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连年的对外征战,势必造成国内政局不稳...百姓苦不堪言...甚至起义军造反等一系列事件。」 「但是此时的唐朝却没有,二十年的征战,不但没有使百姓得到剥削,反而让唐朝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这就要归功于李世民的文治水平了。」 「李世民在刚刚登基的时候,为人清廉,重用魏征等正直的大臣,在朝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同时,唐初在官员的任命上也十分小心,一定会再三考量此人的能力后才会授其官爵。而且,面对大臣们的直谏李世民也总能虚心接纳。」 「此外,李世民还曾微服私访深入民间。罢黜了许多贪官污吏,令唐初的动荡之局很快稳定下来。」 「李世民曾命房玄龄,李靖等13名大臣巡察全国,深入大唐百姓之中。同时又亲自选可靠人选巡视地方,将地方官员近几年的作为写在宫评上,以此来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此外,李世民还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以两班倒的方式工作,以方便他半夜处理政务随时召见,也可以使政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出京。」 「在面对商业的发展时,李世民一改往朝对于商业贸易的打压,不再歧视商人,而是采取对商人一视同仁的态度,使得大唐成为了全球的贸易中心。」 「这也带动了许多城市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呈直线上升。」 「贞观之治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人口从隋朝的200万户到贞观末年,唐朝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三百八十多万户,」 ...... 看到此处,长安的百姓们纷纷跪拜自己的皇帝。 李世民在他们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位皇帝,更是一位圣人。 他们长安老百姓何时吃饱穿暖过? 但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却能够家家有余粮...户户有房! 更是人人都能娶得起老婆。 这是何等的功绩啊! 他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唐军里去当兵... 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单单是在守护大唐王朝的荣誉。 也是在守护自己的家。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士兵格外团结的原因。 ...... 大唐贞观年间。 所有离京在外的大臣们纷纷跪拜自己的皇帝。 李世民在他们的心中虽然饱受诟病。 但也确确实实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李世民在位之初,为了体恤被百姓疾苦。 曾亲率文武百官下田种地... 更是以身作则劝诫百官....百姓已经足够苦了。 以此来让百官能够亲身体恤百姓。 ....... 金榜上又出现了一幅画面。 长安城内...一片安详,到处都是一幅阖家欢乐的摸样! 「在此背景下,属于李世民的盛世贞观之治如期到来。」 「贞观之治时期,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 「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囚犯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秋天再回来受死。贞观七年秋天,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竟无一逃亡。」 ...... “什么?”秦始皇大为震惊! 唐朝一年的罪犯居然只有几十人... 这是什么概念... 嬴政仔细思考。 一是唐朝的百姓们不愁吃喝,不需要去抢,偷物品。 其二是唐朝律法严格,百姓们也不必为一些事情去赔上自己的性命。 ...... 大清。 乾隆皇帝终于收敛了自己对李世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