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随后纷纷看向孔子。 “老师,这位,说得可对?”魁梧的子路走出,询问道。 “为师,亦不知!” 什么!老师竟然也不知道! 但是,似乎又合情合理。平日里,夫子教导他们的都是为人处事的道理,亦或者是治国之道,礼乐之道。 然而像这种,触及世间真理的规律,却是不曾涉及。 若这少年的答案是真的,那岂不是说,我们所有人冥思苦想数日之久的难题,他顷刻之间便能解出? 嘶,这人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得?为何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解释。 “诸位,当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时,便看它对已知现象的解释是否合理。” “古往今来,多少名声斐然的定理都是如此诞生的。” 听闻此言,在场的众人再次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听不太懂黄渊的话,却莫名觉得其中蕴含至理。 孔子回头,回望自己的诸多弟子,见一个个原本眉头紧锁的面孔已然不再,而是作豁然开朗状。 眼前这少年,简直恐怖! 顷刻之间,短短几句话,竟然就让他和弟子们茅塞顿开。 他孔丘周游列国的时候,见过最为贤能之人,当属无为圣人,老子李耳。 在他看来,老子的学问宛若游龙一般,变幻多端,捉摸不定,不能窥其全貌。 然而眼前的少年,其学问却如浩瀚星辰,出口便是名言至理,令人伫立沉思良久,却依旧不解其意。 此人的学问,莫非比老子更甚之? 想到此处,孔丘震惊不已。 又想起自己的求学思想,正所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让我遇见如此贤人,当真是我孔丘之幸事啊。 于是乎,孔子快步走到黄渊面前,躬身行礼,高声道:“学生孔丘,先前不知先生之能,怠慢了先生。” “如今孔丘真心实意,求取先生之学问,但请先生收我为徒!” 轰! 此言一出,孔夫子的徒弟们都炸了。 颜回走出,大喝道:“不可!” “万万不可,恩师你已不惑之年,此人却不过一黄口小儿,怎可拜他为师?” “颜回!你愚钝!曾几何时,学问的多少要和年纪挂钩了?”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吾求学之心甚诚,还请先生垂怜,收下孔丘。” 说完,孔夫子想着黄渊再度行礼。 子路,子贡等人面面相觑,若是夫子拜他为师,我们岂不是成了他的徒子徒孙? 这...一群肌肉大汉,顿时尴尬了起来。 面对孔子的两次行礼,黄渊都不露声色地让了过去。 废话。 这可是孔夫子! 万世师表,天纵圣人! 门下更是弟子三千,力能扛门闩。 他黄渊于情于理,都不该受下这个礼。 “夫子,你照相了呀。” 一听这话,孔丘顿时急了,莫非是先前的行为惊扰到了恩师,让他不愿意收下我? “夫子可知,何为不耻下问?” “请恩师解惑。” “不耻下问,即为向学问不如自己,但某些方面却要强过自己的人求教。如今夫子与我,不正是如此吗?” “夫子向我不耻下问便好,何故要拜我为师?” 子路,颜回,子贡等人见此,这才松了口气。 算你小子识相。 “老师何必如此自谦,您三言两语之间,便解决了困扰丘和弟子们数日之久的难题。” “正所谓达者为师,以您的学问,已经足够成为孔丘的老师。” “子路,颜回,子贡,我平日里教导你们的道理,你们都忘了吗?求学,乃是我们儒家一生的追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若是你的学问不够,该当如何?” “自然是遇见贤能之人,便上前向他请教。” “这才是达者为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为师。” 面对孔子的一番理论,众弟子都低下了头。其实道理他们都懂,且黄渊的一番言论,确实震惊众人,称得上是惊世骇俗,论学问,只怕是要远超于他们。 然而,现在是春秋战国时期,他们所处之地又是鲁国,奉行的乃是周王朝的礼乐之法。 从内心深处便认为,自家夫子的地位应当是极为崇高的。 可转眼间,夫子竟然就要拜一黄口小儿为师。 一时间着实是难以接受这等落差。 “好家伙,好家伙,黄渊这臭小子,竟然还想做圣人之师?孔子可是万世师表,天下共师。若是真让孔子拜他为师,他岂不是成了当今世界所有读书人的...师爷?”电视台内,黄雷看着电视,不由得笑出声来。 这臭小子,还真是恶趣味。 不过不得不说,这样处理倒真多了些许综艺性,趣味性。 是的,他一直以为这是黄渊故意设计的。然而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那个天下共师,现在真的在请求黄渊收他为徒! 直播间内,看见这一幕的观众也是炸开了花。 “我的天,穿越历史,传道孔夫子,作天下共师之师,黄渊真是好大的手笔。” “这算是黄渊的yy吗?没想到这个比yy的竟然都这么有逼格。” “我倒是觉得,这样的节目安排,是为了更加凸显出孔子在这个时代思维的与众不同。他是真的认为,达者为师,你在某方面比我更博学,便能做我的老师。” “这样的人,才是圣人,才足够伟大,才能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没错。子贡颜回这些人,虽然也号称孔庙十哲,但是他们的思想大多被时代所束缚,和孔子这个大圣人比起来,显然差了一大截。” “这已经不是学问的问题了,而是孔子的思想,都比整个时代的人要高出一截!这才是他足以封圣的原因!” 就连黄渊,一时之间也被孔子的气度所折服。 要知道,他可是拥有着后世两千五百年的知识储备,却依旧觉得此刻的孔夫子,浑身上下都闪烁着耀眼的思维之光,觉醒之光! 这便是我华夏尊拜上千年之久的圣人之首吗?孔孟之道,果真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