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1980

《重活,1980》上辈子活得太累,遗憾太多。这辈子,我要重活一回。

作家 柳一条 分類 都市 | 47萬字 | 491章
第六章 再见二姑
    不管咋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威武霸气。


    至少在这个家里,她能镇得住场子。


    李东升默默地在心里为奶奶点了个赞。


    虽然奶奶有些重男轻女,重长孙而轻其他孙辈。


    但是做为被奶奶看重的这个长孙,李东升的感觉还是蛮好的。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


    在这个青黄不接,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的时代,奶奶还这么坚持要办什么满月酒,确实是有些打肿脸充胖子,太过刚愎自用了。


    也就是她老人家在这个家里极有威势,从小就把几个儿子给打怕了。


    同时,她又是村公社大灶上的帮厨,烧得一手好菜,平日里能时常从大灶上偷偷带回一些干粮或是荤腥补贴家用。


    否则,她若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老太太,底下的几个儿子、媳妇儿怕是早就已经造反,要闹着分家了。


    事实上,在李东升的印象中,奶奶这个大家长的权威,也就剩最后这两三年的光景了。


    因为到了八三年初的时候,全国开始统一施行包干入户,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个人承包经营。


    公社大灶与大锅饭名存实亡,最终全都变为历史。


    没有了大灶厨师这个身份的帮衬,再加上土地回归个人承包,多劳多得,多种多得。


    所以大伯张向军便开始闹着要分家立户,想要关起门来过自己家的小日子。


    这一下彻底伤了奶奶的心。


    要强了一辈子的奶奶没有挽留,直接大手一挥,不但让大伯一家分了出去,李东升他们家,还有三叔李向光家,也一并都给分了出去。


    至此,老李家一分为四。


    老大、老二、老三兄弟三人个立一户,奶奶与还没有成年的四叔、五叔及小姑自成一户。


    现在想想。


    一个年过五旬的半百老人,独自一人抚养三个还没有劳动能力的半大孩子与姑娘。


    甚至,还坚持把四叔、五叔全都供养成了中专生,彻底摆脱了农民的身份,吃上了商品粮,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可想而知。


    “啪!”


    张桂兰又拍了一下桌子,将李东升飘得有点儿远的思绪给又给拉了回来。


    “这里有五斤肉票,十斤菜票,二十斤粮票,以及十五块钱,都是我这些年辛苦攒下来的压箱底儿。”


    “老大、老二你们拿去,这就到村供销社去看看,把能买的全都买回来。”


    “如果实在没有,明天一早就去你东头三大爷家借辆自行车到乡供销社去看看!”


    果然,老太太并不是没有一点儿准备。


    这些压箱底一拿出来,三个儿子、媳妇儿全都闭了嘴。


    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甚至还时常到附近的农场里去捡萝卜叶或是烂红薯回来吃的老太太,手里面竟然攒下了这么多的财物。


    “我都已经合计过了,咱们家的门头不大,能来的亲朋可能连六桌都坐不满,这些钱票若是省着点儿用,应该能成!”


    “不争馒头争口气!”


    “我老婆子就是要让门前的邻居与亲朋们好好看看,你们爹虽然没了,但咱老李家的门头没有倒,我老婆子还撑得起来!”


    张桂兰有点儿激动,喘着气,脸都红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


    自打老伴过逝,这些年她一个人撑着这个家,把这么多孩子给拉扯大,受了多少罪,遭了多少白眼,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这一次,她就是要借着长孙的满月酒,给那些平日里瞧不起她,在暗里说三道四的人看看。


    她张桂兰,不但把老李家的门头撑了起来,而且还人丁兴旺,过得越来越好了!


    “得嘞!”


    “娘你就瞧好吧,有了这些钱票打底,明天孬娃儿的满月酒保准办得风风光光!”


    看到这么多钱票,老二李向荣瞬时喜笑颜开,一把将桌上的钱票揣进怀里,拉着老大就出了门。


    就这样,短暂的家庭会议宣告结束。


    李东升打了个哈欠,躺在老妈的怀里又昏昏地睡了过去。


    而张桂兰与三个儿媳,还有老三李向光,则开始分工协作,操忙了起来。


    有的去公社借桌子板凳,有的去大灶借盘子借碗,有的开始淘米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东升是被一双有些冰凉的大手给捏醒的。


    “哈哈,不愧是我大侄儿,看这大眼睛,小嘴巴,跟我这个做姑姑的很像嘛!”


    听到这熟悉的爽朗笑声,李东升缓缓睁开眼。


    正好看到二姑李春玉在低头打量着自己,那双有些冰的手,就是自来二姑。


    果然,二姑也回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大姑,四叔,还有大姑父、二姑父,以及老妈娘家的几个舅舅,都会过来。


    家里要热闹起来了啊。


    李东升也不由跟着开心起来。


    “看看看看,他在对我笑呢,肯定是认出我这个老姑来了!”


    李春玉开心大笑,越看这个小侄越喜欢,忍不住又在李东升的小脸上多捏了两下。


    “那是,都是咱们老李家的人,根子上可亲着呢!”


    张桂兰脸上也笑意满满。


    二姑娘这次回来可没空着手,足足带回来十几个鸡蛋和三斤小米呢。


    “妈说得在理,我这大侄儿一看就跟我投缘呢!”


    又唠了两句闲话,李春玉趁机向张桂兰提了一句:


    “妈,三喜原本也想跟来道个喜沾沾喜气,不过被我给拦下了,您可别见怪。”


    三喜,是李东升的二姑父王三喜,为人老实本份,对二姑极好,说是百依百顺也不为过。


    三个姑姑中,也就只有二姑好命,嫁了一个称心如意的老公。


    只是二姑家也不宽裕,两口子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过得并不比李家几兄弟好上多少。


    不过二姑孝顺,哪怕不逢年过节也会时常回来看望奶奶。


    李东升小时候可是没少吃二姑带回来的零嘴。


    每次二姑回娘家,他们几个小的都会围在二姑的屁股后二姑二姑地叫着,可是要比奶奶还要高兴。


    “知道,妈又不是老糊涂,哪能看不出来呢。”


    张桂兰眼圈泛红,轻声道:


    “不止是你,你大姐,还有东头的那几家,全都只过来了一个人,连孩子都没带。”


    “你们这是知道家里的难处,不想多带一张嘴过来,妈都知道呢!”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