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这点头的动作太大了,连皇帝都看见了。 一官员道:“乔相虽才学过人,但毕竟……”他顿了顿,有意指乔郁的身份,“尚有不足之处,定品官历年哪一位不是清贵世家出身?” 乔郁习以为常,觉得这位大人的话很无新意,骂人都没骂到点子上,他又不能笑,只是神色冷淡地看着前方。 沈鸣玉在远处看着,心中暗下结论:这位大人所剩时间不多矣。 另一官员显然十分赞同,道:“钟鸣鼎食之家出身者从小耳濡目染,毕竟眼界开阔,此事还是由大家出身者来更好,也更能服众。” 大家出身者能不能服众元簪笔不知道,但是元簪笔知道这话一定不能服众,两位大人的话一出,士人一边窃窃私语,颇为不满。 皇帝对于为难人一向颇有兴致,何况吵了小半个时辰,大殿中唾沫横飞也没说出什么醒世之言,皇帝看了看元簪笔,道:“元卿觉得如何?” 乔郁这次能正大光明地回头看他,觉得以元簪笔的性格,很有可能问出一句什么如何。 令乔郁失望的是,元簪笔即便走神,也是一边听一边走神,他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乔郁又把脑袋转了过来。 谢居谨哼笑一声,对元簪笔的回答很是赞赏。 乔郁摆弄着自己的袖子。 淮王似笑非笑地看着乔郁的反应。 纵然权势滔天,乔郁不受世家,以及世家门生待见也是事实,淮王几次都看见乔郁听着旁人明里暗里说他身份不堪、行事放纵的话时用袖子掩着脸打哈欠,只是元簪笔这好像漫不经心似回答,让他眼中的笑一下就粉身碎骨。 乔郁用指甲挑开袖子上的丝,脑子里仍然回dàng着元簪笔的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以元簪笔的身份,说这话再正常不过了。 啪。 丝断在了他手指上。 他怎能厚颜无耻地期待什么? 第12章 如此争执的结果便是直到今日散朝,却出一些毫无争议的事宜之外,不论是定品的标准,还是主事官员都未定下。 乔郁面对这种情况虽不是第一次,今日脸色却尤其难看,连元簪笔将他拦下时都没有好上一点。 元簪笔正欲开口,乔郁身后一个太监小跑过来,先见了礼,后道:“乔相,陛下让乔相过去。” 乔郁偏头,果不其然看见太子、三皇子还有几位官员站在台阶上正说着什么,三皇子看见乔郁回头还朝他一笑,乔郁面无表情地扯开一个笑,之所以说是面无表情,实在因为他除了嘴唇一扯权作笑容之外,整张脸都没有变化,远看尚可,近看十分惊悚,“本相知道了。”他道,说完才转向元簪笔,“元大人有事?” 元簪笔眨了眨眼,这个动作做得很缓慢,仿佛在思索自己来gān嘛,“我……我想告诉乔相,你衣袖坏了。” 小太监下意识看了眼乔郁的袖子,乔大人向来衣冠整洁,官服每日皆簇新明丽,常被弹劾重衣冠轻德行,今日袖口却被拆的乱七八糟,原本袖在上面的莲花枝已七零八落,凄惨得仿佛刚被人拉扯过。 只不过……他暗想:这样的事情,也不必特意拦下乔相吧。 乔郁闻言竟不怒,漂亮黑沉的眼睛扫了元簪笔一圈,最后停在他脸上。 元簪笔不急不躁地让他看,但还不忘提醒,“乔相,陛下要你过去。” 乔郁突然冷笑一声,道:“元大人,你有一点从来都没变过。” 元簪笔道:“多谢乔相夸奖。” 乔郁憋了一口气,“元大人知不知道你从小到大说谎时很喜欢眨眼睛?” 元簪笔却平静道:“乔相的衣袖确实坏了。” 乔郁不再同他纠缠,示意小太监推他走。 元簪笔又缓缓眨了眨眼睛。 他说谎时很喜欢这样吗? “元大人。”有人在后面叫他。 元簪笔转过去,无声在心底叹了口气,“殿下。” 刘昭笑道:“出宫还有一段路,元大人陪我走走如何?” 要是乔郁在这说不定能反问一句殿下都这样说了臣自当领命,元簪笔只道:“是。” 两人相伴而行,一路上遇到不少人,元簪笔大多不认识,但既然对方先开口,免不得要一一寒暄,短短一段路走了小一个时辰还未走上一半。 如果说元簪笔什么时候后悔回来了,大概就是这时吧。 刘昭笑看来寒暄的人从元簪笔才貌出众夸到出身名门,从出身名门夸到有魏帅之风,从魏帅之风夸到有令兄风骨,刘昭笑容一僵。 元簪笔神色淡淡,还未开口,那位大人已然意识到了自己说什么,慌忙道:“下官只是想说元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