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回书院也不会继续叫人欺负了。 宋豆丁顿了顿,这会的记忆突然恢复。 突然跃跃欲试,双眼贼亮,“童试没有年纪限制,先生,哥,我是不是也能——” 第12章 周自言一听,顺着宋豆丁的话调笑宋豆丁,“你也想去?我倒是记得前年好像在哪个府城出了一个十岁小案首,堪称天才。” “十岁……”宋豆丁算算自己的年纪。 自己比那个十岁的小孩还小三岁呢。 要是自己考上了,岂不是七岁小天才! 周自言这般逗弄小豆丁。 偏偏小豆丁真的听进去了。 宋卫风忍俊不禁,静默的余光落到周自言身上,“先生,豆丁还小。” 宋豆丁经常想起一出是一出。 所以周自言只以为宋豆丁童言童语。 周自言摸着小孩脑袋充满溺爱,“有能力者不看年纪。童试而已,豆丁去体验一下也没什么,考不过就当提前认识科举的残酷。” 宋卫风沉下思考,“倒也是……” 豆丁才七岁,哪怕没考过也不会有人笑话他。 大家只会称赞小豆丁后生可畏。 宋卫风思及此,目光不由得转向周自言。 没想到这位周先生,不仅不说豆丁参加童试是‘稚儿妄想’,居然还会支持豆丁的想法。 果然不同于其他先生。 “我去我去我去!我要做七岁的小天才!!”宋豆丁一想到自己能变成大人口中的‘七岁小天才’就笑得停不下来。 抓着宋卫风衣服左右摇晃,势要把他哥摇晕才行。 周自言拽住宋豆丁,“如果你想好了,那今后的学习可得再用点心,不然小心连榜都上不去。” 宋豆丁握拳,圆溜溜的眼睛里充满斗志,“嗯!!我知道了!” 虽然宋豆丁奸懒馋滑,又调皮捣蛋。 但对待读书一事他真的有自己的考量。 “我将来要做总宪一样的大官!” “我要保护我哥!” ——这是宋豆丁一直不忘的初心。 周自言知道宋豆丁志向远大,但他没想到宋豆丁真的想现在就去参加童试。 而且当晚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宋父。 宋父原本听说宋卫风要参加童试,还在高兴。 结果一听七岁的宋豆丁要参加童试,直接愣在原地。 反应过来后,宋父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抱着宋豆丁亲了好几口。 笑声直震房顶。 “哈哈哈哈哈!我们老宋家祖坟冒青烟,冒青烟了!居然出了两个读书人,两个!” 宋卫风和宋豆丁还没去参加考试,但在宋父眼里,敢参加这种考试,这俩孩子就已经比他爹强太多! 宋父亲完宋豆丁,又拽着周自言的手一把眼泪一把夸赞,“俺家豆丁从没有这么好学过,先生大才啊!居然能让豆丁愿意去参加童试,先生……先生太厉害了!” “别、别客气……这是为人师者,应、应该做的……”周自言试图拽出自己的手,却没有一次成功,最后只能带着两个红印子欲哭无泪。 宋家一家人对宋豆丁参加童试这般认真,周自言也不得不收起玩笑的心思,认真思考。 他原先应聘的是认字先生。 现在宋豆丁想参加童试,那他就正式成为宋豆丁的夫子。 不知为何心中异常激动。 豆丁还没去呢,他便已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其实对于罢官这件事,他心中还是有怨气的。 现在能和自己的徒弟一起参加考试,若是有可能,将来再一起踏上官场。 说不定能吓敬宣帝一个倒仰。 周自言想明白这些,直接修改教学课程,把‘参加童试,并获得好名次’变成第一目标。 宋父对两个孩子参加童试一事非常支持。 不仅提供精神上的鼓励,还提供金钱上的鼓励。 让他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因为读书而亏待自己。 宋卫风拿了钱一直在自己的房间温书。 他已经跟着书院学过全部课程,剩下的只要巩固即可。 宋豆丁这边,周自言思考了一天一夜。 最后根据自己两辈子的经验,列出一长串‘考试资料’和‘必读书目’。 让宋豆丁照着去买。 看着长长一串的书名,宋豆丁瘫在地上,大喊:“怎么这么多!老爹才给我的银子就要没啦!怎么我哥不用买这么多书啊!” 周自言撩袍蹲下,“你哥的先生是我吗?” 宋豆丁眨眨眼,“不是啊。” “那不就是了,一个先生有一个先生的方法,你买不买。”周自言修长的手指戳到宋豆丁的额头。 “买!买买买买!我豆丁一定要做第一个七岁小天才!” 宋豆丁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 一手荷包一手周自言,向街上的书舍跑去。 要买书自然是去镇上最大的书舍。 这次文秀没有再跟着。 只有周自言和宋豆丁两个人。 对于宋父这样的信任,周自言心中不可谓不熨帖。 一排排书架被古书典籍装得满满当当。 每一排都有一个低眉敛目的小厮站在旁边。 为前来选书的读书人讲解。 宋豆丁长这么大还没来过这么有书香氛围的地方。 忍不住背起小手逛来逛去。 跟在他身后的小厮捂嘴笑。 认真为宋豆丁解释哪本书在哪里,哪本书是什么。 周自言跟在宋豆丁身边,看着他像小大人一样板着脸。 不停地顺着小厮的话点头摇头,失笑。 满足了宋豆丁的逛街瘾后,周自言出手,按照目录把一本本书拿到竹编篮子里。 当然,由宋豆丁亲自提着。 小小的宋豆丁提着大大的竹编篮子,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周自言身后。 “先生先生,这本是什么书?” “这本叫《言语集》,是讲怎么说话的呢。” “那这个呢,这个呢?” “这个是《莲蓬鬼话》,你要是看了,说不定晚上就不敢自己睡觉了。” “……” 最后宋豆丁都问累了,“先生,这些书你都看过吗?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只要你好好读书,以后你也会知道的。”周自言没告诉宋豆丁,这里的书他确实都看过。 毕竟这样一个镇上的书舍,哪比的上庆京省国子监的藏书量。 一路走一路看。 名单上的书已经拿了七七八八。 还剩下三四本书,不管周自言怎么找都找不到。 周自言列出来的书有些实在太冷门。 即使这是镇上最大的书舍,即使小厮找来书舍管家,也都摸不着头脑。 “这位夫子,咱这的书就这些了……”管家一脸为难,“有好些书都太偏门,咱们这都不进的。您两位要不去省城大书局再看看。” 去省城?那可太远啦! 宋豆丁抱着书目名单眼泪汪汪。 周自言叹气,“本来还以为能躲懒……算了,等回家,为师给你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