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汉末三国,热血男儿永恒的主题!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传奇无数。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名将如雨,强兵如林!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之上,掀起了无...

作家 鲈州鱼 分類 现代言情 | 390萬字 | 1420章
第 36 章
    范,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啊,自己只知道西凉很乱,势力很多,具体是怎么个乱法,那就两眼一抹黑了。至于民情,这种事别说是自己,就算把后世那些个开讲坛的大拿找过来,恐怕也只能干瞪眼啊。

    好在贾诩没打算难为王羽,这一问虽少有些试探之意,但更多的却是为了承接话题。

    “西凉之地,向来混乱,自汉武时代的西进之后,逐渐形成了以汉、羌为主,诸胡混杂的局面。诸胡皆是欺软怕硬的性子,大汉强盛时,就算受到官吏欺压,也只是忍气吞声,笑脸相对,而汉家百姓素来良善,少有欺人之举,当时的西凉,和中原并无多大的区别。”

    “后来王莽乱政,光武中兴,经历了这场大乱之后,大汉江山江河日下,对西凉的控制开始减弱。自安帝时起,羌人便连结诸胡,反乱不休,绵延至今已有八十余年,规模最大的一场,莫过于中第平元年时,边章、韩遂为首的那场大乱了……”

    贾诩的长篇大论,让王羽涨了不少知识,不过,他却有些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西北形势,跟现在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莫非,对方是想要自己经略西北?不可能!即便没有后世的见识,单凭这番话,也知道西北河山残破,难有作为了,贾诩这样的聪明人,不会不知道自己话里蕴含的意思吧?

    只听贾诩语气深沉的继续说道:“诸胡自认受到了欺压,所以要报仇,但他们寻仇的对象,却不是欺压他们的官吏,而是无辜百姓!而朝廷屡次征讨,收效甚微,亦生出了放弃西凉,退守三辅的念头,一时间,在朝中喧嚣尘上,几成事实。羌人闻讯之后,气焰更是高涨,反乱愈发难平……”

    王羽接口道:“守护不了疆土,亦保护不了百姓,没能力也就罢了,连这样的心思都没有,还算是什么朝廷?简直丢尽了大汉列祖列宗的颜面,这样的朝廷,确实该进垃圾堆了。”

    “……”贾诩微微一愣,王羽这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他再次感叹,那个一根筋的王匡,到底是怎么生出这种儿子的?差太多了吧?惊讶过后,他心中却微微有些痛快。这种念头,在他心里未尝没转过,但却从来不敢诉诸于口。

    “想要在西凉那个混乱之地立身保命,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光明大道,出仕为官。如前所说,欺压诸胡的是官吏,如今与羌胡眉来眼去,称兄道弟的,同样是他们,有个官职在身,或者和大人物们扯上关系,就可在西凉行走无碍。”

    贾诩稍一停顿,提起一桩往事来:“将军知诩之名,应当也知道当日之事。诩曾举孝廉,却无缺可出,只能黯然返乡,途中路过汧地,与同伴为胡人所执。诩诈称段太尉外孙,故而得脱,同伴则都被活埋了。”

    说着,他苦笑一声:“此举颇受阎公推崇,在西凉也颇受赞誉,但是,在中原就颇遭诟病了。说诩不仁不义者众多,可诸公身居万全之地,又哪里知道西凉百姓的苦楚呢?”

    王羽晒然道:“演戏演全套,西凉世家名士,皆视百姓如蝼蚁,文和先生既然假托世家子的身份,借以脱险,自然不能回头去救别人。救不救得出来还在其次,搞不好,先生自己也要搭进去,先生的处断全无不妥之处。”

    “将军此言……”贾诩感慨万千,这件事发生得很早,听说并评价过的人也很多,但类似王羽这样的评语,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即便那位对他甚为推崇的名士阎忠,也只是称赞他机敏灵活,对仁义之类的,都是避而不谈。

    阎忠的见识未必比不上王羽,他人在西凉,对西凉的情况肯定也更熟悉,他不会看不出王羽说的这些道理,回避不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士庶之别,在这位名士的心中早已扎了根,根深蒂固,无可动摇。

    王羽摆摆手,笑道:“就事论事罢了,文和先生可别误会了,以为羽是在拍你的马屁。”

    “将军见识独到,语出惊人,贾诩佩服。”贾诩拱拱手,称赞了几句,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

    “仕途走不通,就只能自谋生路。贾家不是世家,但亲戚邻里,也多半有亲缘关系,集合众人之力,建设堡寨以自保,乃是唯一的可行之道。若非如此,在羌胡和官府的内外煎熬之下,西凉哪里还有生民在?”

    听到这里,王羽开始明白贾诩的意思了,贾诩接下来的话,也验证了他的猜想。

    “董仲颖少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时日久了,难免也沾染了不少胡人之气,将军只消观其麾下兵卒即可知晓。此人残暴成性,与羌胡无异,诩降将军本不要紧,但若为董卓知晓,那贾家上下几百口,恐怕就……”

    于禁突然接口道:“牛辅既是董贼女婿,若以之为质……”

    “不成的。”贾诩颓然摇头,也不看于禁,视线只在王羽脸上打转。

    “的确不行。”王羽点点头,“若董卓那只耳朵尚在,此事倒大有可为,但现在么……何况,如文和先生所说,董贼性情与羌胡相似,胡人重勇力而轻血缘,牛辅一败再败,在西凉军内部的威望恐怕已经下降到了一定程度,以他为质,董卓只怕不会就范,反而会恼羞成怒。”

    “将军英明。”贾诩松了口气。

    王羽沉吟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本将已经明白了……”

    贾诩长篇大论的说了小半夜,其实都是在旁敲侧击的说明苦衷。

    西凉那地方很凶险,而且贾家寨那几百号人,几十年的生死与共下来,就算血缘关系淡点,也跟一家人无异了。贾诩若叛,董卓知道后,肯定不会手软,关西都是董卓的地盘,贾家就算能提前收到消息,也逃不出来。

    想强行招降贾诩很容易,正如王羽之前暗示的那样,只要把牛辅放回去,传递点假消息就可以了。可是,若是贾家的人都死了,这样的招降也没有意义,贾诩说的很明白,家人是他的重要依靠,也是最为珍视的。

    除非对方是个老实人,否则,害死人全家,还将人留在身边当军师,纯粹是自找不痛快。贾诩是老实人么?开玩笑,他若也算是老实人,天下早就大同了。

    贾诩这一招诉衷肠非常犀利,连消带打的消除了王羽的威胁不说,还动之以情,把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王羽面前。

    想要招揽咱?没问题,首先你得把我家人给救出来,没有后顾之忧,咱们才能接着往下谈,否则的话,说啥也是白搭。

    想救人?这事儿可不容易,至少一个牛辅的分量是肯定不够的,一旦搞出差错,那就彻底搞砸了。即便以贾诩的智谋,也想不到妥善的解决之法。

    摆在王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放人,留点情面以待他日再相见。

    然而,王羽是什么人,哪会这么容易就放弃?他舍不得诶,天大地大,人海茫茫,这一错过,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谁又能预估到时候会碰上什么其他的麻烦?

    不就是一个条件吗?

    不怕条件太高,毒士值这个身价,就怕不得其门而入,只要对方摆明车马的亮出条件,问题就只剩下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