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黄渊穿越之后,发现自己成为了央视最年轻的主持人,国家队未来的台柱子。同时台里决定让他打造一个穿越历史,对话古今的节目。本来是要请演员来演的,但是在系统的帮助下,黄渊却真的能跨越历史,进行采访对话。面对明太祖朱元璋,黄渊后世晚辈,见过洪武大帝,谢太祖...

作家 落墨客 分類 穿越重生 | 127萬字 | 493章
第九十七章:舍生而取义也!
    “当时我就觉得,黄渊那一期的节目设计,简直封神!竟然让孔子给后世的万千学子讲课,实现真正的师天下!”

    “不只那些学子,就连我们这些在直播间看节目的人,也受益匪浅,不是吗?”

    “是啊,所以自从那以后,我就以孔圣人弟子自居。”

    “卧槽,兄弟你牛逼啊。这还能白嫖一个圣人弟子的名头。”

    “可惜的是,当我跟我老师说的时候,他不但不认,还罚我站教室后面的墙角去。”

    “卧槽,托马斯回旋蒂花之秀,秀儿是你吗?”

    “那要是这么说的吧,天下学子是一家,都是孔老圣人的弟子,那我跟我老师也是一个辈分,他凭啥给我布置作业?”

    “楼上说得有道理啊,那这作业咱们还写吗?”

    “写作业?正经人谁写作业啊?你写作业吗?”

    “我是不写,你写吗?”

    “我也不写!”

    “噗,笑喷了。《泱泱华夏》直播间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的样子。我就不行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能看看弹幕维持一下生活这样子了。”

    评论万千,弹幕刷屏,有人感慨万千,有人心神激动,有人仿佛朝圣。

    不得不说,这一刻,孔夫子的出现,唤醒了太多人在第三期的回忆。

    那位老人,在讲课师天下的时候,当真的光芒万丈,甚至压制住了黄渊的光芒,压制住了魔都大学校长钱老的光芒,走进了所有学子的心中!

    秦始皇嬴政,看着这位略显雄壮得老人,也是感慨万千。

    此人,他认识。

    诸子百家中儒家的创始人,当年周游列国的时候,甚至还来过他们秦国。

    只是可惜,当时的大秦,早已与法家结盟,将以法治国,进行改革的策略制定了下来,并准备严格执行。

    事实证明,改革确实很有用,大大增强了大秦的国力,为后来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但是也与儒家失之交臂,而这位,据说后来仕途也不甚理想。

    当时的战国七雄中,应当是没有人应用儒家之韬略治国。

    但是不成想,此人转行到教育业之后,竟然做出了如此之高的成就!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天下共师。

    这些名头在文人口中有多么重的份量,他嬴政还是清楚的。

    只怕在那些个后世学子眼中,这位孔夫子的地位,比自己这位始皇还要高。

    毕竟,这位已经是足以开宗立派,称尊做祖的人。

    后世帝王不计其数,但是孔夫子,却是独此一人啊。

    如此人物,倒也确实称得上是我华夏英雄。

    画面再一转,一处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龙椅之上的帝王眉头紧皱,好似忧虑万分。

    台下百官,却是个个低头,诚惶诚恐,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就在刚才,士兵发来急报。

    蒙古人兵分三路,进攻大宋!

    蒙古人兵强马壮,从小便是在马背上长大,能征善战之将,不计其数。

    反观他们南宋,虽说文化鼎盛,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对外的武装实力,简直弱到爆炸。

    当然,这也和当初的宋太祖赵匡胤指定的兴文抑武治国策略有关,不能全怪后世君王。

    但是如今,不是甩锅的时候,而是应该讨论如何应对蒙古骑兵,是纳贡岁币,还是俯首称臣?

    若是不平息蒙古人的怒火,只怕大宋有灭亡之危。

    此时,皇帝身边,一位宦官站了出来。

    董宋臣!

    名为宋臣,实则究竟是何人臣子,还真不好说。

    身体残缺也就罢了,非要精神上也缺一道口子。

    看看人家郑和,七下西洋,宣扬我华夏神威!

    同样是宦官,相比之下,为何你就如此不堪?

    只见此人夹着嗓子,用尖细仿佛公鸭叫的声音说道:“陛下,迁都若何?蒙古人强大,我们暂避锋芒一二,等大宋发展兴盛了,大不了再打回来就行了。”

    “反正我大宋有钱,那贡岁币又如何?至于俯首称臣,不过是个名头罢了,陛下何必当真呢?”

    此言一出,皇帝先是一愣,随即陷入沉思,竟然是真的在思考这位董宋臣的建议!

    一时间,金銮殿内,一些官员面面相觑,皆是看到了彼此严重的愤怒。

    若是纳贡岁币,俯首称臣,那我大宋不是彻底跪下去了?

    我大宋的脊梁,不是彻底弯了?

    等大宋发展好了,兵强马壮了,再打回去?

    说得倒是轻巧,但你可知,一旦跪下去,就站不起来了。

    这脊梁,一旦弯了,也就再难直起来了。

    可既便如此,他们也是对视,敢怒不敢言罢了,无一人敢冒着被砍头的风险站出来。

    但,就在帝王思索再三,准备答应之际。一道看起来并不伟岸,甚至是有些瘦弱的身影站了出来。

    “陛下,请斩董宋臣!此人实乃妖言惑众,我大宋乃神州正统,华夏传承,万万不可向异族俯首称臣啊!”

    被人打到迁都?哼,不曾打过,又如何知道?

    满朝文武皆噤声,唯有文公真丈夫!

    此后,由于董宋臣在朝中权势滔天,文天祥被即刻罢免,老年时期才被再次起用。

    但是那时候,青春成白发,热血已不再。

    率军与蒙古交战时,由于年岁过大,不幸被擒。

    然,既便如此,面对百万元军,其依旧一心求死,最终留下《过零丁洋》此等千古名篇!

    “大丈夫!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文人分流!”

    “就是,以前的儒生,除了知道读书,便手无缚鸡之力。当国破家亡之时,简直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天祥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文人!而不是那些整天只懂无病呻yin的腐儒酸儒!”

    “所有诗人当中,只佩服两个人。一个便是《过零丁洋》文天祥,另一个,便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辛稼轩!”

    “其实孔夫子那个时候,儒家还是要学君子六艺的,骑马射箭,无一不精,武力也是超群,提倡以直报怨。”

    “但是汉朝之后,儒家就彻底沦为帝王控制思想的工具了,只剩下一些迂腐思想。”

    “依我看,文天祥才是真正的儒家传人!”

    “不错,跨越千年,传承孔孟之道!”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