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十三年前 “我听说十三年前有一个学生从那里跳楼了,之后就好像一直有人在传说看到了鬼。哎呀,那个学生的死状非常凄惨的,从五楼的宿舍阳台跳了下来,据说是脸先着地的,当时那叫脑浆崩裂呀,场面特吓人。” “老宿舍楼闹鬼吗?真的假的?” 听风在一边打扫卫生,听着这样的八卦也像是没听到一样。 “他是哪个专业的?十三年前……A大不好考啊!年纪轻轻的就跳楼自杀,是不是其中有什么内幕啊?而且我听说后来有很多人都看到他的鬼魂说闹鬼,这阴魂不散的,是不是真的受了什么冤屈呢?”有人开始怀疑。 “谁知道呢,当初学校请了很多风水先生来看,好像一直在说这个不好对付,所以就让人把老宿舍楼封了,到现在都不让人进来呢,现在说要装修,把老宿舍楼拆了,可能还是好事一件的。” “十三年前…… A大好歹也是一个重点大学啊!怎么没有新闻呢?我就是本地人,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们又是在哪里知道的?” “害,每一个学校都有专属于自己学校的鬼故事好吗?在入学的时候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们都会告诉你,你难道不知道吗?不过本地人应该也不知道,很正常,这件事情被压下来了,还是那句话,A大可是个重点大学,如果让人知道A大的学生跳楼自杀了。这会引起非常大的舆论轰动的,搞不好影响学校名誉不说,还影响来年的招生质量,所以校方和跳楼自杀的那个学生的家长商量过了,这件事情私了了,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哎,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人纳闷了。 “我三叔是学校的校医,他都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了,怎么不知道?”说话的人得意道。 “卧槽,你还有这身份呢,深藏不露啊!一个宿舍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从来不说呢?” “”你让我怎么说?哦,难道我说我三叔是学校的校医,欢迎你们有空过去做客吧?你们不打死我才怪呢!”说话那人撇了撇嘴,“不过这件事咱们知道就行了,别往外面传。” 话说到这里,第一个人的纹身算是完成了,我开始为下一个工作。 一连六个人,我足足花了四个多小时才算是完成,不过他们的话却启迪了我,如果跳楼的话……脸先着地是能够脑浆迸裂的。 而昨天那晚上那个鬼的模样,不像是刚死的样子,偏偏他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全部被血污染,当时因为太黑了,我也没有看清楚到底是怎么样的材质,十三年前的话……应该是可能的,我心里一动。 送走了那几个学生,我想了想,再次把店交给了听风。 陈叔的地址我还是知道的,不过去还是第一次,没想到是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可偏偏胡同里进出的人不少,我试着门牌号找到了陈叔所在的地方,发现人都是从那里进出的,果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啊,看来陈叔的名气还挺大的,也难怪他那么有本事,三百万的材料说给就给了。 我被迎了进去,陈叔还在为那几个客人一个一个的看事情,我就在旁边坐着,等了一会儿。 “你怎么想起来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过了好一会儿人才走光了,陈叔让人挂了张类似于暂停营业的牌子,起身洗了洗手看着我。 “昨天晚上那个鬼来找我了。”我说道。 陈叔一愣,“他找你干什么?阵法是我布的,他找也应该是找我呀。” 我一脸哀怨的看着他,“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你老人家什么名号你不知道吗?他是想要魂飞魄散才会去找你啊。” “这么说都怨我了,陈叔在我旁边坐了下来,不过看你这一副活蹦乱跳的样子也没事儿啊。” “要不是靠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他纠缠,我早死在他手里了好吗?”说到这里,我赶紧向陈叔说明了昨天晚上的情况,“他的目的是沈明峰,他是要杀沈明峰的。” 陈叔皱了皱眉,“他既然要杀沈明峰,可是昨天那个工人又是怎么回事?” “我也是这么问的,但是他说那个工人不是他杀的,而且我以烙魂师的直觉来看,他确实是没有杀过人,他身上没有一丝戾气,他很理智,理智到不像话,不过我是真的差一点被他掐死。” “你不会死的,你要是死了我去哪儿讨债去?”陈叔瞥了我一眼。 “不过这不是重点吧?重点是那个鬼和你昨天找到的那个小包里面的照片一模一样!” “小布包里面的东西我已经全部看过了,稻草人的里面有几根头发,照片的背面写着生辰八字,而照片上的人死在十三年前。”陈叔说着拿出来了那张照片,看照片上人的模样,应该只有十八九岁,“这个年纪的孩子,你觉得该是什么身份呢?” 十三年前……我知道陈叔掐算得准,我说道,“今天我店里来了几个A大的学生,他们说A大十三年前有一个学生跳楼,我怀疑是不是就是那个人,毕竟是十三年前,而且……” 我这个时候抬起了头,“陈叔,你有没有觉得沈明峰好像一直都在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他没有对咱们说过实话,昨天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我看他的反应好像是很害怕的样子,而且也不像是不认识照片上的人,可是他却说不认识,但那只鬼说什么也要杀了沈明峰,这会不会是因为当初他的死和沈明峰有关的?”我问道。 “很有可能啊。”陈叔点了点头,“不过干咱们这行的,最怕的就是事主说不清楚。,他一瞒着咱们什么事情,咱们就无法对症下药,就跟讳疾忌医是一个道理。” “那陈叔,咱们今天再去找沈明峰问一问?”我看着陈叔,开口问道。 “去找他估计他也不会说的。”陈叔摇了摇头,看着那张照片,“咱们不如从这上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