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定叫魏忠贤铩羽而归!东林党的得意【新书求一切】 “咕噜咕噜…” 伴随着马车滚滚向前的声音,端坐在车厢内的魏忠贤,却依旧是满怀着亢奋的情绪。 祸水东引! 在得到了这个宛如箴言一般的锦囊妙计之后,魏忠贤是半点也坐不住了。 尽管他很想在茶馆里多呆一阵,和魏宁再聊会儿天。 但深知年关将近的魏忠贤,也估摸不准东林党会在什么时候对户部发难,因此这件事儿只有越早谋划越好。 因此在喝了几杯酒之后,魏忠贤也就像魏宁告辞了。 此刻坐在往皇宫而去的马车上,魏忠贤是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心里的震撼,直到此刻依旧如空谷余音般回响。 实在是震惊无比。 魏忠贤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最后的解决办法,居然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不动阴谋诡计,也不玩什么小花样,就是光明正大的一拳出去。 然而就这招祸水东引,东林党绝对没有任何招架的力量。 “呼!” 魏忠贤忍不住长出一口气,浑身上下都略带了几分激动的颤抖。 自从天启皇帝登基,他魏忠贤执掌大内权柄以来,还从未有过这样居高临下的阳谋之策。 毕竟自己手底下没什么智谋超群的人才,大多都是听自己命令去办事的人。 因此对付东林党的寻常手段,都是高压政策或者直接用暴力,要么就是用点小手段。 这些大多都上不了台面。 结果在自己的儿子魏宁出现之后,魏忠贤才算是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做高屋建瓴。 无论是此前的围魏救赵,还是这一次的祸水东引。 。都是听起来简单,但常人苦思冥想都绝不可能琢磨出来的高端计策。 有子如此,邀天之幸也! …… 三日之后的朝会大殿。 天启皇帝算是难得勤政了一把,又一次宣布召开朝会,让相应品级的文武官员全部到场。 或许是知道这一次朝会的性质,可能会演变成为东林党和魏忠贤的宦官派,在天启三年的最后一次大斗争。 因此不论是两边的势力,又或者是中立派的人士,除了不在京城的,其他几乎全部到场。 宽敞辉煌的朝会大殿中,秩序井然的站满了文武大臣,当然其中文臣居多。 随着钟鸣三声之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和魏忠贤,从宫殿侧门大步走上台前。 山呼万岁,天子落座。 望着站在皇帝边上的魏忠贤魏公公,以及文官队伍中,几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宦官派核心人物。 东林党众人心里清楚明白的知道,接下来可能就要面临诸如御史崔呈秀等人的猛烈进攻了。 不过他们不在乎。 丝毫不在乎! 内阁大学士杨涟,更是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魏忠贤,嘴角已经微微勾起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先前二十四大罪奏折一案,因为钱谦益那个混蛋玩意儿,导致自己功亏一篑,惨败于魏忠贤之手。 但如今他已经吸取教训,魏忠贤绝不可能再打出诸如之前那般的大胜。 户部那边的消息,东林党这儿已经知道了。 魏忠贤是拿江南地区没有半点办法的,在自己东林党等人的营造之下,整个江南早就如同铁桶江山一般,朝廷根本别想动摇半分。 估计魏忠贤这家伙,也是知道年关将至,如果再拖下去,可能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保不住,会遭到东林党的疯狂攻讦。 所以现在准备来一波困兽之斗。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我东林党基础稳固,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任凭你魏忠贤再疯狂,再怎么毫无顾忌,也不可能掀翻得了我东林党的江南盘子。 想到这里,杨涟脸上的冷笑就越发浓重,甚至已经溢于言表。 略带挑衅和充满嘲讽的眼神看着魏忠贤,仿佛在说一句话。 “你九千岁魏公公,又能拿我东林党怎么样?” …… 一般上正餐之前,都会先来几道开胃小菜。 朝会上也是如此,在随意商讨解决了几件小事之后,站在天启皇帝边上的魏忠贤,突然没来由的轻咳了一声。 刹那之间。 仿佛得到了什么指令一般,文官队列中好几名官员都神色一凛,整个大殿中的气氛也在瞬息之间肃穆起来。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聚精会神的盯着上面,期待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即便如内阁大学士杨涟,也是眉头紧皱,不敢有半分松懈。 尽管在心理上藐视魏忠贤的行为,觉得他只是困兽之斗,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但心理上的藐视不代表真的轻视,没有谁会把一个掌握了大内权力,权倾朝野的九千岁作为轻视的对象。 而在魏忠贤咳嗽了一声之后,对东林党发动进攻的信号也释放了出来。 又是宦官派的急先锋,御史崔呈秀,从队伍里三两步走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或许魏忠贤的计划已经提前和天启皇帝通过气,打过招呼了。 因此崔呈秀一开口,天启皇帝立马坐正身体,然后大手一挥。 “崔爱卿有何事上奏,但说无妨。” 崔呈秀将自己手中的奏折双手递交给一名小太监,转到了朱由校的案头。 随后朗朗之音,就在整个大殿中回响了起来。 “启禀陛下,据臣所知,我大明江南诸省府,已经多年未曾更换过地方主官。” 。“正所谓营盘如铁,官如流水,如果一个地方长期不更换主官的话,恐怕会有诸多不利的影响。” “所以臣斗胆奏请,选派一批新的地方主官去替换江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