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让你后撤,你却全歼了鬼子!

特战兵王于文志穿越到了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从此屡建功勋,独自发展,手握十万精兵,德械美械,通通装备我手中,血战淞沪,决战南京,大战台儿庄,成就一代兵王传说!

作家 袁大为 分類 历史 | 130萬字 | 561章
第三十八章 识破
    一路急行军。

    黄昏时分,于文志带人来到了吴家村。

    在吴家村,于文志遇到了一支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民革命军,这支队伍大约有上千人,一个个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于文志就问他们是哪个部队的。

    一个上校军官就说,他们是湘军保安团,被抽调到了淞沪战场。

    原本他们有三个团,近一个师的兵力,结果刚到淞沪战场,就被小鬼子的飞机大炮一通狂轰滥炸。

    一个师近万人打了半天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人,余下的人被迫撤出了战场。

    这支保安团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就一路溃退,来到这一带进行休整。

    他们没有接到任何行动命令,也就是说,没有人再搭理这支保安团,他们已经被遗弃了。

    说到这里,那军官颇为伤感,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

    “俺们都在为国家出生入死打小鬼子,上峰怎么就把我们给遗弃了呢?连个命令都不下,这些天,我们一颗粮食都,一颗子弹都没有得到过,只能自己向这周边的老百姓讨口吃的,这才不至于被饿死。”

    于文志心中一叹。

    湘军是典型的杂牌军,而且湘军原本的首领何健已到了中央做了个闲差,湘军已被分化瓦解,至于湘军的保安团,本是汀湘军的后备兵,缺少武器,战斗力很差。

    这样杂牌中的杂牌部队,由于战斗力差,所以上峰根本就不会搭理他们的生死。

    他们到战场上的意义就在于消耗鬼子的炮弹和炸弹。

    这就是一支典型的炮灰团。

    听了这军官的话,于文志决定给他们指一条明路。

    “兄弟,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你们立即撤退到金陵,现在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你们到了金陵,上峰一定会想起你们的存在,给你们分配任务,接着与鬼子干。”

    “第二条路,你们就地打游击,鬼子的注意力在金陵,短时间内,你们不会有什么危险。”

    “第三条路,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样你们也可以保全性命。”

    那军官就说:“我们都是中国军人,来到淞沪一带就是为了打鬼子,保家卫国,我们不怕死,绝不回去!”

    “我们都是湘军,在这里人地两生,打游击想生存下去也不容易,所以,我们还是回金陵,在那里打鬼子!”

    于文志一点头。

    “那你们就去金陵。”

    这时军官道:“这位兄弟,我看你们装备这么好,一定是主力部队出来的,我们虽然有千八号人,但是武器太差,咱们能不能一起行动,相互之前也有个照应?”

    于文志一点头。

    “可以,咱们就一起行动,前往金陵。”

    “太好了!”

    军官大喜,当即下令集合,与警卫连一起向着金陵所在的方向进发。

    一路向前。

    约走了几十里,远处看到一支二、三十个的队伍,这支队伍全部戴着德制M35钢盔,手里拿着最新式的中正式步枪,看到这边有军队通过,立即跑步赶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少尉军官,这少尉军官立即问道:“你们的头儿在哪儿?”

    那上校就走了过来。

    “我是湘军保安团团长徐辉上校,你们都是哪部分的?”

    少尉向徐辉敬了一礼。

    “我们是中央军教导总队的,与大部队走失,奉命前往金陵,徐上校,我们独自行军,总算是见到自己人了。”

    说完,少尉紧紧的握住了徐辉的手。

    徐辉就说:“先休息一下,咱们以后就一同行动。”

    于文志在一旁并没有说什么,等徐辉与少尉分开,于文志将徐辉拉到了一旁。

    “徐上校,我看这伙人有点不对头。”

    “于上尉,你是不是多心了,我没看出来哪里不对啊?”

    于文志道:“国民革命军在淞沪战场上打了三个多月,各个部队都损失惨重,而且由于时间紧张,并没有配发新的军装。”

    “但你看这伙人,个个都穿着崭新的军装,这哪里像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样子?”

    一听于文志这话,徐辉也警惕起来。

    “你说的还真是这个理儿,这伙人难道是鬼子的奸细?”

    于文志道:“十有八九是鬼子的奸细,让兄弟们做好战斗准备,听我的号令行事。”

    “好,我们听你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