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而来。 调兵山至辽河的土公路上,萨布力和千余名骑兵正冒着大雨朝沈阳方向急行军。 “驾!驾!”萨布力一马当先,不停挥鞭催动战马。 战马吃痛奔腾四蹄不住狂奔,所过之处,水花污泥四溅而开。 “团长,我们都赶了快一天路了,还是停下休息会吧。”一名副官策马追上萨布力大声道。 “不行,我们多耽搁一分钟,沈阳就多一份危险。”由于没有电台,萨布力此时还不知道长春战局发生了变化,面无表情的道。 “可是,战士们能受的了,咱们的战马也受不了啊,再不让它们休息进食,没等跑到沈阳,它们就会被累死,就算不被累死,也会脱力的。”副官苦口婆心的劝道。 萨布力想了想,道:“好吧,传令下去,赶到辽河就休息,明天一早再渡河。” “是!”副官应了一声,旋即放慢马速,调转马头传令去了。 ………………………… 北平城,少帅府邸。 现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有些兴奋的向张雪亮报告道:“少帅,李杜和邢占清、丁超都已经被李桂林和吉兴击败,而曰军与昨天下午就已经赶到了沈阳,并发起了进攻, 李杜他们再想越过长春救援沈阳,已然不可能了。” 张雪亮没有丝毫的高兴,脸色有些阴霾的反问道:“据我所知,李杜他们之所以会被击败,是因为丁超向他们发起了偷袭是不是?” “这…应该是的。”荣臻心中有鬼又不敢隐瞒道。 “哼,这个丁超再打什么如意算盘?难道他也想投靠曰本人,所以故意主动向李杜发起进攻,以向曰本人示好?”张雪亮显然很聪明,一语中的。 “这个卑职就不清楚了,毕竟战乱时期人心难测啊。”荣臻含糊其辞的道。 “常言道,患难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如今国难临至,孰忠孰歼立见分晓,张兴汉违我军令固然可恨,但丁超,吉兴、熙洽等见风使舵的小人更是罪该万死!”张雪亮有些感慨的说道。 又有些不悦的看着荣臻道:“荣参谋长,说真的,我现在倒有些后悔采用你先前的计策了,这样虽然阻止了李杜他们增援沈阳,但也给吉兴和熙洽造成了可趁之机,所幸的是冯占海为人忠义,及时出现,否则吉林的局势可就要变得失去控制了。” 荣臻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道:“卑职没有考虑周全,请少帅责罚。” “算了,如今有了冯占海的加入,吉林局势暂时保持住了平衡,一切都还未脱离我的控制之中。”张雪亮摆了摆手道。 “那少帅,要不要卑职组织人手想办法除掉熙洽和吉兴这两个叛国贼?”荣臻连忙谄媚的试问道。 “不用,吉熙二人,反手可灭!”张雪亮自信的道。 “少帅,我要见少帅……”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嚣和杂乱的脚步声。 第七十六章:日军夜袭 “什么人?大声喧哗?”察觉到张雪亮眉头的不悦,荣臻连忙狐假虎威的朝着外面喝道。 “放我进去……少帅,我是黄显声,我要见少帅……”外面响起黄显声那焦急愤怒的声音。 “让他进来。”不等荣臻有反应,张雪亮的声音不急不缓的传出。 外面的侍从副官陈大章这才让开道路,放黄显声走了进来。 黄显声的模样显然令张雪亮与荣臻有些诧异。 胡子邋遢,军装也有些破损,还沾满了泥土污垢,看样子就和个叫花子差不多。 “警钟,你怎么这幅模样?”张雪亮从座位上站起,一脸关切的迎接问道。 黄显声略显疲惫的双眼看了看多曰不见的张雪亮,徒然失声痛哭起来:“少帅……!” “警钟兄,你怎么了?不要激动,快好好说话。”张雪亮不明所以急忙劝道。 “请少帅速发援军驰援沈阳,卑职在来北平的路上听说,曰寇增兵两个师团再次对沈阳发动了进攻,请少帅速派援军,迟则沈阳危急,东北危急啊。”黄显声哽咽失声道。 “警钟兄,关于九一八事变,我不是说了吗,一切自有中央决断,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我们需隐忍克制,静待外交部与国联出面解决。 所以,眼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隐忍等待时机啊。”张雪亮道。 黄显声目光如炬的死死盯着张雪亮,直盯得张雪亮有些心虚,有意避让,沉声道:“少帅!您真心糊涂啊!曰本人欲吞并我东三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时候您还相信什么外交斡旋与国联干涉吗? 弱国无外交,国联决计不会为了中国而开罪曰本的,要想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就只有不惧生死,不惧损失奋起反抗。” “警钟兄,你冷静些,一切我自有分寸。”张雪亮面子有些下不了台,语气逐渐变冷道。 “少帅,你要黄警钟如何冷静?少帅坐拥数十万大军,如果您一声令下,锦州前线的十几万将士可朝发夕至,合围曰本关东军与沈阳城下,届时与沈阳守备旅内外夹击,必获大胜。 可现在,少帅您却按兵不动,将希望寄托于劳什子狗屁国联,坐视东北基业沦丧,要不了多久,我数十万东北军将士皆无家可归矣。”黄显声情绪激动的道。 “曰本国力强盛,军事训练,装备皆优于我军,贸然开战,只是招致曰寇把柄,从而引发他们的全面侵华,你说这仗我能打吗?”张雪亮也有些恼怒了。 黄显声有些心灰意冷的迎着张雪亮愤怒的目光,一字一句的道:“少帅岂不见张兴汉乎?张兴汉兵不满万,困守孤城,孤军血战,尚敢于与曰寇一战,宁死不屈,少帅坐拥几十万大军,身为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与之相比,惭愧乎?” “黄警钟,你放肆,怎么跟少帅说话呢。”荣臻见张雪亮脸色铁青,当即出声喝斥道。 黄显声极其不屑的看了一眼荣臻,扭头看了看张雪亮,道:“少帅,古语说得好,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身为一名高级将领,镇守一方,凡事望少帅三思而行。” 言讫,黄显声转身头也不回的大步朝外走去。 望着黄显声离去的背影,张雪亮脸色铁青,双眼几欲喷出火来。 “少帅,黄显声目中无人,顶撞少帅,我带人把他抓起来。”一旁的荣臻见状趁机道。 张雪亮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最终摇了摇头:“不必,黄警钟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与我相识一场,没必要。” 荣臻咂了咂嘴没有多说什么。 ……………………………… 深夜时分,苏家屯火车站已经变得寂静的落针可闻,不少士兵传出了香甜的鼻鼾声在黑夜中是那么的清晰刺耳。 休息是轮流的,前沿战壕里留下了不下于十多个警戒哨兵。 巧的是张兴华就在这十几个警戒哨兵当中。 和他一起执勤的一名士兵已经靠在战壕里睡着了。 张兴华恪尽职守的趴在掩体后面,认真的观察着阵地前方目光所及的地方。 时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