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伏击吕布,林川一共点了两万人。 一万骑兵,一万弓弩手。 剩下的兵马,都交给刘备守徐州了。 根据情报,吕布就八千骑兵,而且还溃逃之师,加上关张赵和太史慈,应该是足够了的。 几名将领都很兴奋,尤其是张飞,似乎对于吕布有种天然的仇恨感。 事实上,林川自己也很兴奋。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带兵出征。 在平原的时候倒是带着他们打过几次泰山贼、黄巾余孽之类的,都是小打小闹。 那会本来要弄点俘虏壮大是不难的,可惜平原太小,没有粮草,养活四千人就不容易了。 还有一点也让林川很兴奋。 马上就能见到三国第一战神吕布,还有在林川看来是第一帅才的张辽,与第一练兵将才的高顺。 总而言之,这一趟,让他兴奋的一整夜都没怎么睡好。 “军师,郭奉孝之计是否真的可行,我们把大军都拉到定陶那边去,可别让我们扑个空啊。” 战马上,二哥长刀横握,目光远眺,逼格极高。 这家伙的傲气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他没有问刘备就跟着自己出了城。 但是在路上似乎又耐不住心中的猜疑。 说到底,他并不是那么相信郭嘉和徐庶。 对付他,林川还是有些办法的。 “他跟我想的一样。” “原来如此,那吕布这回可就要准备命丧定陶了。” 看吧,这就是二哥。 对于林川,他确实服气。 一者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伙人能从小小的平原再到执掌整个徐州,靠的全然是林川。 他的谋略,自己服气。 二者也是因为在他眼中,林川是一起同甘共苦过来的人。 曾经他还提议要刘关张三兄弟外再加一个编制。 要不是林川对于大哥、二哥、三哥这个称呼实在不满意,他不知道多乐意叫上一声四弟呢。 “对了云长,张辽这个人,你认识吧?” 颠簸中的林川漫不经心的问道。 “张辽,字文远,并州雁门人。” 二哥如数家珍一般道来,“说起来我认识他,比认识大哥三弟还要早。” “当年我因杀人罪逃到了幽州,遇上了游历的文远,彼此也算投契。”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的武艺兵法进展的如何。” 林川很想说一句,怕是在你之上啊。 这是由衷的想法。 对于张辽,后人最津津乐道的无非就是白狼山与逍遥津两大恶战。 尤其是逍遥津一战,八百人干翻十万人。 这种悬殊去翻翻史书,能找到第二个人吗? 后期的张辽在东吴那头简直等同于洪水瘟疫的存在。 事实上,野史上还有一段关于张辽的记载。 说是二哥守到了败走华容道的曹操,但并没有要放他离开的意思。 血战之中,曹操一支三千人的援军赶到,当二哥看清楚统兵将军是张辽后,他已经清楚。 曹操,命不该绝。 当然,这种事无从考证,但逍遥津这种逆天翻盘可是实打实的存在。 这也是林川对他志在必得的原因。 “军师怎么问起这件事来了。” 二哥捋着长须很疑惑。 “如你所说,吕布自然是死定了。” 林川眸子里带着一抹阴郁,“但他麾下有两员悍将,却是可助我们成就大业。” “其中一个就是张辽。” “还有高顺。” 后面这句是二哥补上的。 “云长还认识高顺?” 林川瞳孔骤然一聚,二哥真是知交满天下啊。 “不,不认识。” 关羽的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不过当初虎牢关之战,x文台将军攻破董卓大营后,听说是一员悍将率数百精锐断后,硬是拖住了锋芒正盛的江东子弟兵。” “后来才听说,那人便是吕布麾下的高顺。” “董卓西逃的时候,曹操领兵追杀,在荥阳被徐荣打的大败,第一支冲散曹军阵型的关东军,就是高顺率领的。” 哎呀卧槽。 二哥今天是变身三国小科普啊。 高顺还有这么多豪华战绩,林川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军师的眼光的确不凡,不瞒军师说,吕布军中,关某看的上眼的,也只有他们二人罢了。” “挺好。” 林川点点头,“那这次活抓他们的任务就交给你好不好?” 这是林川第一次看到二哥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活抓这两人…” “怕是不易。” 林川忍不住在心里暗爽了一把,你也有搞不定的时候了吧。 “放心云长,跟你说笑呢,这一节,我早有安排了。” “不过,还有两人,我希望你不仅要看得上眼,以后更得虚心请教。” 关羽侧头看向林川,满脸的不解。 “郭奉孝和徐元直。” “说真的,在大局、谋划以及内政这些方面,他们不及我。” “不过我也是有短板的,行军阵法,尤其是摆好阵型的对攻是我不擅长的。” “相反,这二人堪称是阵法奇才,莫说是你们,就是我也需要向他们学习。” 这一点,林川昨天夜里就得到了验证。 在将军们去整顿兵马的时候,林川拉着两人回府从白天聊到深夜。 这两人对于各种阵法的理解、应用都让林川所汗颜。 要不是因为半年来有鲁肃教着学习易经和五行八卦,怕是听都听不懂。 但你不能否认,这些真的很重要。 孔明的八卦阵,到了后世一些景点用植物仿造,还能困住带着手机的游客。 在这个年代你就说牛逼不牛逼吧。 而且,徐庶可是有过破八门金锁阵战绩的男人。 要破阵你总得先认识吧。 想想,要是以后自己带兵,真碰上了阵法高手,被这玩意给绊倒了,可丢了这军师之名了。 “末将记住了。” 二哥难得谦虚的低下头。 毕竟,连林川都觉得要好好学习的人,他想变强,又怎么能用鼻孔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