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都由他掌管着,要是火药有问题他如何不心惊。 “大师可有看清楚?” 那是一堆黑乎乎的东西,怎么就能说掺了泥了! 谁知道是不是无机子故决拉他下水,毕竟这些日子两人也不少摩擦。 无机子拍了拍手,冷笑,“是不是派人去查火药库就知,虽然混了泥重量会相等,可没有燃过的火药不会像泥那样成团。” 明成帝看了看镇北侯,当即叫人去办了。 镇北侯心中也渐渐升起了不安。 约过了小半时辰,有人回禀,果然火药有一半出了问题,被掺了泥。入秋了,天气虽然干燥,可是存放地阴凉,那些泥自然就成团状。 镇北侯顿时就跪倒在明成帝面前,“陛下,臣有推卸不掉的责任,臣确是不知情的!” 明成帝的脸在烛火下明暗不定,又去宣了工部尚书过来。工部尚书被连夜招入宫,走得气喘吁吁,然后被明成帝指去看那把散架的火枪,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问题来。 明成帝问:“你先前对火枪也研究很久了,看出什么问题来吗?!” 工部尚书战战兢兢的回道:“禀陛下,臣实在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而且这枪已散得太过碎,有些部位也不无从考究了,臣也不敢断言。” “不敢断言?!”明成帝冷冷哼一声,“朕要你们何用?这也不清楚,那也不知道!工部就都是这样做事的!” 工部尚书被骂得冷汗淋淋,不停告罪,突然又想起一人来:“陛下,先前太子殿下与臣曾一起研究,不如殿下宣太子殿下也来看一看。” 不管太子看不看得出来,他都能全身而退。 太子看不出来,他就会认同自己的说法,如若太子看出来了,太子会记他这一回的推荐之功。这又是实打实的本事,应该能叫皇帝高兴才是。 明成帝听到太子,唇边浮起了笑意,工部尚书觉得自己是对了。却没看到明成帝后来那笑变得极冷。 次日,许憬羲上朝并没有看到镇北侯在位置上。 他略微思索,觉得可能昨晚的事情有牵连,明成帝早朝的时候也没有提有关神机一句,不少暗中得了消息的都有些失望。但也更加猜测纷纷。 下了朝,明成帝独自回了御书房,许憬羲温温吞吞的落在最后,看到工部尚书在太子跟前不知说什么。 两人站在白玉阶前,太子侧着身子,过肩的盘龙刺绣被阳光照得辉光闪闪,他神色严肃又略带了些阴沉。 不太高兴的样子。 可工部尚书好像没有察觉,一直乐呵呵的,临走的时候笑容更是灿烂。 许憬羲就立在门槛前,看着工部尚书走远,然后看到太子一拂袖子转身。 确实是不悦,两人相处那么久,又是亲兄弟,对彼此都十分了解。太子只有气极的时候才会压制不住,喜欢拂袖这个动作。 许憬羲记下了这个事,准备出宫去,哪知婉贵妃又着人请他。他压下心中那阵厌烦,往后宫去。 而今日没有上朝的镇北侯,正坐在家中喝茶。 他看起来神色还算不错,不像是被明成帝斥责了的样子,李惟远坐在他对面,时不时给他添上茶。 “父亲,如今陛下那边是动了气,下步要如何做?”李惟远问道。他手上的伤还未完全好,所以也没有回去当差,明成帝也没有催的意思。 只是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父子二人就有些被动了。 “不在御前也是有好处的。”镇北侯晃了晃茶汤,“说明我们先前的猜测是对的。” 李惟远听着神色一凛。 先前指的是他与极可能是刺客那批人起冲突的事,当时他与侍卫装扮无差,但那里头有人认出他来,只对他进攻。所以他的暗卫们才损失惨重,几乎都是拼了命保全他。 对方不但认出他,还誓死要杀他,都宁愿被侍卫伤着也要杀了他,这种举动怪异得很…… 。 ☆、第105章 传递消息 “也许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惟远沉默良久,认同父亲的猜测。 镇北侯抿着茶,水汽朦胧了他的眉眼,“且等吧,这事不会就这样的完的。那些贼子越忌惮,说明他们的身份是你我熟悉的,不然不能认出你,也不会做出针对你一人的举动。” 明显心里有鬼。 “可惜那些尸体再返回就不见了,不然还能再细查。”李惟远有些可惜。 镇北侯倒无所谓,准备先看看皇帝对火药一事最后的决断,他看着太子似乎有意去接下这烂摊子,只是明成帝如今还没有表态。 他发现明成帝近来对太子有让人说不出来的感觉。 御书房。 张晔与工部一众突然又被传召过来。 一众人围站在桌案前,明成帝让他们看火枪的设计图纸,众人看得半懂半不懂,也只得资历最老的工部尚书能道出一二来。 明成帝沉着脸,淡淡地目光扫过他的大臣们,叫人将图收了。他与工部尚书道:“你按着这图再做一批,数量不用多。” 工部尚书领命,禀道:“陛下,是否让无机子大师也在边上,毕竟这些图都出自于他手,臣与匠人未必能完全……” “你的意思是你照着图纸都做不出来?!”明成帝声音就冷了下去,“那朕要你这工部尚书何用?!” 一把年纪的工部尚书吓得直接跪倒,冷汗淋淋。明成帝倒没有真责难于他,任他跪了一会,便让起了,让冯公公将图纸给他,散了工部众人。 张晔被留了下来。 明成帝近来情绪总是时好时坏,张晔早得太子告知,今儿也算是见着了。他被明成帝留下后,屋里就一片寂静,明成帝不开腔,他也不敢乱说话。帝王身上无形的压力叫他呼吸有些都放得极缓。 不知什么时候,背后都出了一层汗,黏着中衣,十分不舒服。 在张晔腿都麻了的时候,明成帝终于说话了,声音没了他沉默时那种深沉。 “朕看过举荐的折子了。”明成帝说着在御案上抽出份折子,丢到张晔手里。 张晔垂眸打开,看着用朱砂写的批示,眼皮跳了跳。“陛下圣明。” 皇帝亲自定了人选,而且在早朝的时候并未拿出来讨论,这就是要独裁。如今给他看自是告诉他,你必须支持朕,如若有反对声,你也得给朕压下去! 张晔了解帝王心思,十分识趣,明成帝冷笑一声,挥手让他退下。 外边太阳正在当空,刺眼得很,张晔抬头看了看,沉着脸离开。明成帝这要提的户部尚书是清流派中极不显眼的一人,这人以前在吏部当右侍郎,因为没有什么政绩,又被他的人左侍郎打压,他几乎都忘记这号人了。 怎么就被明成帝瞧上了。 连太子举荐的都被撤掉,明成帝的心思越发叫人看不懂。 张晔走在长长的甬道中,已是深秋,仍是走出一身汗来,他觉得明成帝不是单纯心情不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