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坟时候咱们都要带春卷儿的,是让宋大哥做还是我带信回去让大阿爹做?”宋澄一听,愣了一下,什么春卷儿? 顾楼生知道宋澄不明白,简单地给宋澄解释了一下。kanshuchi.com原来顾家老爷子生前最爱吃顾楼生他阿爹做的春卷,可是两夫夫相继病逝了。那时候顾楼生还小,大哥和常心抱着他去看着棺材落土的时候,顾楼生嚷嚷着要把春卷给爹,爹最喜欢吃阿爹做的春卷了。 严肃的场面突然插入了童声这么一声嚷嚷,让家里的亲戚都有点意外,而且没明白什么叫把春卷给爹。可是顾林生和常心听得懂,想着这也算是爹生前除了喝点小酒之外最大的喜好,于是在坟前供了一碟春卷。自那之后,每一年的清明冬至,家里的人去上坟的时候,总会带着一个食盒,除了一小罐小米酒,就是肉包子和春卷了。 “常心不会做春卷,他其他的做得好,就是那春卷皮到他手里一卷总是给弄破了,炸出来的春卷连大哥都嫌弃不肯吃,更别提带给爹了。”顾楼生想了想,觉得今年还是依旧别让常心做了,而且新儿刚出生没满周岁,定是不能带去上坟的,这样一来常心也只能在家里陪着他,所以也就别麻烦常心了,他最近带儿子就够头痛了。 “那还是让李寡夫给咱们做些?”豆儿想了想,觉得要不还是和往年一样吧。宋澄一听,出声制止了。“我会做,就是不知道爹喜欢吃什么馅儿的?”顾楼生刚打算掏些银子给豆儿让他去寻李寡夫,结果被宋澄这么一说倒觉得也是,宋澄应该会做的。而且宋澄那么自然地喊了一声爹,这今年的供奉不让他来亲自做,也表达不了小辈见长辈的心意不是。 顾楼生挑了挑眉毛,觉得对宋澄那一声称呼很是满意。豆儿嫌弃地给了他一个白眼,被顾楼生想当然地无视了。“要不你们说说什么馅儿的,我做做看。”宋澄想了想,觉得正巧不知道今天一家人吃什么好,于是说道:“我最近正想给凉菜铺子添些什么菜,这么一想其实春卷也是可以备一些当零嘴儿卖的。” 顾楼生听了觉得有理,就说:“韭菜肉馅儿的,我们家吃饺子也是这口味,都是从爹那里带来的习惯。”宋澄点点头,说道:“那我等会去一趟集市,正好把凉菜铺子里的菜添一些,然后咱们晚上就煮点粥,炸春卷吃。” 虽然人已逝去,但是郡里对上坟扫墓时候带去供奉的食物都比较重视,所以豆儿才会把这件事单独提了出来。不过这一提出来,不仅解决了供奉的食物的问题,也解决了最近宋澄思考的,想给凉菜铺子添个别的菜品的问题。这春卷不仅可以当主食吃,也可以当小吃来解解馋,饿了的时候吃个一两个,不会饱但是也会缓解下嘴馋,只要味道说得过去,价钱也不高,配着凉菜卖,应该也是不错的。 等晚上凉菜铺子关了门,酒楼里的食客也不多的时候,宋澄就在后厨忙活开了。先是把木盆洗干净,烧开了水倒进去,再把粉丝倒了些进去泡着,然后转身去处理今天买回来的韭菜。韭菜摘了烂掉的叶子,打了井水洗干净,宋澄刚拿着刀把韭菜切成了段,放进碟子里备用,豆儿和顾楼生就人手一个糖葫芦啃着进来了。结果两人进来的时候还谁也不让谁,孩子气似的抢着要进来。 “你俩急什么,小心摔了。”宋澄无奈地摇摇头,最近顾楼生有时候的举动还真是让他大呼意料之外,关系改变了之后一些小习惯还是变了,有时候被豆儿笑了还不乐意了。“宋大哥,我一直有个问题,这肉馅儿的春卷放进锅里炸了,外面焦了里面也不熟啊。”常心炸春卷炸的烂歪歪的,豆儿炸的春卷外面都焦了里面肉还没熟,他也闹不懂为什么。 宋澄听了后笑着摇头:“你平时的聪明劲儿哪儿去了,当然是要先把肉炒一下,然后再拌馅儿啊。炸春卷又不是煮饺子,饺子要在水里煮滚了三滚水之后才能捞起来,可是春卷在锅里一会就要捞起来啦。”豆儿一听,嘴角撇了下来,好像是这么回事,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他都没想到呢!不对,明明他问过常心,常心也没想到! “喏,你来,肉丝我已经切好了,你在锅里烧了油,把肉丝倒进去炒熟。这些不用我教你都会的。”宋澄侧着身子让开了位置,让豆儿进来掌厨,顾楼生还是在一边看着。豆儿熟练地生了火,从瓦罐里面舀了油,用锅铲接着肉丝滑进锅里“嗞啦”一声,翻炒起来。 “捎加点儿糖,把我切好的韭菜倒进去翻炒,断了生就把盛出来到刚才的碟子里面。”豆儿熟练地舀糖,倒菜,翻炒,起锅,动作一气呵成,看得顾楼生好不羡慕。豆儿那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了,虽然比不上宋澄,但是简单的一餐饭汤都是没问题的。而自己,总是在厨房里搞得鸡飞狗跳。 顾楼生看着豆儿和宋澄一个拌馅儿,一个摊开了春卷皮舀了馅儿进去慢慢地卷起来,滑进锅里去炸,配的好不默契,只得无奈地扬了扬眉毛。宋澄像是感应到了顾楼生的情绪似的抬起头望过来,正好锅里第一个炸的春卷已经能出锅了,于是用筷子夹了给顾楼生递过去。 顾楼生乖乖张嘴接过宋澄递到嘴边的春卷的时候听到宋澄小声地说了一句话,顿时觉得什么刚才想的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烟消云散了。宋澄说:“你只要等着我全部做给你吃就好了,这就是我想做的。” ☆、第三十六章 -青生归来 第三十六章 清明将至,天气回暖,山脚下的桃花已经开到了半山腰,远远望去,嫩红一片。过了旧年冬至的第一百零六天便是新一年的清明,也到了春耕的时节,农户们都开始了劳作。从顾家的老宅到家里的祖坟要越过一座山,顾林生带着顾楼生和宋澄还有豆儿他们前往的时候,站在山上望着山下一片郁郁葱葱,有些感叹地说道:“今日,也是青生的生辰。” 清明,申时,故而取名曰顾青生。顾林生说,青生便是在这一天的申时出生的。顾楼生也望着山下一片开的灿烂的桃花,不明白为何大哥又提起了青生。虽然那日他们前去的时候沈克已经带着青生离开了,可是顾楼生现在被顾林生的感叹一提醒,觉得是不是有些事情,大哥没有告诉他们。 顾林生看着山脚下,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又继续带着楼生他们往山的另一面走。顾林生也是今早的时候听着常心提起的,刚要出屋子门的时候常心抱着儿子突然叫住了他,跟他说,今日是青生的生辰。顾林生当时愣了愣,问起常心怎么提到了这个,常心没回答,只是举着儿子的小手冲他挥手,说:“我带着新儿不能去上坟,等你们回来放个风筝吧,也算是给新儿和青生祈福。” 清明节的几个重要习俗除了寒食扫墓,挂纸和插柳枝,便是踏青、放风筝和蹴鞠了。不过安平郡这里只是会扫墓、挂纸和插柳枝,家里添了新丁的和邮箱着祈愿的才会放风筝,蹴鞠和踏青的倒真是不多,农户多是忙着春耕,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去踏青。 越往前走越是山阴,虽然天气回暖了,可是山阴免不了还是有些冷。宋澄看着顾楼生像是有些冻地搓了搓手,于是把手伸过去接过顾楼生手里拎着的食盒,让顾楼生好把手缩回去暖暖。“我没事。”顾楼生回头冲着宋澄笑了一下,还是把食盒拎了回来,宋澄手上就拎了好多纸钱了,食盒让自己来就好了。 越过山头到了顾家祖坟的时候,已经快到晌午了。众人走了一个时辰都有些累,豆儿跑到不远处折了根柳枝回来,仰着脖子看看几人,道:“走吧,柳枝我折好了。”顾楼生点点头,扶了宋澄跨过一个水沟,自己这才提起长衫,往石堤上跨过去。 跨过石堤,过了前面的田垛便是顾家的祖坟了。在石堤上远远地望去,顾楼生已经能看见几个熟悉的亲戚在那儿了,想着等会过去免不了要与长辈们寒暄,干脆趁着今日,让家里的亲戚都认识认识宋澄,也好过真等到自己成亲那日,才让他们知道自己要过一辈子的人是谁。虽然让不让亲戚知道宋澄的存在都不会碍到自己和宋澄的生活,可是想着宋澄对自己的照顾,顾楼生就觉得,要让顾家的人都知道,这是他顾楼生的人,就算是个厨子,也任何人欺负不得。 “等会见着了家里的亲戚,就把宋澄一并介绍给他们吧,就说你们已经订了亲,什么时候熨了帖子,给他们送去。”到了祖坟前,顾林生的心情却好了许多。他看着楼生的表情就已经猜到了楼生在想什么,便回头嘱咐了两句。今年年初添了顾新,现在楼生也有了可以度过一生的人,而宋澄对楼生又很好。顾林生想起二老走得早,现在家里和睦美满,二老在天上,也能笑着看他们这些子孙后代了。 “嗯,不用大哥提醒,我也是要说的。”顾楼生往前跨了一步,侧着身子向后握住宋澄的手,用力拉了他一下,把他拉上了石阶。豆儿跟在后面笑嘻嘻地看着他们,指了指天上:“爷爷一定很高兴看到你们这样亲密。” 到了祖坟前面,顾林生从木盒里拿了把小镰刀出来,把坟上的野草割了整齐,转身叫宋澄递一串子黄色的墓纸过来。宋澄走上前去递了,只见顾林生拿了块砖头,把墓纸压在坟上。顾楼生小声地给宋澄解释着,压上颜色不同的墓纸在坟上则是代表这坟是有后嗣祭拜的,不是野坟。虽说顾家的祖坟都挨在一起,但是这个习俗还是延续了下来,每年顾林生都会这么做,尤其是今年家里又添了后嗣,顾林生做起来也更加郑重了。 压好了墓纸,随后顾林生站起身来,让宋澄和顾楼生把食盒里带来的供奉都拿出来,点上蜡烛,豆儿在一边烧纸钱。“爹,如今我和常心添了新儿,不过才几个月大,等来年就可以带来给你们瞧瞧了。楼生也有了心上人,也快成亲了,你们二老也可以放心了。虽然你们没见过豆儿,可是每年我们带他来那么多次,你们也该认识了吧……豆儿也要成家了,现在家里和和睦睦的,生意做的也有声有色的,你们也能放下心来了。” 顾家二老去世的时候,顾楼生还小,这会子真把宋澄带来墓前了,免不了在脑子里想了好久该怎么说。可是想来想去,最后只是牵着宋澄的手,然后双双跪下看着面前的墓碑,干净清脆地告诉双亲:“爹,阿爹,我要与宋澄成亲了。”一句成亲,就似乎把所有的心情给诉说完了,他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告诉二老,他找到了对的人。 祭过了祖坟,拜过了双亲。顾楼生直到站起来向不远处家里的亲戚走过去的时候,也没有松开宋澄的手。宋澄觉得顾楼生的手前所未有的烫,他回头看了下顾家二老的坟,再看看顾楼生拉着自己往亲戚那里走去,心里像是一块石头又落了地。自己不过是个厨子,还是逃难来的,现在要与顾楼生成亲,也不知道顾家的人会不会反对。 哪儿都有门当户对这一说,整个临安国都不在话下。可是宋澄明白,不管是不是门不当户不对,顾楼生不在乎,他那一夜说过的要成亲,是千真万确诉了心意的。既然顾林生和常心没意见,那么顾家其余的人就再也说不了什么可以动摇他的话。顾林生站在他们身后看着宋澄与顾楼生的背影,笑着叹了口气。豆儿闻着叹气抬头,问顾林生:“大爹爹为何叹气?” “楼生这性子真随了我,当年我要娶常心的时候也是这般带他去了长辈们的面前,纵使他们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我还是娶了常心。楼生应该是怕宋澄被他们欺负了吧,所以急着要让他们都知道,宋澄已经是我们顾家的人,是他的夫,别人欺负不得。唉,也难为那些老长辈们了,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话都说了多少年了。”顾林生脑子里又想起了沈克与青生,这时候的他有点明白,为何今早出来之前,常心突然感叹了起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跟长辈们都说了?”顾林生想着想着,出神了一会,没注意到宋澄和顾楼生都回来了。看着长辈们离去的身影,顾林生觉得还是别去打招呼了,等着过段时间亲戚去递请帖的时候,再走动一下好了。说实话,自从从沈克那里得知了青生的事情之后,顾林生回去问了常心才知道,顾家的老一辈们,有多么固执。 “嗯,说了我与宋澄已经定亲,等成亲之日定邀他们来吃酒。”顾楼生笑了笑,牵着宋澄的手冲大哥摇了摇:“有一个叔伯认出来宋澄是咱酒楼的厨子,和其他几个长辈嘀咕了一下,我就没再多说,告了别回来了。” 顾林生点点头,看看宋澄,发现他好像并没有特别在意的样子,不由地有些欣慰。宋澄真是一门心思扑在顾楼生的身上,顾楼生如今的举动,已经能让宋澄觉得满足了吧! “走吧,该回家了。”顾林生拍了拍宋澄的肩膀,回头看了看已经插上柳条的祖坟,带着几人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到了宅子门口的时候,常心早就在那候着了,备好了柚子叶和柚子水,往每个人身上撒了撒,祛晦气和阴气。 “去去去,都赶紧去给我洗个澡,不然都不许给我碰新儿。”常心用柚子叶给他们点了点之后,把人都赶去洗澡了。等众人洗好了澡,出来吃完了饭,都已经快接近傍晚了。“我让人去买了两个风筝,正好现在也要到傍晚了,去放了吧。” 顾楼生刚才在常心说之前,又做了两个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