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大朝代意难平,大臣求我别讲了

一声龙吟响彻所有历史平行世界。苍穹被直接撕裂,突然一道金榜现世。「盘点十大意难平帝王!」所有帝王震惊……“此乃天降神旨,难不成是上天在暗示朕,朕是一位昏君?”秦始皇看着苍穹,心酸瞬间上头。“陛下少年即位,横扫六国,统一华夏。”“使书同文,车同轨,修...

作家 秦明 分類 历史 | 225萬字 | 1136章
第70章
    「按例,安禄山当斩!」

    「但张守珪念其骁勇,不忍就这么杀掉,于是把他打包送往东都洛阳,是死是活就听凭朝廷发落。」

    「当时唐朝宰相张九龄见安禄山面相丑陋,不像个好人,便不留余力的劝说李隆基将安禄山处死。」

    「结果李隆基不但没有处死安禄山,反而还升了安禄山的官。因为他想要效仿太宗,想要通过安禄山告诉世人,他李隆基有容人之能,大唐有容人之能。」

    「在唐朝,不论是何民族,只要为唐朝立下大功,便可得到重用。」

    「此举颇有成效,后来,陆续有许多胡人担任唐军的将领,为唐朝屡立奇功,打的周边势力连连叫苦。」

    大秦。

    看到安禄山的形象,嬴政整个人猛一激灵。

    “娘的,什么东西,吓老子一跳!”

    “长得跟个驴似得!”

    “这安禄山长这样.....怪不得宰相张九龄说他不像个好人...”

    “这妥妥的反派形象啊!”

    “老李,你得听劝,要迷途知返啊!”

    ......

    大唐肃宗年间。

    诗人杜甫遥望金榜。

    心中一股震撼天地的悲壮情绪迸发而出。

    他根本没有想到,由安禄山掀起的安史之乱,会成为大唐盛世的终点。

    在他的心中,大唐是战无不胜的大唐!

    是可以站在世界之巅的大唐!

    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锦绣盛唐!

    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铿锵大唐!

    对这场谁都没有想到的叛乱,杜甫的想法与大多数百姓一样。

    凭借大唐官兵的善战,这些跟随安禄山骑兵的胡人会被很快镇压下去。

    任何势力都休想撼动大唐王朝!

    这些叛军对于强盛的大唐来说,不过是沧海中微不起眼的一粒沙而已。

    尽管安禄山攻势凶猛,很快打过了黄河。

    但此时长安的百姓,包括杜甫的心中都仍然认为,战争离自己很遥远。

    直到大唐天子出逃。

    长安陷落。

    举国震惊。

    随后。

    百姓们做出了和天子不一样的决定。

    圣人一手缔造了属于大家的盛唐,而如今圣人老了,昏庸了。

    可那又如何?

    我们大唐百姓岂是吃素的?

    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守护这个曾经给予我们极大荣耀的盛唐。

    杜甫仍旧和多数人的选择一样。

    天子逃了,我们百姓可不能再逃了。

    我们要自发地联合起来抗击叛军。

    这大唐是天子的大唐,可也是我们大唐子民的大唐,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肆意践踏。

    然而事与愿违。

    一腔热血并不能换来胜利。

    百姓们伤亡无数,

    就连杜甫本人也被叛军所俘。

    直到一年后才恢复自由...

    而此后。

    肃宗的种种行为,已经彻底伤透了大唐百姓的心。

    这个大唐,再也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唐了...

    ......

    文字盘点继续。

    「从此以后,安禄山非常感激李隆基的知遇之恩,成为了李隆基的心腹,整个唐朝的大红人。」

    「而且安禄山在舔人方面确实有一手。」

    「有次安禄山入宫觐见李隆基,太子也在场,可安禄山却故意只朝李隆基一人跪拜。」

    「有大臣不满安禄山藐视太子,便出言呵斥他,他急忙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用憨憨的语气说道:“臣本是胡人,不懂中原礼仪,更不知道太子是个什么官职?难道比皇帝还大?”」

    「李隆基被他憨憨的样子给逗笑了,觉得很有意思,以为他是真的不懂朝中礼仪,还笑着向他解释:“太子是未来的唐王,朕千秋万岁后,这大唐天下就是他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