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细雨渐渐 第1章 第壹章 黄花梨平头案上,梅花仙人松鹤砚台里乌墨均匀细腻,旁上放同梅花形状墨锭。安徽宣纸平铺开来,六寸紫檀乌木鎏金笔架,其上摆着大小不同种类数十只毛笔。 一只苍白瘦削却又形状优美如同匠人精心雕刻一般的手准确的拿出一只软豪圭笔,于研磨好的墨中醺沾,待吸收饱满滤去余汁便抬起。 博山香炉中沉香为主,檀香为辅,加以少量佐香。缕缕轻烟飘荡而出,将三山笼于烟雾之中,营造出一座海上仙山。 香料调和搭配恰到妙处,又应之天地,益于人。沉心静气,香气养神。 那圭笔于空中停顿了会儿,终是落笔于宣纸上。左上角两个隽秀的小楷字体:自序。 “余自幼失诂,养于从父。从父揽余初度,肇赐嘉名: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而曰明德。弱冠之年,蒙圣宠,得孝恭敏仪皇太贵妃赐字:毓秀。 余好嗜香,- xing -习成癖。每每见之,打骂斥责亦不动。有生之年,乐于兹。然,生于制香世家,从父遗训,生不得习调香之道 ”. 天顺二十九年。 苏家香室。 苏家香室分为采香、炮香、合香、藏香四室,分别对应调香四大步骤。 现时正是癸子日,苏家家主苏明曦于一四方台上指挥底下工人,底下来回穿梭于四室的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他们已连续工作了三日,每日轮番歇息三个时辰。然而香室内一切运作未曾停歇。 因制香一事不得停歇,需每时每刻注意时节- shi -气温度等的调和。 苏明曦在四方台上严厉的喝令:“沉香需先修制,送入炮香室。去除杂物、多余水分、变质并非药用部分,严格满足规格大小。时辰已到,合香室,取出庚子日所制灵虚香,封包窖藏。窖藏之时切记以寒水石相伴!快!勿误时辰!”. 苏家学堂。 苏家学堂分外堂、内堂。 外堂教习苏家子弟并学徒弟子调香基本流程,同时教习简单香方调制。内堂则是苏家嫡亲子弟学习调香内藏古香方的地方。 此时的苏家外学堂,苏家子弟并学徒弟子共三百二十人。前一百二十席为苏家子弟及有天赋的学徒弟子,后二百席则为普通学徒弟子。 弟子中有老有少,少的不过垂髫小儿,老的已是白发花甲之年。玩闹走心者有之,酣睡嬉笑者有之,刻苦学习者亦有之。 如窗外百花齐绽,鸟儿、蝴蝶、蜜蜂皆环绕飞舞,那般生机热闹之态。 当可谓众生百态,尽纳于一方小世界。 教习众弟子的先生是苏家上了辈分的一位长辈,虽是旁支,却靠着自身对于香道的天赋而于本家之中立有一席之地。 这一席之地却是与苏家家主并站之地。 苏家老少都称呼他为望岳先生,真名大约除了苏家家主主母再无人知晓了。 望岳,神山五岳,尽望于心。可知,这位先生多么的雄心壮志。只他这雄心壮志放在了教学一事上。 于建邺氏族间德高望重,于小辈间却是恶煞顽固。他教学严格至极,但讲学令学生如沐春风。师德如山,桃李满天下。 只可惜孔老先生的有教无类,他却未读于心。 端看小小学堂,席位排座便可知。 此刻,望岳先生正端坐于西席,闭着眼摇头晃脑讲解香品:“人有三六九等,香,亦有上等次等之分。最上等为奇楠,其次沉香、檀香。最后有乳香、丁香、安息香、龙脑香诸香。每一种香之中又分有上下几等,便拿沉香苏秀之!左顾右盼,心神不属,可是对香品都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