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家了,我撒娇的问周三三:“你知道沪城的道观,有比较正统的道观吗?” 周三三问:“有的,XX观,你问这个做啥?” “那啥,我想要个名分...” 周三三:“????” 顿了顿,周三三又说:“你是不是短视频中毒了,真要道观结婚啊,我到不是不接受,关键是那个结婚是真的吗?” 阿柠:“????” 这回轮到我懵逼了:“啥意思?我就想去皈依一下,在沪城这边有个名分而已,倒不是想有师承,只是阿婆不让我说师承,她自己也是杂学。” “马上就是祖师诞辰,我就想顺势皈依,做个居士就好了。” “嗷嗷嗷,这样啊,你吓我一跳,我以为你短视频中毒了。”周三三还作势捋了捋自己的胸脯。 “所以你说的短视频中毒是啥意思?”我问。 “前段时间很火的道教视频啊,你没看吗?道教婚书。” 说罢他还念起来了: 一纸婚书,上表天庭。上奏九霄,下鸣地府。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诸天祖师见证: 天地为鉴,日月同心。若负佳人,便是欺天。 佳人若负,便违天意。欺天之罪,身死道消。 说完之后,周三三用一种贱兮兮但是又很傲娇的表情看着我,意思好像是在说,快夸我,快夸我,我多厉害,我记得那么多,小样儿,被我迷死了吧? “咳咳.....那啥,正经婚誓词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了解的版本不是这样的。你那个版本听着很玄乎,好像很厉害的感觉.....” “实际不就是赌咒发誓吗?这不和我之前那个姐妹恋爱脑差不多吗?你要么爱我,要么噶了。幼稚伐?” “那你的版本是啥?”周三三反问我。 “emmm......我想想啊。” “兹有良缘,乃成佳礼。诗诵关雎,雅歌鳞趾。君应有语,凤游四海求其凰。妻本情深,正照月夜短松岗。 绸繆束刍,三台在隅。在地连理,在天比翼,相敬之如宾,定克昌厥后。情敦鹈鲽,祥嘉蠡鱗。夫昭天地,证盟永心。成东公之孚 愿,全西母之慈心。天地氤氲,咸恒庆会,书向朱陵,载明鸳谱,此证。” 周三三:“........” “阿柠,你敢不敢弄点没有生僻字的。” 宁某人:“........” "周三三,你敢不敢多读一点书?" 找了引渡人,很快便如期举行了皈依仪式,相关的材料证明也都发了,实在话,这是我第二次举行仪式。 相比较来说,这次皈依的时间比较久,也比较豪华,但是我个人感觉,其实没有阿婆给我的震撼,记忆深刻。 看了看道名辈分....嗯,真的是最小一辈的了,不过问题不大,从今天起,也算是个居士了。 至于传度,甚至更多,那就算了,入了正一有个名分就好。其他的都是虚无,修行还是主要还是靠自己。 但是这次以后,我莫名有种错觉,就好像一个行走在黑夜里的人,突然可以行走在阳光下的感觉差不多。 蛮有意思的..... 在这之后,我和周三三约定2个月不见面,倒不是因为皈依,而是我觉得周三三说的对。 经过那次之后,自己确实是要有点手段的,不养蛊,我还可以画符啊! 阿徐碎碎念: 先说婚书,婚书西周初年,世风日下,民间婚俗混乱不堪。为明德新民,周公亲自制定礼仪。 婚丧嫁娶,首先从婚礼入手,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合称“婚义七礼”。 这第七礼——敦伦,这不是地名啊,他就是为爱鼓掌,甜蜜双排的意思,叫敦睦夫妇之伦。 教一教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咳咳,这里插一句,人真的是为数不多,屈指可数可以正面为爱鼓掌的动物.... 我没有别的意思,咳咳,纯知识分享。 But..... 说回敦伦,这是专用于夫妻之间专用词,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交合才能用敦伦二字,情人啊,约那啥啊,快餐啊,等等之类的不正当关系,都是不可以用这词的。 另外再说一个,注意“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概念,道家是思想流派,道教是宗教实体,大家记得区分。 最后就是关于道士,这个也有很门道,皈依之后只是居士,不是道士。 但是可以互相称呼道友或道兄,男的叫乾道,女的叫坤道。会有道名,哪怕没有师承,甚至只是玄学爱好者,都是可以皈依。 真正目前被承认的道士,要求是有三证有师承。师承不说了哈,三证,首先就是皈依,然后是传度,然后XX职业XX教XX(不方便打出来) 这个以前也叫道士证,不过后来改版了,如果你有了传度的,你才可以称呼自己为道士。 一般皈依要做斋戒,做早晚课,然后跟着师傅修行,三年以后去考传度。 但是现在乱像很多,有的甚至只要花钱就可以买的到,为了怕惹祸,还搞出了个东西叫做信仰传度。 那没用的,之所以补充这个,是因为有许多人拿着皈依就说自己是道士,啥也不知道就开始忽悠... 这不好,三皈(gui)五戒十善法... 汝能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