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jī汤里配的是小葱丝,其实大葱丝更合适些,大葱微甜,气味更浓,和jī汤非常相配,只是受困于材料有限,陆芸花也只能将就。 这味道却毫不将就。 chuī开浮在上面的jī油,入嘴第一个感觉是“烫”。 滚烫的汤汁滑入口腔,温度不至于让人不适,只觉一时间味蕾被这种高温唤醒,汗腺也跟做好准备。 第二个感觉是“香”。 jī肉柔和而香醇的滋味在舌苔上轻轻停留又轻轻溜走,各类菇子被晒gān后香气浓缩于身体内部,就像一个个等待着外部点燃的香味炸弹。在时间的加持下,在小火慢炖的jīng心中,它逐渐回复曾经的模样,浓缩于体内的香味也在这一系列动作中散入汤里。 嗦下一口,竟有种难以表述的甘美,仿佛能想象出山间的泉水、chūn日的雨露、轻轻卷起落叶的微风,还有那树荫间奔跑着的公jī和雨后落叶堆里隐隐露出的菌子。 额头冒出汗水,顾不上将它擦去,又chuī着喝进一口,这次再夹着碗底的jī肉丝和豆芽菜一起吃。 “咔嚓……” 豆芽在牙齿摩擦间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它外面裹挟着jī汤的汤汁,内里却还保持着自身清新又带着豆香的滋味,汁水自每一个豆芽中溅出,把舌尖因为浓厚jī汤而感觉稍微有些腻的余味一扫而空。 “呼——” 这是又喝下一口汤的喟叹,也是这碗汤慡快的结尾。 “要不要来些主食?” 陆芸花咽下口中的豆芽,笑眯眯看着面前四个孩子,他们桌上的碗都已经空了,一个个脸颊红红、鼻尖额头都渗出汗水,看起来满足极了。 “想吃面!” 陆榕洋珍惜地吃掉最后一颗豆芽尾巴,第一次这么快地响应,应该是真的很喜欢jī汤。 “行!”陆芸花见其他人点着头没有意见,放下碗慡快围上围裙:“那我们就再吃一次jī汤面。” 第29章 一家团聚 jī汤面所用的面团陆芸花厨房里常备着,现在生意不错,撑得起家里每天吃面。 麦粥和麦饭她是再也忍不下去,就算只放一点油呛了小葱煮一碗清汤面,也好过麦饭和麦粥的味道。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常年吃麦饭这样坚硬的食物对牙齿伤害很大,在村里有一些比较节省所以每顿吃麦饭的人家,人才中年就硬一点的东西都咬不动,只能顿顿吃糊糊。 她和余氏两个大人还好,曾经也宽裕过,牙齿状态正常,只陆榕洋小小就开始吃麦粥麦饭,以后可怎么办? 现在赚了钱,索性家里主食直接换了麸皮较细的麦粉,陆芸花摊子上也用这种麦粉,因为麸皮很多的面粉根本拉不出鱼汤面那样如同银丝的细面。 陆芸花手脚麻利,几下做好了五个人的jī汤面,这次碗底没有豆芽,除去刚刚吃掉那些,剩下的豆芽都是要给柯耿他们带回家的。 长时间炖煮下,肉质紧实的小公jī吃起来早已软烂,陆芸花把它早早捞出来放在一边晾凉,刚刚她忍着滚烫给每人碗里撕了一些jī肉,手指尖都让烫红了,实在没法继续弄,只得晾凉后再撕。 用手指将jī肉顺着纹理撕成细丝,这种白煮jī肉里面没什么味道还容易塞牙,撕成细丝后才能很好吸收汤汁的调味。自家人吃,纵然人多还是每人碗里放了满满的jī肉丝。 肉放在下面,上面堆放面条,只把重新烧得滚烫的jī汤往上面一浇,这碗面便好了。 冰凉的肉丝在滚烫的汤汁中重新焕发神采,原本有些柴的质感消失,每一根都吸收了汤汁中的鲜美,一大筷子捞起来、一大口吃下去的时候,一时间都不能分辨哪些是肉丝,哪些是面条。 当然,就咀嚼时候的口感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好像绵羊和萨摩耶一样明显,只说它们的外形,又或是在唇舌间都显得汁水充沛的口感,出奇的相似。 jī汤面和鱼汤面都用同一种细面,只换了汤底,但面对鱼汤面时还会有讨厌鱼腥味而不喜欢它的人,面对jī汤面……难以接受jī汤味道、以至于到了讨厌地步的人还是很少见的。 大多不喜欢jī汤的人,也只不喜欢它略微油腻的口感,而这种油腻感正是现在缺少油水的人们的最爱。 陆芸花也缺少油分摄入,口味上却还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不喜欢喝过于油腻的jī汤。 好在这只身材健美的小公jī没什么多余脂肪,熬出来的汤正正好,甚至于有点“清淡”。 吃完饭孩子们又从陆芸花那里接过碗碟,只说她忙了一天,让她现在好好休息。 她自然没有意见,笑眯眯地抱起长生,边看着三个孩子分工gān家务,边讲起故事的新剧情——“汪帮主发现秘籍被偷,多番查证才知帮中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