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院外。 白梨进了厨房,早就在厨房门口伸长脖子看院子里动静的白杏见到白梨进来,迫不及待的问道:“阿梨,你和张三哥在院子里说什么呢,那么小声。” 白梨白了她一眼,无奈的道:“姐,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我真的很担心你以后肯定会被张三起给吃的死死的,你拿出点骨气出来行不行。” 白杏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在洗碗的韩氏听到了姐妹二人的对话,心中也实在担心这个大女儿嫁人后的生活,虽说女子嫁人后以夫为尊,但是自己也得有些气性,才能在夫家立得起来,这个白杏平日在家里脾气倒也挺爽利的,不是那逆来顺受的个性,没想到一遇到这个张三起,就什么气性也没了。 韩氏不由的长叹了口气,说实话,若是没有这些糟心的事,张家的确算的上是一门好亲事,儿女年龄相当,张家家境富裕,只是世间事总有不如意之处。 在旁边帮着韩氏一起清理厨房的汪氏则好奇的看了看韩氏,问道:“大嫂,今天是个喜日子,你怎么倒愁眉苦脸起来。” 韩氏掩饰的一笑,道:“我这不是舍不得女儿吗,下半年就要出嫁了,没有几个月了。心里难受。”白杏的婚期定在八月十八,韩氏这话倒也不全是敷衍,本来,谁家女儿出嫁,父母想到女儿就要离开自己身边,到别人家做媳妇,肯定心中都是伤感的。 汪氏安慰她道:“大嫂,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侄女婿长得高大健壮,家境也富裕,不愁吃喝的,我看亲家两口子也是爽利人,你以后可以等着享女儿的福了。” 韩氏笑着道:“那就多谢你吉言了。” 看着白梨拉着白杏出了厨房门,汪氏忽然凑到韩氏耳边问道:“大嫂,今天二哥二嫂怎么没来?”按说像这种日子,白家兄弟妯娌应该齐齐到场的。 韩氏不在意的笑道:“你大哥去请了,说是郑记粮铺最近有一笔大生意,她二叔走不开,阿樱又生病了,她二婶要在家照顾,就不来了,等成亲的时候一家人再一起过来。” 汪氏撇了撇嘴,不快的道:“我和大康成亲的时候,阿樱就生病了,二嫂也没来,怎么这次又生病了难道是豆腐做的,一碰就碎。还不是想避开白小金。” 韩氏听了有些奇怪,问道:“白小金又想做什么?”韩氏对白大贵一家人来不来白杏定亲宴说真的一点儿也不在意,本来两家关系就不是太亲近,更加因为去年白梨遇狼的事情更加的冷淡,连正月都没有走动了。而她也不想再和白大贵这样的人多来往了。 汪氏悄声道:“上次腊月间,也就是我成亲的时候,二哥回来了,答应小金要接她进城里生活,和他们一家一起住,只是走的时候却并没有带上小金,只带着白杨白槐悄悄的就走了。这次娘带着白小金进城,也想借着这次机会将白小金托付给二哥,让他们两口子给她找一门好亲事。特别昨天大哥回村说阿杏都要定亲的时候,娘的脸色就不好,说什么阿杏是晚辈,怎么能赶到姑姑前面就将亲事定了。还是爹说了一顿,娘才勉强的在今天露出了笑容。” 汪氏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的解释了清楚,她既然嫁到白家来了,就不能与白家兄弟一个都处不好,而她早已知道白大贵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童氏也是个没有好处不露笑的主,和他们家走的近,以白大康憨厚的个性,说不定被他们坑死了还帮他们数钱。 而白大富和韩氏则是人进我一尺我进人一丈的人,这样的人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必也会有所回报的,汪氏觉得必须仅仅跟随大房的脚步走,从成亲那天她就知道了,白老爹和余氏就更加靠不住了,关键时候不坑你一把就算不错了,要想平日有事有个兄弟帮忙,还是白大富和韩氏夫妻靠谱,更看他们这几个孩子都是性情纯良的,就知道为人父母必不会太差。 ps:求求推荐票!! ☆、第八十四章:算计 韩氏一听,就明白了汪氏的言下之意,余氏原是想着今日趁着白杏定亲的机会将白小金托付给白大贵,让他和童氏夫妻帮着白小金在城里找一个体面的亲事,但是没想到的是白大贵没有来,打乱了余氏的计划,难怪余氏和白老爹一进门的时候没有看到白大贵夫妻,一个劲的问白大富是不是他没有请白大贵,再一听到白大富说白大贵和童氏各自有事不来的时候,脸色怎么那么难看呢,当时韩氏还想着白老爹两口子是觉得他们兄弟之间感情冷淡而摆脸色的,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就不该对白老爹和余氏抱有什么美好的期望。 如今白大贵和童氏缺席,白老爹他们也不认识白大贵的住所,要么白大富将他们带到白大贵那里去,要么白小金随着白老爹和余氏回五河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白老爹和余氏索性就将白小金留在他们大房了,现在韩氏才暗自庆幸自己家幸亏没有买宅子,还窝在这个小院子里,这倒不是她小气,不舍得让小姑子白吃白喝,实在是白小金那个大小姐她实在伺候不起。 在韩氏和汪氏两妯娌各怀心思的时候,屋外的白梨正站在院门边,给站在巷子边的白杏和张三起把风,听到来自堂屋坐着的张婶和余氏各说各话的大嗓门。 张婶继续不遗余力的夸奖:“一看阿杏就是个勤快孝顺的好姑娘,我们张家能定下这样的姑娘是我们的幸运。”她虽然在求亲时用了比较不光彩的手段,可是今天她给足了白家的面子,一个劲的说满意白杏这个媳妇,其实这也是她的心声,白杏的确是她满意的媳妇,否则当初她也不会那样做只为了将白杏娶回家。 余氏则只回了个简单的“哼”,白老爹则稍微好一些,起码附和着应了两声,等张婶还在一个劲的继续夸白杏之时,余氏则终于将今日的满心不愿说出了口,“她姑姑比白杏还大几个月,到现在还没有定亲呢,唉,阿杏这孩子,就是恨嫁。” 此话一出,屋中登时安静了下来,白大富这个老实人则被她娘气得面色涨的通红,好在白老爹总算知道些事情轻重,他打着圆场:“小金不是我们说是老来女,想多留两年的吗,白杏毕竟是老大家的长女,她的亲事不定,下面的阿梨,还有老二家的阿樱都会拖下去的,你忘了吗?”最后一句话说的有些重,虽然白老爹这个解释很是牵强,但总算将屋中凝滞的气氛缓了缓,白梨则听到余氏大声说出的那句话,气得不行,可是她又不能就这样跑进去和她吵,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白老爹虽然想极力圆场,但是奈何女儿是个猪队友,白小金听了白老爹的话,惊讶的问道:“爹,你和娘什么时候说要将我多留两年,我怎么不知道?”真是神补刀。 白老爹气得眼睛一瞪,道:“你是个女儿家,还知不知羞,问自己的终身大事。” 白小金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