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嘻嘻笑道:“好姐姐,我已经打听过了,主子们举行拜月的地方,是在后花园的待月轩。dingdiankanshu.com只要我们远远离了那里不就是了,到时看热闹的丫鬟婆子们那么多,又有谁会留意到我们?” 银花有些被她说动,又有翠花在旁劝着,也就应允了,“不过不许玩得太晚,要是误了差事,秦妈妈那里,我可不替你们说情。” 金花翠花忙忙应了,又拉陆媛,“妹妹也去,到时我们凑钱买些果品,热热闹闹的玩一晚上。” 陆媛笑着应了,“好啊,最好买些苹婆(苹果)回来,取一个平平安安的好意头。” 翠花插言道:“对。再买些柑子和甜梨,到时大家切了就月饼吃,既爽口又解渴,最好不过。” “月饼是一定要买的,再加上桂花糕、白糖糕几样点心,和你们说的苹婆、柑子、甜梨,我看至少要四十来文钱。”银花一一替她们算着。 金花听了,第一个从荷包里掏出十文钱来,“一年就一次中秋节,十文钱就当买个乐子。” 翠花和陆媛也各掏了十文钱出来,这样四人凑了四十文钱,说好将钱交给外院的哪个小厮帮忙采买后,就又说起上面的主子会发给她们什么赏赐的话题。 到了晚上,各院的主子吃完家宴后就浩浩荡荡去了待月轩举行拜月的仪式,无人留意到离待月轩最远的湖心亭多了四个人在那拜月。 湖心亭的石桌上摆着几样吃食,也没有设什么月光位,更没有燃香,几人草草的向圆月的方向拜了拜,仪式就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过中秋的时候有拜月的习俗,本文的背景正是明朝,所以加了一些明朝的习俗! 还是那句话,打滚求收藏!评论! ☆、十三章 沏茶 虽然待月轩隔得远,但也能隐隐听到那边的说笑声,想来主子们那边的拜月仪式热闹的紧,惹得那些丫鬟媳妇不住凑趣说笑。 金花活泼的眨眨眼:“待月轩那边再热闹,也没有这里的风景好,我们还多了一轮月亮,你们看!”就指着水中的月亮对着其他三人道。 湖心亭四面临水,两边有曲桥与岸边相连,风景确实很优美,尤其是淡淡的月光照在水面上,升起一层朦朦的薄雾,更添几分清韵。 几人不约而同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银花第一个叹道:“也不知我娘的病好了没?最大的妹妹今年也才八岁,家里的活计又不少,下面的弟弟妹妹又还小,这时候不知有没有一口热汤吃......”一边说,一边就悄悄擦了擦眼泪。 “是啊!”接话的是翠花:“就算想回去看看也不能,也不知我娘有没有记得留一个两个果馅的月饼给我,我最爱吃果馅的月饼,以前我贪玩,每年中秋都去大伯家找几个堂姐妹一起过,我娘便每年都给我留一两个月饼,也不知今年我不在了,她还记不记得给我留......” 就连一向最开朗的金花也忍不住红了眼:“好好的,又提起这些伤心事做什么,你们不提还好,一提我就想起了我爹,后娘是个吝啬的,也不知会不会在今日让我爹好好喝一盅......” 几个粗使丫鬟在这里怀念亲人互道苦水,倒让有心到湖心亭赏月的三少爷章俊停住了脚步。 “三少爷,不如我去......”东元看三少爷裹足不前,不由开口道。 “算了!”章俊淡淡道:“她们难得出来一次,就让她们尽一次兴吧,其实这里景色也不错!”他指指湖心亭岸边掩映在古柏其中的柏轩,然后坐在了柏轩里靠窗的一个位置。 一轮皓月渐渐升了起来,渐渐明亮的月光如银子一般照在水面上,映衬着水面也是银光一片,寒凉的空气里忽然飘来了一股桂花的香味,陆媛的眼睛突然迷离起来。 身边有人推她:“芳儿,怎么这么安静?” 陆媛回过神淡淡道:“没什么,想是困了。”说着打了一个哈欠,“是不是要回去了?” 金花却不依:“好歹等你唱首曲子再回去!” 陆媛微笑道:“我不会唱曲,要不也给你们说个笑话?” 翠花第一个不同意:“不行!笑话银花已经讲过了,你若是不想唱曲,也得来个我们没有听过的玩意。” 银花也在旁凑趣道:“我不信芳儿妹妹不会唱曲,声音像黄鹂鸟似地。” 陆媛摇头:“我真不会唱什么曲子!”那些乡间小曲,她听都没有听过,又怎么会唱? 眼看自己不表演些才艺,今晚是过不去了,陆媛无奈道:“不如我给你们吹首曲子如何?” 金花拍手笑道:“好啊!” 翠花疑惑的看着陆媛:“拿什么吹?” 陆媛笑笑,去岸边信手摘了一片叶子,回来将叶子放在嘴边,一缕似箫非箫,似笛非笛的低音就响了起来。 在柏轩靠着栏杆似睡非睡的章俊忽然精神一振,留神细听,初时断断续续的几个低音过后,叶子吹出的声音开始连贯,几个盘旋轻轻的吹出,声音渐响,却透着一股化不开的愁忧,沉缓凄楚,在附近四散开来。 章俊忍不住和着音调低语:“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曲子吹完,陆媛悄悄抹去腮边的几滴泪水,轻笑道:“这下能回去了吧,我可困得睁不开眼了。” 话刚落音,附近就传来一阵脚步声,四个丫鬟唬了一跳,以为是值夜的婆子们过来巡逻了,忙忙收拾了桌上的果品,顺着曲桥就往那一头跑去。 东元懊恼的跺了跺脚,这几个丫鬟真是跑得比兔子还快,只能哭丧着脸回到柏轩:“三少爷,她们溜得太快了,我没......” 章俊摆摆手:“好了,也不是大事,没看到人就没看到人吧!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只是心里却有些惋惜,那首《潇湘雨夜》吹得真是不错! 中秋过后,日子又回归正常。 陆媛负责的差事虽没有什么油水,但胜在轻松,大姨娘的碧园只有四个人,要洗得衣裳不是很多,只是每隔几日就得去一次碧园,把浆洗好的衣裳送去再把要洗的脏衣裳领回来。 碧园里的冬青等人又是极好说话的,见她从未因大姨娘失宠而对碧园有怠慢之意,心里不由都对她亲近几分,又因她年纪还小,常常送与她一些小零嘴吃。 这样平静又安稳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几日。 这天,又是陆媛要送浆洗好的衣裳到碧园的日子。从浣衣房到碧园的路,陆媛走得熟了,也就不再贪看风景,往常两刻钟的路,如今一刻钟就到了。 给她开门的仍是葭月,只是脸上多了些生动,眼里也有几分兴奋之意,悄声对着陆媛道:“三少爷过来给大姨娘请安了。” 陆媛微怔,但继而就露出了淡淡的笑:“冬青姐姐若是不得空,那我就先把衣裳放下了,回头我再来把要浆洗的衣裳拿回去。” 葭月胡乱的点了一个头:“这样也好。”又挽留陆媛:“你先别走,你不是太太茶房里出来的吗?帮我们沏壶茶!若不是你这时候来了,我和腊月真是不知怎么办才好。” 不等陆媛说出拒绝的话,就把她拉去了碧园的茶房。 碧园的茶房自然不能同太太的文澜院比,只占地就比那边的茶房小了一半,榆木柜里简单的放着些茶具和茶罐。 陆媛粗粗扫了一眼,心里就有了数。 腊月正在炭炉旁守着水开,看见她们两人进来,抿嘴对着陆媛笑道:“今日偏劳妹妹一回了,我们粗手粗脚的,哪里懂得沏什么茶,上房那里还需要冬青姐姐照看,只好请一下尊驾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陆媛也只能应下了,“不过在太太院里呆了两三日学得表面功夫而已,若是沏的不好,上面发下话来,可不要将我供出来。” 葭月轻笑:“哪能呢,我们又不是那起子不识好歹的人。” 腊月也站起身:“芳儿你也不要过谦了,我有一个姐妹是太太院里的人,听她说,你的茶艺比绿菊也不错呢!”要不然为何会遭了绿菊的忌惮,被打发到浣衣房。 提起绿菊,陆媛依旧平静,眼底没有泄出一丝不满和愤恨,面上沉静如水:“哪里,绿菊姐姐沏的茶比我好多了。” 说话间,葭月和腊月已将沏茶的用具给她摆了出来,又问:“大姨娘这里只有君山银针和莲心茶,妹妹要沏哪样?” 陆媛不答反问:“腊月姐姐烧的是什么水?” 腊月道:“不过是普通的泉水。大姨娘嫌雪水有土腥气,所以我们这里从不用雪水沏茶。” 陆媛卷起袖子:“烦劳葭月姐姐帮我把君山银针找出来,再拿一套白瓷茶杯。腊月姐姐帮我看着水,待水一沸后就提下来给我。” 两人笑着应了,一一按她所说照着做了。 陆媛认真的从茶罐里选了些茶叶,信手掷到两个白瓷茶杯中,然后专注的开始沏茶,直到看见杯中的茶叶忽升忽降时,才松了口气,将两杯茶放于茶盘上,交予二人:“茶沏好了,我也该功成身退了。”不顾二人挽留,出了碧园。 腊月将茶送上去时,三少爷章俊不知说了什么,大姨娘的眉眼一下子亮了起来:“太太真是这样说的?” 章俊淡淡笑道:“自然是太太所说。”漫不经心的抬头看了腊月一眼,注意力放在了她手上的托盘上。 两杯甜白釉茶杯内盛着热气腾腾的清茶,散着一股清纯的茶香,端在手中,只见茶汤橙黄明亮,杯底芽尖朝上,如刀枪林立,如群笋破土,堆绿叠翠,妙趣横生。 章俊不由赞了一句:“好茶艺!”轻轻啜了一口,抬头看向腊月,随手解下腰间的一只白玉佩,赏给了她。 大姨娘笑着看了腊月一眼:“还不谢过三少爷。” 腊月低头敛眉,深深行了一礼:“谢三少爷。” 章俊摆了摆手:“起来吧!”又对大姨娘道:“回去还要看书,就不打扰大姨娘了。”说着站了起来。 冬青上前几步,大姨娘就势也站起身,吩咐腊月:“碧园这里偏僻,你去送送三少爷。” 章俊看了一眼腊月,也没推拒,只是欠了欠身:“姨娘留步!” 随腊月出了碧园,走在槐树林的碎石小路上,章俊突然问道:“你愿不愿意来我院里?” 腊月被唬了一跳:“三少爷......” 章俊定定的看着她:“你的茶沏的不错,愿不愿意到我院里领二等丫鬟的月银,专给我沏茶?” 腊月勉强笑道:“三少爷错爱,奴婢怕是不能领受。” “为什么?”章俊看着她,眼神平静无波。 腊月诚恳的回答道:“因为三少爷今天喝的茶不是......” 话未说完,就有脚步声挨近这里,章俊抬手拦住她:“等等。” 话刚落音,东元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少爷,表少爷来了,才去向太太请过安,现下人已经到忘机院了。”忘机院是三少爷院子的院名。 事有轻重缓急,章俊便朝腊月挥了挥手,跟着东元匆匆去了。 腊月缓缓在心内叹了口气,真是可惜,要是三少爷的那个小厮东元再晚来一会儿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书架上有一本元曲选集,那天翻了翻,发现里面有不少曲子写的特别好,这首《潇湘夜雨》就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首。 打滚求收藏、评论!!! 终于有封面了,某人很兴奋啊!!! ☆、十四章 看中 腊月回去时,冬青已服侍大姨娘歇下了,见她回来,打趣道:“平日里连雪水和泉水也分不清的腊月出息了,竟得了喝惯好茶的三少爷的看重,怎么样,三少爷有没有把你要到他院里的意思?” 腊月微红了脸:“姐姐就别取笑我了,那茶不是我沏的,是芳儿刚才来送衣裳,我和葭月央求她,她推辞不过才沏了两杯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又惋惜道:“可惜三少爷有事走了,要不然芳儿也能得个好去处。” 冬青笑道:“你倒是个实诚人,肯将功劳还给她。” 腊月道:“没有金刚钻,我哪敢揽那瓷器活?芳儿是个好的,若她能有出息,也不枉我们认识一场。” 冬青点头:“那丫头确是个好的,就只生得太好了,将来指不定有多少人嫉妒呢!” 想到三少爷章俊替太太带给大姨娘的那句话,“姨娘们的份例也该长长了,使唤的丫鬟也该添一两个了。” 大姨娘早先是太太的陪嫁丫鬟,是看着三少爷长大的,三少爷自然对她有几分亲近之意,提前把这话透了出来,为的就是让大姨娘赶在其他两个姨娘前面选个好的,早些向太太要了去。 若是把芳儿要到她们院里,冬青嘴角微翘,心内有了主意。 三姨娘得到太太要给姨娘们涨份例的消息后,已是两天后,比大姨娘晚知道两天,比二姨娘早知道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