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却暄把人又叫回来,将多宝阁上装明珠的匣子空出来给辛幼娘:“拿这个装糖,省的受了潮,陛下说这料子好,防水防潮还放火。” “娘娘知道这匣子是什么做的吗?”辛幼娘将糖装进去,忍不住开口问道,只觉得手中如有千斤。 “陛下说是平常的楠木,不过工艺独特,所以防潮也放火。毕竟陛下崇尚节俭,装个夜明珠也不至于铺张浪费到用什么昂贵料子。”殷却暄笑了笑,露出几颗小白牙,格外天真无邪。 辛幼娘抿了抿唇,皇后娘娘的糖果真金贵,那是金丝楠木,价值万金,陛下这才送来给装夜明珠的,合着这夜明珠和金丝楠木在娘娘心里都没几块儿苏叶糖重要。 但她没说什么,毕竟娘娘高兴就成,宫里何时差过钱?娘娘眼睛不好看不清,她就不说那是金丝楠木给她心里添堵了。但是陛下也心忒大了。 殷却暄将众人都赶出去,才小心把信展开,特殊的写信方式导致用的纸格外多,足足有七8页,内容却不多,贯彻了老太妃一向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连信中也不愿多费口舌。 殷却暄新嫩的手指摸着纸上的凹凸不平,去细细读这封信,第一页并无问候,只是告诉她要努力加餐饭,糖若是不够传信过去,快马加鞭再送去。 第二页才步入正题,问她,陛下是否对她不错,多加疼爱,言语温柔。殷却暄一读就觉得奇怪,祖母是生了千里眼不成,祖怎么知道陛下对她不错? 她带着疑惑继续向下摸,接下来信的内容让她心惊胆战,脑袋成一片浆糊。祖母再三叮嘱,姬亥并非良善,让她千万小心,不要轻易托付真心,哥哥的死,以及她所陷入的那场大火,多半有皇室的手笔,若是她不幸死在姬亥的软刀子下,祖母想给她收尸都难。 殷却暄读完信后手中一片黏腻,冷汗津津,口中干涩,陛下真的很好,对她也好,她不愿意把他往坏的放向去考虑,可是祖母的话从来都是有道理的,祖母不会平白无故就瞎说。 其实祖母有句话说得对,不要轻易托付真心,陛下是皇帝,注定比普通男子心思更深,想的更多些,她若是一头栽进去,毫不节制,满心装了陛下,必然会遍体鳞伤。 殷却暄咽了咽口水,将桌旁的烛台点上一支蜡,仔细把信烧掉,以防万一。 她现在心乱如麻,一方面理智告诉她,祖母说得对,她最近对陛下确实有些不一样了,她这样放纵下去只会越陷越深,但是另一面感性又告诉她,你要相信陛下,陛下对你那么好,你胡思乱想会伤了人心。 殷却暄想到了夜里还没想出一个结果,原本心心念念的红糖饼放在面前也不想看一眼。 辛幼娘觉得不对劲儿,不免担忧。 作者有话要说:想断更去追剧的心被基友掐死在摇篮里…… 陈嬷嬷侍奉老太妃多年,与其说是主仆,不若说互为依靠,老太妃亲人不在,她就是老太妃最亲近之人。 因此有些话说出来,就不会显得逾矩:“老太妃,娘娘本就胆小,您何苦写了那些话来吓唬她。娘娘是陛下亲立的皇后,帝后一体,象征皇室尊荣,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陛下不对做出对皇后不利的举动。” 陈嬷嬷替老太妃揉着肩,冷不丁轻声开口。皇后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最纯善不过,也最是信任老太妃,想着老太妃信中的话,不免心疼皇后。 万一皇后将老太妃的话十成十当真了,那整日战战兢兢地活着,该多招人心疼。 老太妃闭目指了指肩膀的另一处,陈嬷嬷识趣的将手移过去,力道适中的揉捏着。 等了许久,陈嬷嬷险些以为老太妃不会回她话的时候,老太妃直起身子,睁开了昏花的老眼,拍了拍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连你都知道她好骗,若不再危言耸听吓唬她,她那个傻姑娘就得让人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uc浏览器如返回不了首页导航或者加载很慢,请先点击屏幕再点右下角的退出,退出阅读模式就可返回首页read_app2("金屋藏起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