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来的时候,她记起来,那是太平和婉儿。 ☆、太子 宋玉没有为此莫名涌上的画面感到震惊,相反,她有点愁困,有点茫然。 她坐在那张塌边,反反复复的摩挲着锦缎的chuáng褥,她知道,她看到了太平的记忆,不属于宋玉。 她是宋玉。 ……我是宋玉…… 宋玉反复的在心里对自己说,但她为何会有种历历在目的伤心? 这种伤心,和婉儿眼神里的幽怨哀伤不同,这种伤心,是失去的伤心。 这楼里,以前发生过什么事? 让太平失去,也让宋玉,这么伤心? 宋玉不明白,想不通,她带着现代的记忆穿越而来,只是和太平长得一样罢了,那么她不该会有太平的感觉和记忆,但好像,她和太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有什么莫名的东西,在不断的jiāo叠着。 这种jiāo叠,宋玉想,应该就是之前她所认为的太平还有残余魄没被老天收走,于是和宋玉的魂魄勾结在一起,曾让她发狂,现在又让她愁伤。 宋玉有点好笑,她是一个现代人,是个相信科学的人,怎会相信什么鬼神之说?可事实上,她又清楚的知道,她是信古代所谓的风水命理,信因果轮回。 好矛盾…… 宋玉此刻矛盾极了。 这感觉不好受,也不符合她的个性。 老天让她穿越重生,就是给了她一次继续活下去的机会,她在现代死去,在古代重活,借助太平的躯壳,那么她就应该活的jing彩些。 那么她就做一回太平,用宋玉的方式去活。 这些记忆是太平的,她就接受,然后以宋玉的方式,去解开这个层层jiāo叠的谜。 怜儿的声音,她终于听得清晰了。 怜儿在和那太监不断的指示着什么,宋玉抬眸看去,渐渐凝眉,怜儿对这里,似乎很熟悉,她想"令月阁",为什么太平公主的宫殿会有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 一个醒悟里,她记起来了,也许太平的名字,叫做"李令月"。 她当然不会傻得去问任何人,公主的闺名,无人敢提。 然后她又想起来最后的那个画面。 似乎后来,留下来的人,反倒是上官婉儿? 宋玉情不自禁的在脸上浮起甜丝丝的笑意,唤怜儿过来,问道:"我很久不来,这里打扫的倒挺gān净。" 怜儿抿嘴道:"大人吩咐,宫人们自然不敢怠慢。殿下确是有很久没来了,以往都是大人过来收拾的。" 宋玉微一想,故意叹道:"以前的日子,真是怀恋呐。" 怜儿眸中闪过惊异,道:"神皇把这里赐给了大人,奴婢还以为殿下一直很不满呢。"接着嗫嚅着问道:"殿下今日还睡这里吗?" 宋玉一愣,很快明白到这里也是上官婉儿曾经在宫里的居所,也晓得了后来的太平在入宫不回时,或会来此安寝。 宋玉在心里面想,后来的她们,是不是从来都是分开来的呢?画面里的婉儿是怎样她大概已知,太平呢?太平睡在这里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怜儿不过十几岁,照年纪算该是在武则天后期跟随的上官婉儿,她以为太平不满意,也就是说或许那个时候起太平就恨这里。 是否是因为她们年少时美好回忆不复存在的缘故? 宋玉隐隐察觉到太平失去了什么,但仍然不懂太平何故有恨。 她是恨她自己,还是在恨什么? 宋玉想知道,那些画面,就像记忆,抹也抹不去,她认为,体内的那个太平,正在努力的和她融合。 不弄明白这些,让她不得安心。 宋玉很害怕,害怕会被太平不断给她的这些感触吞噬,变得跟她一样不可理喻。 然后,她又觉得,若太平后来不变得那么变态,不死的话,那大概会像宋玉现在这样好? 好吧,宋玉承认,她又开始发散思维了。 还没等她的思维发散到南美洲去,殿外就传来千岁之声。 哪个千岁? 宋玉连站都懒得站起来,只拿眼色看着怜儿。 怜儿抬抬眉梢,转身出去,不片刻宋玉就听见她在外头道:"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 "太子?"宋玉一个诧异,她还没想去找他,他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现在大唐的太子,是叫李重俊?那个不是韦后亲生的太子,韦后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自然很不待见李重俊,安乐公主跟她妈一样,也想做女皇帝,于是也想把李重俊拉下马来,自己好上去当皇太女。 所以李重俊现在过得也不咋样,也想反戈一击,保证自己的太子位。 宋玉大感好奇,这李重俊来找她何事?莫不是来拉她一起造反不成?宋玉有点小激动和兴奋,要是李重俊造反成功或是提前,那历史必定就会被改写。 屏风外一把清朗的声音响起道:"侄儿听闻姑母入宫,特来拜见。" 宋玉乍闻"姑母"二字,微微一愣,失笑摇头,她婚都还没结过,就平白多了好多侄子。 宋玉清了清嗓子,淡淡道:"进来吧。" 进来的是一个穿着明huáng色圆领袍服的俊朗少年,约莫十几二十岁,正是少年意气的大好年岁,只是这李重俊的脸上,脖子上,倒有几处和上官婉儿背上鞭痕不相上下的痕迹。 宋玉愣住了。 李重俊见她看着自己脖子,明白过来,摸了摸它,忽然扑跪到宋玉脚下,一把抱住她的双膝哭喊道:"姑母,救救侄儿,救救侄儿吧!" 宋玉被他这突如其来弄至一呆,紧跟着惊醒过来,赫然抬头瞪住怜儿。 怜儿也是一颤,很快转身出去,不片刻就听到了殿门关上的声音。 宋玉下意识抚着心口,压住震惊。 此刻,她只能不断提醒自己,我是太平,我是太平。 不然她连死字怎么写,都会不知道了。 宋玉庆幸她的脑子还很管用,庆幸自己在现代是个大财团的总裁,不然怎么应付眼前的情况? 她整理好情绪,淡声说道:"太子这是怎么了?"她直觉感到太平和这个太子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要去安慰他。 太平最疼爱的孩子该是……哎! 李重俊到没因她客气的语气有所收敛,反是再挪前几步,哭道:"侄儿过的好辛苦,只有姑母能够救侄儿,求求姑母,救救侄儿。" 宋玉装作很有母爱的样子,扶他跪坐,微微俯身道:"你是大唐的太子,哭哭啼啼的,叫外人看见,不笑话天家?拿出点做太子的气势,不然今后怎么辅佐你父皇?"宋玉在心里为自己这番话点了个赞,这话她大伯曾经对她讲过,几乎是一模一样。 李重俊提袖沾面,道:"姑母,您是不知道,安乐昨日要父皇把我废掉,给她做皇太女。侄儿要是没了这个太子位,定被流放他地,说不准路上一杯毒酒,就没了命。姑母,您是过来人,侄儿知道您有翻天的本事,您想想法子,救救侄儿吧。" 宋玉在一瞬间,想起一首诗"种瓜huáng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大唐帝国,虽是盛世,然其内廷变故丛生,宫廷政变频繁,百姓反是比李唐宗室过的更幸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