里,整个人除了忙,还是忙。真是比时间管理大师还要管理大师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擅长的符箓其实并不是道家的符箓,相反来说,我更擅长的是祝由术的符箓。 就先从祝由开始吧。吭哧吭哧在买齐了所需要用的材料,嗯,可真棒呢,两个月工资没有了,我真的哭死..... 深呼吸,放热水!下大料!洗白白! 倒不是我生气的要把自己炖了,而是,这是准备工作其中一步,七天沐浴净身。 因为只是汤药沐浴,且需要的量也不少,所以我选取了一些我常用的搭配材料,桃树叶,九里光等等七味中药,还着重加了香茅草的用量。 就这样过了七天,说真的,皮肤不说是吹弹可破,但是说一句像刚刚剥了皮的鸡蛋一样嫩白,是一点都不夸张。 加上斋戒,注意饮食,整个人得状态调的很哇偶....当然也有比较痛苦的,例如每天凌晨寅时还得起来,对着东方哈气,还得颂咒。连续七七四十九天..... 就这....都还算没完..... 阿徐碎碎念: 先补充一下凤和凰的事,其实最开始凤是凤,凰是凰,凤是公的,凰是母的,人家是一对,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物种,还和龙处上了CP。 就像观世音菩萨,最开始人家也是男像法身,慢慢就变成了女像法身,还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他俩也不是夫妻关系,严格来说两人都没有关系。 非要攀关系的话,撑死能算是同事关系,就......就很无奈嘛,大家都那么传了,有什么办法嘛? 说回到凤凰,根据《山海经》里的描述,我个人偏向于是色彩比较艳丽的禽,这里不详细说,山海经我回头单开一章。 然后再说祝由术的符咒和道家的符箓区别: 符咒,是道教的方术,它包括符篆和咒语两部分。符篆又包括符章和箓书,放到后面讲。 所以,一般的符箓,正经道士是几乎叫它符,或者法符。咒又是是另外的东西。 再说祝由,祝由这个归类很模糊,但是符合逻辑。为啥这么说呢,祝由最开始是巫的产物。 我们现在说到玄学,那玄学具体指代什么呢?其实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个后期每个板块我都会拆开细讲) 祝由后来就被归类在医的体系里,加上中医也在不断系统合理的被规划分类,衍生出了中医十三科,而祝由就是第十三科。 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掌握祝由的人数越来越少,加上方法又玄之又玄,后面被剔除出去,又成为单独的东西。 现在很多人说自己会祝由,会巫,十个里九个在扯犊子。 话题扯回来,巫术,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祭祀行为,在各个民族的原始阶段,甚至文明的早期, 均流行过各种各样的巫术。 通过秘法从鬼神处获得启示或法力,去实现某种目的,比如治病、占卜未来、驱邪、求雨等等。巫,是原始社会的信仰和后世天文、历算、医药、等等的起源,《周礼》把司巫列为中士,属于司祝。 作者阿徐之前也讲过巫和道教的关系,这里不重复。祝由和道医,其实也可以理解成同生各发展的关系。 然后再讲沐浴,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生活三要素,其实就是:食物,水,氧气。 妈耶耶,讲到这个滇南人的三生教育DNA动了是怎么肥事? 没氧气人直接噶,没食物可能半个月一个月噶,没水呢?没水最多一周内噶。 火,庇护所,那些都是后话,没火可以生食,没学会保存火种之前,茹毛饮血也是有的,并不影响生存。 庇护所就更搞笑了,天气好,天为被,地为床,如果天气不好,山顶洞人了解一下? 所以古人都是逐水而居。在满足基本生存后,就产生了用水接触身体的意识,降温或者泡泡缓解疲劳。 到了周的时代,各种礼制出现,没错,前一张我还说了周公之礼,对叭? 这个周公就是周文王家的老四,老二是周武王。 想不到吧,他们是一家,到了后面,又出现了六部,啥叫六部? 六部就是:吏 户 礼 兵 刑 工。礼部是六部之首,管礼仪、祭祀的事情。 所以,因为重礼,仪式之前要先全身沐浴,以祈求神明各的庇佑和驱逐不祥。那会人们开始将水视为神圣的物质,相信它具有滋养身体和治愈疾病的力量。 汉的时候也有:“三日必沐,五日必浴”的说法。甚至后来大家痴迷到,梁的一个皇帝,他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沐浴经》的著作。(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所以这叫礼,叫规矩,还记得之前剪头发那一章节,剃头匠一直在强调礼崩乐坏,也就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不讲究了。 说到这里,再说很多请符的缘主,讲请回去感觉没效果,除了低廉的原材料加上批量生产制作之外。你在想想我刚刚说的话,不需要阿徐多说什么了吧? 然后就说沐浴的药材,我这边只写了一半。这个搭配是随意的嗷,但是,也不能说乱搭配哈。 如果看我书的,有滇南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写出来的药材,大多都可以算是滇南特有药材。 对滇南药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滇南本草》,别小看这本书嗷,这是华夏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为完整的作品。 别的不说,它可是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要早140多年。 另外就是桃树叶的选择,桃树叶尽量选择3月桃树叶。九里光要优先选用新鲜的,在细的讲究就更多了,这里跳过。 香茅草,这个很万能了,尤其在滇南和暹罗,可以用它去烤鱼烤肉,也可以泡水当茶喝,可以入药治风湿疼痛,也可以做成精油按摩,甚至做成香薰,芳香剂等等.... 挖个坑,在后面有个故事里还会再提到这些。 最后就是大家的书评,段评阿徐尽量每条都会回复,也会考虑到各位宝子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