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严说“翻车”已经出现了,但是却不能用来灌溉,李遗很是疑惑。 李丰在旁边说道:“我父亲文武双全,对这些掌故也都很是了解,让他帮你解释一下。” 李严这一解释,李遗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当初在汉灵帝之时,十常侍乱政,最终被大将军何进采纳了袁绍的提议,而勒兵诛杀之。 被诛杀的十常侍里面,有一个叫做毕岚的。 这个毕岚为了取悦汉灵帝,就特意钻研这些机关技巧之学,建造了不少的铜人、铜钟,还铸造了会吐水的“天禄虾蜃”让皇帝观赏。 毕岚最后就造出了翻车。 这种翻车主要是用来从护城河里面取水,让这些水流到高处再洒下来,给皇帝玩赏用的。 顺便还可以帮忙往街道上撒一点儿,省却了老百姓洒道的劳动。 但是这种翻车,很是笨重不说,还要用很多人力畜力才能驱动,跟桔槔甚至是直接人力取水比起来,并不省事。 李遗想了想,对李严说道:“这毕岚所造的翻车,不知道有没有图纸。” “依我看来,既然这翻车可以取水,就有可取之处。” “我若是能够仔细看一看,说不定可以找到简化之法。” 李严想了一会儿说道:“也好,你和丰儿反正也闲着没事,若是能够把翻车给做的简便省力,将来真的可以大规模推广,让百姓作为灌溉之物,也是一桩大好事。” 没多久,李严果然派人给李遗送来了图纸。 当初十常侍为了讨好皇帝,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坏事,都被人给牢牢记下来,等着以后秋后算账。 这毕岚所造的铜人、铜钟、天禄虾蜃、翻车、渴乌也都被广为流传,可以说是恶名遍布四方。 李严当初在荆州之时,就听洛阳来避难的士人们描述翻车之物,所以也是耳熟能详。 李遗拿到图纸,一眼就看出来了跟电视上演的那些翻车不一样的地方。 一个是体积,毕岚的翻车很是高大宏伟,所以当然会浪费材料。 二是翻车上面悬挂、雕刻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还有祥瑞图案。 这一看就是给展示给皇帝看的,用来显示大汉天子的气象。 所以是没用的。 李严还在许多地方特地标注了使用的材料,有很多都是铁或者铜。 民间灌溉的翻车,是不用这么高大上的,只要轻便实用就行了。 按照李遗的想法,这些用铁或者是铜的部分,基本都可以省略掉。 外面那些稀奇古怪的图案,也都可以省略掉。 还有很多华而不实的、多余没用的部件,全部都给丢掉。 再结合印象中在现代社会见过的翻车的形象,李遗很快就构思出了新式翻车的样子来。 历史上要到多年以后,才会由魏国的马钧在机缘巧合之下改进翻车,并渐渐推广起来。 现在李遗提前改进,如果成功的话,还可以利用官府的力量进行推广。 李丰眼见李遗的想法很是实用,也是跑前跑后帮着找工匠和材料。 没几天,轻巧简便版本的翻车,就正式制作出来了。 李严亲自来到后院的水池边上,观看李遗和李丰二人的演示。 之间一架体积不大的木质翻车,就架在水池边上。 翻车由很多浅浅的戽斗组合而成,下面是滚筒。 滚筒两端伸出了许多的小齿,契合在戽斗间的缝隙里面,推动戽斗运行。 翻车一端深入水中,另一端下面就是提前开挖好的水渠。 李遗和李丰站在滚筒上,双手扶着架子,用脚踏在滚筒两侧的踏板上不断地踩下去,没多久水就被从池塘中源源不断地被送进了水渠里面。 李严大喜,对两人说道:“你们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了。” “眼下春耕已经开始,正式这种新式翻车大显身手的时候!” 李丰也是很高兴。 他就跟着李遗指导着工匠们干了几天木工活,这就有机会名留青史了。 虽然不是发明人,没有专利权,但是作为助手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是? 李遗却一边感谢毕岚这个死太监,一边心中还是有点儿觉得不对劲。 自己这翻车虽然可以推广,但是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但是到底是哪里少了,他却又想不起来。 前世看电视的时候,就顾着看剧情了,结果导致对翻车的构造还是没完整的印象。 李严一边组织工匠开始生产这种新式翻车,一边把情况上报给诸葛亮,就说李遗在自己的犍为郡,造出了可以大规模推广的灌溉利器。 眼下春耕已经开始,请领导尽快安排时间前来视察工作。 这可是大政绩。 尤其是蜀汉这种地域小的势力,粮食更是重中之重。 诸葛亮第三天就从成都特地赶来了。 李严也不说去下面视察春耕了,这几天一直都在安排接待领导的适宜。 刘备和法正去了汉中之后,诸葛亮就是现在的益州第一人,是益州所有郡县地方官员的大领导。 李遗在前身的印象中,已经多次跟着老爹李恢见过诸葛亮了。 但是自己穿越之后还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心情依旧激动不已。 只见诸葛亮身材修长,面如冠玉,怎么看都是一介美男子。 现在刘备集团在他的“跨有荆益”的大战略的指导下,正慢慢走上历史上的巅峰状态,所以诸葛亮现在虽然要主管后方,很是操劳,却是一直神采飞扬、满面春风。 诸葛亮带来了两个人。 一个李遗认识,就是杨洪。 杨洪是从犍为郡出来的,又是被李严给推荐到州府做了从事,现在帮诸葛亮处理事务,很是令诸葛亮满意。 另一个李遗却是不认识,乃是一个稳重干练的年轻人。 李遗和李丰等李严先跟下来视察的领导们寒暄之后,两人才上前行礼。 杨洪笑道:“贤侄,没想到你才一到犍为郡,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你父亲李德昂就是大才,你这也是虎父无犬子了!” 李遗笑着谦虚道:“季休公过奖了,小子何德何能,能够得如此夸赞!” 诸葛亮也对李遗笑着说道:“眼下正是灌溉农田的重要时候,这种翻车若是能够大规模制造推广,定能让今年的收成更上一层楼。” 说着,诸葛亮转身去找身边跟过来的年轻人,却见这人已经跑到翻车旁边,开始仔细研究起来了。 诸葛亮对李遗说道:“这位是蒲元,乃是主公麾下的名工巧匠!” 没等李遗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就听蒲元说道:“小兄弟,你这翻车,应该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李遗心中暗赞。 他都想了这么多天了,还是没想到是哪里的问题。 但是蒲元却一下子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