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六皇子那边后,出了事。dasuanwang.net全因三皇子不甘心,他之前拉拢了三郎、我和岑家几次,我们都没应承他。他趁我们不防,派人伏击了去山上踏青的父母,杀光了保护他们的人。我和三郎得到消息太迟,派人过去救援时,父亲已因保护母亲,死在了那次伏击中。母亲虽活了下来,但终究伤得太重,又痛失所爱,终日卧床不起,估计没撑多久也去世了。后面我的记忆混乱不清,我也说不清。” “这样啊。”岑二娘心想:这辈子不能叫兄长把六皇子捡回家,他们家也不能卷入夺嫡大战中,一家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才最重要。 第七十七章 规劝 五更 第七十七章 规劝 “还有,你说,你有一心腹猛将蒋丛茂在清州,两年后清州会爆发民乱,昭示着大景乱事将起。你打算过阵子去清州,与蒋丛茂接洽上,提前做好防备?” “对。”岑大郎见岑二娘一脸不赞同,问她:“你觉得不好吗?” “当然不好”岑二娘道:“阻止民乱减少百姓的伤亡,确实是好事。可你想过没有?如今的蒋丛茂,可不是前世你那个心腹。他家庭和美,家中豪富,又没有与你并肩作战过,怎么会听你的话?而且,如今清州根本没有乱事,你如何令他信服?” “若你大咧咧跑去跟人家说,你家要遭殃,你父母妻子可能死在不久后爆发的民乱中。我是你前世的将领,你听我指挥,咱们一起做好防备。你觉得正常人听了这话,会是什么反应?蒋丛茂不当你是神经病乌鸦嘴,揍死你;也要把你扭送官府,告你个妖言惑乱。” 岑大郎闻言,惊出一身冷汗,他嗫嚅道:“我……没想这么多……” “你就是想得太少了”岑二娘脑门一抽一抽地疼。 幸好她及时从他口中榨出了真相,不然教他跑到清州去,还不知惹出什么乱子来。真该教父亲来听听,看看他觉得“懂事很多”的儿子,究竟是个什么德行 岑二娘忽然想起什么,又问他:“你说六皇子被你救回家后,受了我和母亲的照顾,与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就把我们三兄妹带走,去弘安府岑家的书院学习。后来,他又执意要娶我为妻。我听你说,他后来登基了马上就冷落我,和他的表妹相亲相爱了,说明他对我并非真心。那他娶我定是为了什么好处?而我,又为何会嫁给他这种伪君子?” “这个……当年我们三兄妹随六皇子回弘安府后。岑家老族长和祖父就出面,把我们认了回去。当时我们并不愿意。但父亲对岑家毕竟有感情,我记得那时岑大学士带着祖父上门拜访了几次,祖父是真心悔过的。因为那时祖父已年老体衰。被大伯父伤透了心,膝下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子嗣。父亲被祖父哭得心软,说是不能看着老父亲后继无人,便让我们一家认祖归宗。” “我们认祖归宗后,祖父请族长和族老开宗祠。把父亲记成了嫡子,我们兄妹三个也成了岑家嫡支嫡孙,手中握有岑家不少资源。尤其是我和三郎渐大,一武一文皆有成就后,更是得到岑家倾力扶持。而你本身长得很美,又有大智慧识大体,六皇子本就对你有几分喜爱,再加上为了得到我们兄弟和岑家的全力支持,自然想要娶你。至于你问,你怎么会同意?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岑二娘不悦。板着脸,浑身冒冷气:她怎么可能看上六皇子这种家伙?莫不成前世她瞎了眼? 岑二娘身上的冷气冻得岑大郎不禁一抖,他有些纠结地想:他妹子小小年纪就有皇后威仪了,是天生的fènghuáng可他心里却不大喜欢六皇子,不想让妹子嫁他。 特别是想到后来六皇子登基后就背叛了他妹子,将冯渊的嫡女迎进宫,百般恩宠,冷落岑二娘。他心底就憋着一股气,他妹妹这样不是仙女胜似仙女的人物,怎么能被那样侮辱 这世上的男子。只要娶了他妹子,就该和父亲爱护母亲一般,对她一心一意,呵护备至。不该生出二心六皇子也是。既娶了他妹子,怎么就不知珍惜 “你怎么又生气呀?想起不开心的事儿了?”岑二娘关切地问岑大郎。 “没有。我在想,以后你的夫婿,只能有你一个妻子,全心全意爱护你。否则,我就叫他后悔来到这世上”岑大郎心中下定决心:他没有前世完整的记忆。不知后来他是如何对付变心了的六皇子的,也不知自己为何而死。 但今生他早早重来,六皇子这种背信弃义的家伙,给他有多远滚多远想娶她妹子,做梦也不行 还有,他想要那个皇位,也看他有没有本事反正他和三郎,是不会带着岑家辅助他了。有辅助他的闲情,还不如自己上位…… 等等,他怎么能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妄想 “岑清言,你一会儿黑脸,一会儿又白脸的,在学川剧的变脸么?” “二娘……”岑大郎没有理会岑二娘的话,认真告诫她:“今日我与你说的,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连父母三郎都不行你,明白么?” “你放心,我不会的。”岑二娘道:“又不是嫌活够了。” “如此甚好。” “喂,岑清言”岑二娘伸手敲了敲岑大郎的额头:“你以后小心行事,别露出什么马脚,叫人发现。” “多看些书,随父亲认真学些知识。尤其兵书和史书,多看看,多记记。别整天自作聪明你连我一个小姑娘都糊弄不了,别想着去摆弄别人这次不就被赵樾坑了么” “最好忘了你脑子里的那些前世记忆,既然你都说是前世了,今生又是一番新模样,肯定会生出不少变数,不可能事事都按着你的记忆走。带着前世记忆的你和赵樾的出现,不就是例子么。” 岑大郎被岑二娘一番话说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是呀,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事情又有了变化。他不能一昧沉浸在前世里。前世那些记忆,对现在的他来说,不是恩赐,不是砝码,更不是宝物,而是包袱,是误导。 若非受前世记忆影响,他不会狂妄自大到明知周远达身份,还去揍他,并且留下那么多可以找到他这个幕后黑手的线索,还间接被赵樾利用了一把,给岑家引来无数麻烦。 看来,是时候丢开那些记忆,脚踏实地做些正事了。 “从明日起,我会静心随父亲一起念书习字,端正态度,一心学习知识。”岑大郎对岑二娘保证道:“二娘你放心,我会更加用功,争取在三年后的科考一鸣惊人,为父亲争光” “这才对。”岑二娘拍拍岑大郎的脑袋,笑眯眯道:“如今你要好好念书习武,不断强大自己。大兄,你要牢记,你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不能走偏了路。三郎还小,如今天赋不显,父亲把他的全部抱负和期望,都寄托在了你身上,你一定不能让他失望。” “嗯,我明白二娘,你放心。” “这就好,以后我会和父亲,好好盯着你念书的明日卯初早上五点,我就来叫你起来看书。至于习武,我不是很懂,你自己看着办吧。” 岑二娘几句话把岑大郎圈住了,心里很是为自己的智商点赞,更加忧心她这大哥,决心以后务必要严加看管他,不能让他胡作非为。 否则,还指不定惹出什么乱子来。未完待续。 ps: 明天4号了,没有五更,只有三更啦连着三天万字五更,肩膀和颈椎都出了问题,眼花头晕,手也酸痛得很,我果然没有日更万字的技能明天中午12点会有一更,下午6点两更。就这样…… ... 第七十八章 闹剧(一)一更 第二日一早,林四爷手底下所有的镖师,连同陆铭司和当地分局内的一众镖师,统共五十人,都随岑二爷岑大郎和赵樾一道,备着昨日买好的东西和一千两银子,步行前去安府赔礼道歉。 安二老爷重面子,他们就做足诚意,让镇上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给安家低头认错就是。 一路上,来往行人看到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赴往安家,都甚觉稀奇。有些好事的闲人和三姑六婆,都擦亮双眼一脸八卦地跟在他们后面,往安府而去。 一边走,还不断有其他好奇的行人加入。大家缀在镖师后面,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讨论着,众说纷纭地猜测,弘威镖局到底为何这般行事。 众人猜得最多的是,陆总镖师这是带人上安家提亲呢。 谁不知道,陆总镖师距离上任媳妇过世,守着独子生活已有五六年了,他一直未再娶,也对镇上其他的媳妇适龄娘子无意。最近这三年来,却常常往安家跑,对守寡在家的安二老爷的大女儿安大娘子大献殷勤。从去年年初起,更是常和安大娘子一起在镇上转悠。 因而,大家都猜是这两人好事将近。 安坪镇地方小,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能让镇上的闲人和妇人议论一整天。 如今弘威镖局全体出动,那些服饰步调整齐一致的青壮年镖师,看上去威武霸气,他们都围在陆铭司林四爷岑家父子和赵樾身后,那些跟在后面看热闹的行人就猜:林四爷几个衣装品貌上佳气势不俗,定是陆铭司请来,随他一起去安家提亲壮场面的有头有脸的富家老爷和少爷。 有几个一知半解的热心人,昨日围观了安二老爷带人打上弘威镖局,结果反被镖局的镖师收拾了,与身上挂彩的安家护卫气呼呼灰溜溜地回了安府。他们便说,是安二老爷与陆总镖师商量嫁娶事宜没谈拢。双方才大打出手,不欢而散。瞧安二老爷那样儿,很可能是陆总镖师弄大了安大娘子的肚子,所以才惹怒了他。 不过。弘威镖局和陆总镖师真是好样的,胆儿未免太肥,敢和安家对着干 最爱听这种香艳八卦的安坪镇居民,都对此信以为真。不一会儿,他们都开始猜测:安大娘子已怀孕几月?怀的是儿是女?再过几天就要嫁到陆家? 与那些路人隔得较近走在林四爷等人最后的分局的几个镖师。听了那些闲人的推测,纷纷捂肚子按嘴巴地憋笑:这些人想象太丰富他们头儿真可怜花了三年才将谨守女戒女训的安大娘子,骗到外面和他一起逛街。偶尔能拉个小手,就开心不已了。这会儿,却要替岑大郎和赵樾背黑锅,成了搞大安大娘子肚子却不想负责,还与安家干架的负心人。 不一会儿,不是很宽阔的大街上,便堆挤了一百多号人。众人离安府大门,也越来越近。 安家门房远远看见乌压压一群人逼近。以为是有人要上门闹事,火烧屁股一般将大门阖上关紧,飞奔进去,向主人家禀告了。 此时,安二老爷夫妻正和周大老爷夫妻,及周远达的妻子安三娘,在花厅内说话。话题中心,自然是打了周远达的岑大郎和赵樾。 昨日,周大老爷夫妇和安三娘收到消息,带着几个仆役。驾着马车赶来安府时,天色已晚。 他们一到安府,见过安二老爷,匆匆用了晚膳。然后从安二老爷和安大管事口中,得知了周远达被打的大致经过后,便一直守在周远达床前,骂骂咧咧又悲悲戚戚地照看了他半夜,才去休息。 今日一大早,周家夫妇和安三娘便起来。去看周远达。发现他仍然昏迷不醒,他们心里怎么也咽不下那口气。他们三个与安二老爷夫妇和安大娘子一块儿用了早膳,目送安大娘子随安大管事出门,去安家房牙所盘账后,几人坐在花厅内喝茶叙话。 周大老爷夫妻坚称,一会儿等那两个胆大包天的畜生来了,就让人把他们大卸八块。 安三娘子也是如此作想。她和婆婆魏氏难得统一意见,一致对外。婆媳俩手挽手,亲密地坐在一处,义愤填膺地骂着岑大郎和赵樾两个。顺便数落了一下岑家和赵家祖宗八代。说是一会儿见着人了,一定要把他们活活打死,为爱子爱郎报仇 安二老太太杨氏出身清贵的世家,娘家是清州书香门第杨家,杨家世代驻扎在清州府,族内有几个有出息的子弟在朝为官。杨家在西南一带,颇有名望。只是她是庶女,亲母生下她,便撒手人寰。 杨氏从小被嫡母抱养在身边,因她长得花容月貌,为了不让她压住杨家嫡女的风头,嫡母便灌输了她一肚子的女戒女训,将她养得死板怯弱。 杨氏最重女子规矩,她哪怕成家生子了,也鲜少见外男。平时没有主见,什么都听从安二老爷的,很得安二老爷喜欢。她见小女儿和婆婆一起破口大骂,心中很是不喜,柔柔弱弱地瞪了安三娘子一眼:“三娘,且留些口德女儿家还是柔顺些好……” 安三娘不悦地大声道:“娘,你说什么呢是那两个畜生该骂瞧他们把我的周郎揍成什么样了?至今都还未清醒这次我定要叫人剥了他们的皮柔顺?柔顺顶个屁用你爱柔顺是你的事儿,别来管我” 安二老爷正在劝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