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挡了回去。 这样脏的手要是抓到了ròu,那些ròu可就真没法吃了。一个女人怎么能这么埋汰?手也不能洗一洗?想吃ròu你拿筷子夹也成,为啥就要用手?是恶心别人还是恶心自己呢? 齐婶嫌弃的拍拍碰到王氏手的袖子,瞥了一眼王氏。 王氏没抓到,再看看屋里这几个人防护的严密,知道今天自己是吃不到ròu了,只能拉起哭闹不休的小孙子骂骂咧咧的走出门去。 对此,姜耘昭并不在意,骂几句又能怎么样? 前世的时候,为了笼络王氏,她什么好的都先紧着王氏,可到最后,还不是一样被王氏推入火坑?这一辈子,她绝对不要再向前世一样识人不清。 “齐伯、齐婶,耽误这么长时间,ròu都要凉了,咱们吃饭吧。”说话她将盆子里的ròu捡着大块的给齐伯二人舀到碗里。 齐伯夫妻两个却有些担心的互看一眼,到底是初来乍到,就这么招惹了人可咋办?以后村子里的人能容得下姑娘不? 那妇人看着就不是个好相与的,会不会出去就说姑娘闲话败坏姑娘的名声?姑娘现在可经不起一点风雨磋磨了。 “姑娘,咱们这样做对吗?”齐伯看着姜耘昭一脸的淡然,迟疑的问道。 姜耘昭朝着大门看看说道:“无妨,本来就是出了五福的,也算不得正经的长辈,若是连这都要顾及,我以后也就没法子过了。” 王氏是个泼皮破落户,她沾染不起。 可村子里大部分的人都还算是淳朴善良,有几家甚至都算是好的,自己便是要走动,也捡着这些好的走动。 像是王氏这样的,只管远着就是,左右她自己是个不成器的,在村子里很不招人待见,要是自己真与她走的近了,才被人说道呢。 姜耘昭又想起前世的时候,过了没多久的时间,继母不知是怎么与王氏有了联系,王氏从继母哪里的了好处,在她的受益下,不知明里暗里做了多少败坏她名声的事儿。 偏她是个糊涂的,总是相信王氏是为她好,现在想起来她就是那个蠢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人。 想起那些,姜耘昭的眸中一闪而过的恨意根本不能掩饰,齐婶无意中瞧见了,也觉得怪异,怎么才第一次见面就有这样的恨意?莫非这就是人常说的上辈子的宿敌? 齐婶没有多想,却下了决心要远着王氏,免得姑娘不开心。 王氏带着哭闹不休的孙子姜小宝走在路上,村子里的人见了,少不得笑着问一句,小宝为什么又哭。 王氏只愁找不到机会败坏姜耘昭的名声呢,只要有人提一句,就说新来的姜家姑娘多多多不好,放着一大盆ròu,却连一块都舍不得给自家孙子,一点没有亲戚情分等等的。 村子里的人淳朴,家里头做了好吃的总会紧着长辈,听王氏这样说,对姜耘昭也有了些不好的看法。 不过,也有那表示怀疑的,王氏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的人,他们还能不知道?只要有便宜就要沾,也不想想谁家欠她的不成? 何况前两天王氏可还说了,这姑娘与他们家可是出了五福的,不亲近,以后也不会与她走动什么的,这会子有ròu了,就成了无情无义不顾念亲情了? 王氏的娘家人 姜小宝没有吃到ròu,哭的震天响,王氏一面拉着他走,一面数落姜耘昭,用了不知道多少恶毒的字眼儿。 在她看来,姜耘昭今天没有乖乖将那一盆子ròu给她就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一个被家里撵出门不要的姑娘,也敢这么嚣张,也不想想,她以后在村子里生活,要靠着谁?回去了可一定要跟老头子好好说说。 村子不大,两家相距也不远,祖孙两个很快就到了家里,王氏想着要怎么哄哄自家的小孙子,也不知道家里还有没有ròu了,要不然就做一点给小宝吃? “哎呀,小宝这是咋了?咋哭的恁伤心?”才进屋,一个穿着蓝底百花夹袄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就迎上前来,还摸摸姜小宝的茶壶盖脑门子。 “玉兰咋来了?”王氏见了自家侄媳妇,脸上倒是好看了一些。 “这不是想姑您了,就来看看。”那妇人粗黑的脸上堆出一朵花来对王氏说道。 王氏的娘家就在隔壁村子里,她兄妹两个,前年的时候哥哥已经没了,只留下嫂子与侄儿王柱子。 王柱子前头有六个姐姐,才得了这么一个,从小当成宝贝一样的养着,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长大之后,娶了同村的常玉兰,生了四个娃儿。 因王柱子懒的要命,只要能躺着,便是脸坐起来都不肯,一家子的日子过的也不好,常玉兰总是在家里闹。 可闹来闹去也没法子过上好日子,好在她是个能说会道的,很得王氏的喜欢,家里头没吃没喝的时候就总是来王氏这里打抽丰。 王氏喜欢常玉兰会说话,每次都让她心里舒舒坦坦的,又觉得自家侄儿是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一个香火根,是王家的希望,所以也乐意给些。 王氏对娘家的人倒是大方,可是家里头也不是她一个人,除了他们老两口,还有四个儿子和媳妇,加上孙子孙女一大堆的人。 她总是给娘家贴补,媳妇们就不乐意,为此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到后来,老大、老二、老三三家索性就与她分开单过了,省的好好的日子没法子过。 老四媳妇倒是也想分开单过,可老四是个死心眼儿的,坚持认为不能几个儿子都去单过。 乡下地方,要是只留下爹娘两个单独过日子,那可要被人讲究,一家子人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老四媳妇是个不会吵架的,人也软些,与她一起过,王氏乐得轻松,依旧经常给常玉兰家里头贴补。 王氏此时全然忘记了,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儿,老四媳妇张小叶虽然是个软和人,可正是这种人,要是心里头压的事情多了,难免也会爆发。 明里暗里闹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王氏依旧我行我素,每次常氏来,还是会带走不少东西,这让张小叶很不能忍受,尤其是她从娘家拿来的一点稀罕物,自家娃娃还没来得及吃,就被常氏拿走,她只要想起就觉得憋屈的厉害。 这会子常玉兰来了,她也不忙着招呼人,只管先到灶房里将能藏的东西都藏起来。 她也算想明白了,若是家里头什么都没了,看看王氏拿什么给。 不是她小气不愿意帮着亲戚,要是自家富裕也就罢了,帮一帮也应当。可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好不容易有点儿吃食白白给了别人,自家吃什么? 再说那王柱子是啥样的人?都能懒死在炕上。 人常说帮急不帮贫,他自己不干活,就想着靠别人吃饭,还能管一辈子不成? 张小叶将灶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