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选择别人?” “如果是无动机犯罪呢?” 苏沫刚刚提出自己的观点,就被杨副厅长给打断了,他敲敲桌子示意我们听仔细他的话:“你们都是从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又在一线摸爬滚打了好几年,想必应该清楚无动机犯罪的严重性吧?” “清楚。gougouks.com”我点点头,刑侦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和完善,已经对刑事犯罪做了细致的分化。以犯罪行为分析模式为依据,将不图财色、素无仇怨,只为寻求刺激的偶发性犯罪称之为无动机犯罪。这种犯罪通常都 是十分棘手的,因为探寻不到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案件的侦破工作就会变得举步维艰,甚至成为悬案。在我接触过的案件当中,最类似于无动机犯罪的就是李秋娥杀死乔老虎的这桩案子,因为她对小虎砍下的那一刀,让警方忽略了她犯罪的可能以及动机,所以才会悬了八年之久。如果不是李剑的锲而不舍 ,如果不是我们三人的通力协作,我相信如果李秋娥不自首,将永远都不会大白于天下。 这个节骨眼儿上,杨副厅长突然提起了无动机犯罪,让我的心顿时就咯噔了一下,赶忙问道:“杨副厅长,您是说这两起案件是无动机犯罪?”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话音儿是有着一些哆嗦的,如果真的是无动机犯罪,那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始终挖掘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了。同样,如果真的是无动机犯罪的话,能不能将这两起案件破获, 也就成了一个未知的难题。因为在公安部的刑事犯罪档案库中,悬而未决的案子,所谓的无动机犯罪占了八成之多。“能排查的都排查了,能走访的也都走访了,可是到目前我们根本就没有掌握丝毫有价值的线索。就连推导出的犯罪嫌疑人,也像是不存在一样。如果这次动员全局警力的行动仍旧没有收获,我们就不得不 重新审视一下案情了,甚至是不得不对两起案件的犯罪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了。”末了儿,杨副厅长又追加了一句:“如果始终不能打开突破口,或许我会向厅长做出解散专案组的建议。” 第一百一十六章 激烈辩证 “解散专案组?” 杨副厅长的话,让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我知道这两起始终找不到突破口的案子让他背负了多大的压力,这从他不断变得恶劣的情绪中就能窥见出来。 表面上看,从发现巨人观到现在不过是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可严格来说从蒋薇父母报案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这对于督案的杨树峰来说的确是一种莫大的煎熬。而且这种煎熬是成递增趋势的,从蒋薇失踪到发现巨人观,再到龙立新的死亡和朵朵被绑架,压力都如同潮水一样在汇聚过来,且一浪胜过一浪。加之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将压力的洪水排泄出去,所以杨树 峰所承受的一切不难想象,始终打不开突破口不光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质疑,更是对他良心的拷问。 “杨副厅长,您真是这样想的?”显然,被这番话惊到的不仅仅是我,马向阳也是针扎一样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浓郁的不解和失落。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如果这次行动还没有收获,我只能建议厅长将案情上报给部里的刑侦局。以白局长的脾气,情况一旦上报,也就意味着我们专案组的解散了。” “老领导,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马向阳说到此,欲言又止。 “迂腐、懦弱是不是?”杨副厅自嘲的笑了笑。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马向阳解释道。“你以为我想这样做?”摇摇头,杨副厅长苦涩的说道:“我们穿这身警服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吗?”可现在凶杀案接连发生,我们却始终都无法将其破获。与其这样一 点点的消耗着时间,倒不如把这个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毕竟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是对我们警方不利。” “唉……”杨副厅长的话无从反驳,所以马向阳只能长叹一声坐下来。他失落,我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专案组解散对于任何一名办案人员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可同时我也理解杨副厅长的心情,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但凡还有丁点儿 的希望和转机,他也不会在快退休的时候,在自己的履历上添加如此大的黑点。 “杨副厅长,我想知道您怎么才会改变主意?”不同于我们的听之任之,苏沫选择了抗争,那双漂亮的眸子里面,此时藏着的全都是坚定。 “说服我,或者打开突破口。”杨副厅长斩钉截铁的说道。 “突破口如果能打开,您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打算了,所以我选择前者,您想听什么?”苏沫丝毫不惧。 “当然是有关无动机犯罪的。”杨副厅长不假思索的说:“我之前说过,这两起案件像极了无动机犯罪,只要你能找出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我可以收回之前的话。” “真的?” “真的。” 看到杨副厅长点头,苏沫笑了笑:“那您这次输定了。” “这么有把握?”杨副厅长来了些兴致。 “当然。”苏沫点头。 “为什么?” “因为……”苏沫说着,又露出了笑容,随后神色一正说道:“这世间就没有无动机犯罪。” “你说什么?”杨副厅长顿时惊愕了一下,盯着苏沫看了好一会儿才说:“小沫,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难道你不知道刑事犯罪档案库中……”“我知道。”苏沫打断了杨副厅长的话,继续道:“无动机犯罪对于警方来说始终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且大多数从警人员都对此深信不疑。但是我翻阅过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没有任何国家将无动机犯罪列入刑事犯罪的书面章程当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值得推敲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怀疑的。就像民间流传的鬼神之说那般,虽然口口相传影响深远,可历朝历代却都没有官方文件对其有过任 何记载。”“既然你说世间没有无动机犯罪,那么我们可以模拟一个犯罪现场,如果你能做出有力的反驳,从此我的字典里面将再也没有无动机犯罪这几个字,怎么样?”杨副厅长显然是说不过苏沫的,所以转变了策 略。 “可以。”苏沫毫无畏惧。 杨副厅长的犯罪模拟如下: 一成年男子从省h市,于某日坐火车去往几百公里之外的省n市。到达后去小卖店买一把家用切菜刀,又坐公交车在到郊区,天黑20点时杀害某落单女村民。 该男子中等身材,健壮,心理素质极强,无明显体貌特征。期间除公交车和火车外一律步行,身背普通书包,包内有一套与身着的衣服一样的衣服。犯罪前后不主动与人交流。犯罪期间带口罩帽子手套,脚穿军用胶鞋,犯罪时并未性侵受害人。杀人后立即逃离未抢劫随身财物,换上干净衣物,换回旅游鞋,步行3小时至10公里外另一僻静处沿途没有任何的监控设备,焚烧作 案衣物、口罩、帽子、鞋子,丢弃作案工具到河流内。到第二日早上6点,坐公交车返回n市,购买火车票于下午返回h市。 “请问这样的案件有没有侦破几率?” “老狐狸。”听完杨副厅长的犯罪现场假设模拟之后,我忍不住在心里暗骂了一句,跨省长距离随机作案,且没有目击证人和监控设备,这未免也太变态了一些。 我这样想,马向阳八成也是这样想的,不然他的眉头不会深深的锁起来。可显然苏沫并没有这样想,因为她听完之后,脸上依旧挂着浅浅的笑容。 以下,是苏沫的反驳:在这起模拟犯罪中,其实问题只有一个,类似的犯罪都是多次犯案。因为如果只做一次,做完之后自己不刻意去忘记或者回避,那么有很高概率永远无法侦破。可如果是多次犯案,按照高频概率论就一 定会留下可供侦破的破绽,而这种破绽在某一次单独的犯案中根本没有意义。比如第一次可能会被人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人,第二次可能会被发现焚烧的衣物,第三次可能偶然发现了河里的菜刀等等。这样警察会去找第一次的目击者,找第二次的目击者和衣物,找第三次的目击者和菜刀,最终勾勒出完整的犯案手法与经过。有了这些以后就是针对性的侦查与走访,最后可能找到买衣服的店、买菜刀的地方、买票的地方,甚至拍到你换装之后的照片等等。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之 下,案件就会侦破。真正无法侦破的案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类似的线索足够多之前停止并且永不再犯。问题在于犯罪嫌疑人永远无法判定什么时候线索已经足够多了,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警方掌握的。所以这类犯罪最 好的选择是只做一次,并且还永不透露给任何人,因为炫耀与自我满足也是一种动机。类似这种自我满足的案子,很多关键线索都来自于罪犯的自我泄露。“小沫,按照你的说法,杨副厅长模拟的这起犯罪的确是有可能破获的。但你在阐述中也同样说明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无法将其侦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通过苏沫上述的这些话,就足以看出在犯罪 心理方面我们与她的差距,这些东西绝非一日之功,显然她是做足了功课的。 “疯子,你搞错了一个概念,我一直在强调的是世间没有无动机犯罪,而不是没有无法破获的案子。”苏沫解释了一句,又对杨副厅长说道:“而且如果换做我,不会做这样的设定,因为破绽太多。” “破绽太多?”杨副厅长狐疑了一下。 “是的。” 苏沫的解释:第一:时间太短太紧凑。从死亡时间推算遇害时间再推算各种交通工具的路程耗时再寻找路线就变的简单,再倒推顺藤摸瓜,通过暗访、调取监控、取证、破案会变得很简单。因为我们在办理大多数凶杀 案件的时候,都是从证据去推算作案动机,最后才是去理顺各人员关系网。 第二:路程太近。如果是我会设定为长途火车,路程越长交通工具越大众化越平民化越好,一身工装背个蛇皮袋买个绿皮车站票,没有人会留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刻意为之,无动机犯罪不是事先想去犯,而是临时起意去犯罪。越精心布置,漏洞越多,人为布置的越多,就越是容易破案。 “不愧是犯罪心理学出身,果然比我们这些老骨头的更具逻辑性和缜密性。”杨副厅长感叹一声,又说:“既然说到了这里,那我倒是很好奇,如果是你来设定模拟犯罪现场和条件,会是什么?” “我?”苏沫哑然失效:“杨副厅长,您这就有点儿耍赖了,是我在反驳你的观点,怎么能让我设定犯罪模拟现场呢?”“小沫,杨副厅长也只是好奇罢了,而且我也想听听你会怎么做?”马向阳显露出了很大的兴趣。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理有据 犯罪现场模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警局,都是经常进行的一门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从警人员的逻辑思维,校正侦查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 苏沫的一番话,让杨副厅长和马向阳都表露出了极大的兴趣,我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所以当苏沫的目光望过来时,我也轻轻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就献丑了。” 苏沫的犯罪现场模拟设定: 犯罪嫌疑人要从省去省出差,公司这次给安排了普快火车,结果火车因前方沙城暴的自然原因在中部某县城的小站停运一天,乘客只能自行在火车站边寻找住处。这之前的事情,全部是突发事件,都不是犯罪嫌疑人能力所左右的。到了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有了一种狂热的心思,想要杀个人,且非常迫切的想抓住这个在陌生城市里的机会。打定决心的嫌疑人通过观 察住进了附近郊区一家偏僻又没有摄像头的招待所,登记信息全都按真实的填写,正常入住。 等到十二点之后躲开所有人摸黑翻出,只带走一条浴巾。躲开所有摄像头,有黑走黑、有小路走小路、有林走沟、有河走堤,无目的无理由地走,并且没有被任何人发现。当行至心中欲念难以压制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对看到的第一个人动了手。目标是深夜落单女性,从背后袭击,压倒在身下以防对方用手抓到头发或者皮肤留下证据,用浴巾将其勒死之后,尽最大可能恢复 现场后返回招待所,浴巾带回泡热水洗净并正常使用。第二天沉稳离开,坐上火车离开县城。 “嘶……”当苏沫的话说完之后,我们三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冷气,甚至于望向她的目光之中都有着几分的震惊。我们三个都是警察,经验最少的我也已经参与侦破了多起凶杀案,自然明白这种犯罪现场模拟的 可怕。我不知道杨副厅长和马向阳作何感想,反正我听完这些话的第一反应就是案件无法破获。 因为按照苏沫的设定,犯罪嫌疑人巧妙的避开了警方破获案件所需要的一切。换句话说,我们破案过程中需要什么,她的设定之中就抹去了什么。 “小沫,这是你临时想的,还是……”或许是联想到了苏沫对于父母双亡的执念,也或许是她的犯罪现场模拟设定毫无破绽可循,总之我心里有了一些不安。 “还是我筹划好的?”苏沫将我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之后,轻轻笑了笑:“你就放心吧,我是警察,怎么可能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