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让你后撤,你却全歼了鬼子!

特战兵王于文志穿越到了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从此屡建功勋,独自发展,手握十万精兵,德械美械,通通装备我手中,血战淞沪,决战南京,大战台儿庄,成就一代兵王传说!

作家 袁大为 分類 历史 | 130萬字 | 561章
第九十八章 智取天长
    来安。

    已是三九年春,鬼子在中国的大规模进攻已经结束,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新打下来的含山和巢湖已消化吸收,于文志就琢磨着,这一段时间,自己部队训练得还不错,新兵都已成长起来,小鬼子过得太安生了,是时候给他们点教训了。

    于是,于文志将目标放在了天长县。

    天长县位于来安和滁州以北,与来安相连,人口有十几万人,下辖十几个镇。

    鬼子在天长放有一个中队守卫,另外,还有大约一个营的伪军,加起来也就四、五百人的样子。

    如果正面进攻的话,于文志有把握把鬼子和伪军消灭,但鬼子踞城而守,正面攻打天长县城的话,一定会带来很大伤亡。

    所以,只有把小鬼子引出来,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于文志将目标放在了金集镇。

    金集镇有鬼子一个分队和一个排的伪军在那里驻扎,鬼子在镇子的入口处建了一个大碉堡,平时就驻扎在碉堡里面。

    于文志将攻打天长的任务交给了战斗力最强的一团。

    于文志派了一个连到金集大造声势,摆出一副要打下金集的架势。

    一团的主力则埋伏在天长通往金集的公路两侧,准备围点打援。

    天长通往金集的公路一侧高地上,于文志头上戴着树枝编成的帽子,嘴里叼着草棍,手中拿着望远镜不断向远处观看。

    不一会儿,他放下了望远镜,嘴角现出一抹邪魅的笑意。

    “一百多个鬼子,外加一百多伪军,小鬼子的主力看来是倾巢而出啊,这样一来,天长也就一百多个伪军在把守。”

    一旁的刘锋就说:“于长官,小鬼子就快进入伏击圈了,咱们的主力埋伏在路边沟中是不是太冒险了?”

    于文志摇了摇头。

    “小鬼子对两侧的高地一定会很谨慎,但对于路边沟,小鬼子绝想不到咱们敢在这么近的地点埋伏,咱们正好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小鬼子过来了!都听我的指令。”

    于文志将一支毛瑟步枪放到身前。

    不一会儿,一队小鬼子和伪军大摇大摆的从远处跑步而来。

    就在小鬼子即将进入埋伏圈的时候,小鬼子却停了下来。

    为首的鬼子军官取出望远镜看向公路两侧的高地,然后一挥手,叫来了两个鬼子机枪手。

    这两个鬼子机枪手一人捧着一挺歪把子机枪,对着前方的高地就是一通扫射。

    一些新兵以为自己被发现了,纷纷做好了战斗准备。

    于文志就说:“小鬼子机枪的着弹点很分散,这说明,小鬼子并没有发现我们,他们只是在做火力侦察。”

    果然,鬼子打了一通枪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反应,以为前方并没有伏兵,那为首的鬼子军官一挥手,鬼子和伪军再一次向前方飞奔而去。

    眼见小鬼子全都进入了包围圈,于文志大吼一声:“打!”

    下一刻,两侧小高地上埋伏的战士们一齐开火,小鬼子没有想到会遇到埋伏,表现得有些混乱,但小鬼子不愧是受过严格训练的精兵,在军官的指挥下一点点稳定下来,开始集结,准备向两侧高地发动反冲锋。

    眼见小鬼子都聚在了一起,无数黑点从天而落。

    原来是埋伏在公路两侧路边沟中的一团战士向鬼子扔出了手榴弹。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在空中响起,手榴弹的碎片自高处向鬼子袭去,鬼子根本避无可避,一片片被手榴弹炸倒。

    “打!”

    一百多个一团战士从路边沟冲了出来,这些战士全都手持着冲锋枪,如此近的距离,密集的子弹顿时将残余的鬼子一片片打倒在地。

    至于那些伪军,在战斗一开始,这些伪军全都成了缩头乌龟,连枪都不敢开,眼见战士们冲了上来,伪军一个个将枪举过头顶投降。

    整个战斗从于文志开第一枪开始,直至战士们冲出路边沟消灭残存的鬼子,一共加起来不超过一刻钟。

    战斗过后,一百多具小鬼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倒在公路上。

    战士们纷纷拿起小鬼子的步枪、子弹袋、钢盔、军靴、军用水壶,只要能用上的,一点都不给小鬼子留下。

    至于这些伪军,则是老规矩,愿意留下参军的欢迎,不愿意参军的就放走,一切采取自愿。

    但是有一条,这些人如果回去还当伪军,见到皖东抗日军时不能开枪,就算是开枪也要把枪口抬高。

    这些人当伪军也都是为了混口饭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