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着这么客气嘛,直接命令他来就好啦,反正出钱的人是她。 写好吹干装入信封,安婉招呼着明公公赶紧找人把信送出去。 孙靖翔奇怪:“你不是讨厌梓逸兄嘛,这次怎么对他这么有信心。” 安婉心虚:“因为他看好殿下啊,就证明他有眼光,有眼光的人又怎么会错过这种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连孙靖翔都不是很确定,现下他举步维艰,如果郭梓逸肯在这时候伸出援手的话他肯定会许诺将来大好的便利,但是就算修通了山路,云洲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个未知数。把钱投在这上面的风险很大,而且修条山路耗资不小,郭梓逸如果真的肯帮忙的话以他的家底恐怕要耗尽家财。 这是个艰难的选择。 孙靖翔没把希望全寄托在郭梓逸身上,次日他就起身去了与云洲接壤的藩地临洲的主城临川,这里的藩王是临洲王,论起辈分是他的叔叔,不过是袭承的,现任临洲王从小在临川长大,只是每年国宴的时候去趟都城,与他并没见过几面。 他希望从临洲找到几个有实力的商人一起出资帮助云洲修建山路,这样每个商人需要拿出的银子也不多,而他还可以许诺给他们很多优惠,云洲与临洲接壤,将来山路通了,往来也是最多的,于他们也是有利的。 他觉得游说他们比让远在都城的郭梓逸帮忙要靠谱的得多。 第1章、援助 第1章、援助 听说孙靖翔来, 临洲王都没出来见一面的, 随便派了个文官出来就把他给打发了。 然后不管孙靖翔说什么, 那文官就一句话:“嗯, 嗯, 好, 王爷且去游说商人们去吧。” 连午饭都没留,就把他给打发走了。 孙靖翔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不过也不算全无收获, 起码人家同意“你且游说去吧”, 他在临洲行走起来也方便些。 让人从口袋里往外掏钱是件不易的事, 特别是他现在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为,能给对方的全是对未来的口头承诺,现下能看到的利益一点都没有,四处碰壁是难免的。 秦天这几天心情很低落, 几次生出不干了,卷铺盖走人的想法, 但每次都被孙靖翔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连王爷都还在坚持,连王爷都放下架子去与商贾们周旋,忍受着各种白眼;他一个被家族抛弃, 空有一腔热情一无所有的书生, 又有什么受不了的。继续每天强打起精神陪着孙靖翔到处跑。 他们在临洲待了几天, 一家家往街边的铺子里钻,发现临川街上一半以上的铺子都是临洲王的产业,剩下的也没有闲钱投资云洲的打算。临洲这边毫无进展, 几人咬牙坚持着,云洲那边则传来了好消息,郭梓逸带着家财过来了! 几人听后精神一振,觉得不可置信,孙靖翔才送出去信件几天,郭梓逸就已经到了,这是收到他的信没有任何犹豫,就快马加鞭赶来了啊。 一行人赶紧收拾行囊返回云洲。 安婉在王府给郭梓逸安排了个住处,郭梓逸听闻王爷去临洲借钱去了还一脸惊愕:“王妃当真一点风声都没透露给王爷吗?” 安婉鄙夷:“透露风声给他还要你来干什么。”她就是不想让孙靖翔知道这钱是她出的。 郭梓逸深深向安婉施了一礼:“王妃大义,在下佩服。” “没什么大义不大义的,我就是不想看他那么辛苦。”她双眸柔情似水,随即看向郭梓逸又换上一副冷漠的表情,“再说了我这也不是白给的,殿下许与你的利益可有我的一份,你可别想独吞了。” 这话郭梓逸就当安婉说说而已,玩笑着应了声,心底里真没觉得出钱替云洲修路这事儿能赚钱。 “我说的是真的。”安婉神色严肃,没有玩笑的意思,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契约让他签字。 郭梓逸接过,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收起先前玩笑的模样:“王妃当真不是做善事?” “你当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这可是父王、母后紧衣缩食,平国百姓辛苦劳作换来的,他们或许争的是一口气,为了是平国的面子,把钱给我了就给我了,不在乎用在哪里,用在什么地方,我却不能辜负他们。平国距云洲,一南一北,隔着个安国,把钱再还给他们是不可能的,钱放在那里就是一堆金银珠宝,没有任何价值,不如用它们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不能让殿下知道,一来他不愿用我的钱,二来我确实不是来做慈善的,我借出去的这些钱将来是要殿下来还的,我怎么好意思去要,只能你出马了。” 郭梓逸眉头微蹙:“王妃当真觉得修路能赚钱?” “当然,路修好了,外面的东西卖进来,里面的东西卖出去,经济流通了,云洲发达了,钱自然也就回来了。到时候云洲的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文不值,像都城那样寸土寸金都有可能。” 郭梓逸是个商人,对这些自是敏感,听了安婉的话认真思考起来,觉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