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成什么样子?” 小光听到这个问题并未回答, 身上的闪烁频率变低了一些, 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中, 见小光的在那里沉默,杨猛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对于要加紧离开这个星球,踏上返途的他来说,这件事并不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 “自检完成,等待核心舱发射!” 这时小伊的声音响起,杨猛也看向了飞船的框架结构, “开始吧!” “明白!” “正在执行发射指令!” “稳固结构已经松开!” “充能配重以落下, 即将弹出, 倒计时 十、 九、 ……” 随着小伊语音中倒计时归零的声音, 伴随着巨大的呼啸声, 被包裹在整流罩中的核心舱,被弹射了出去, 在到达距离地面25米高度时, 伴随着撕裂太空的声音, 闪着尾焰的核心舱慢慢的消失在了红色的云层中, 如此大的动静,也将小光从回忆中拉扯回来。 “再次一次看到如此景象, 不得不说,你们生于那个星球真是幸运!” 听着小光这似乎夸赞,又似乎包含其他情绪的语气, 杨猛摇了摇头, 没有多说什么,他一边让小伊注意着核心舱入轨的情况, 一边与准备着接下来其他部件的发射准备。 而小光见杨猛没有搭话, 便继续说道: “红霭,距离这里不远了,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 听到这个问题,杨猛沉吟了一下说道: “我会随着生活舱一同离去, 按计划应该是三天后!” “三天后?”小光沉默了一下,继续说道: “你会带我离开吧?” 对于问题杨猛没有任何犹豫,当即点头道: “当然!” 说完此话, 杨猛和小光都沉默了一下。 …… 仅仅几分钟后, 核心舱便入轨成功, 毕竟航天科技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 已经很少在发射入轨阶段出现差错, 因此接下来几日的发射过程也十分的顺利。 等到了第三天早上, 从睡梦中醒来的杨猛,第一个件事情, 便是确定红霭所在的位置: “更近了!” “而且红霭扩散的速度更快了!” “只有两天的时间红霭便会到这里!” 杨猛看了一阵后, 默默的将视野里的数据图给关闭, “看来见今天就得离开这颗星球!” 虽说红霭还需两天的时间便会到这里, 但杨猛可不会卡着红霭快到的时候,再离开这个星球。 他也不知道红霭到达后会出现什么变故。 “所幸无垠东方号的分解发射安排的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飞船稳固架, 相较于三天前, 原本框架还算完成的飞船, 此时仿佛是被拆散的积木,已经少了许多部分, “接下来先将聚变炉送上去, 而后便是生活舱!” 杨猛心中确定了一下今天的发射计划而后, 又向小伊询问飞船其他部分的准备情况。 在确定好状况后, 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忙碌了没多久的杨猛, 便注意到, 今天的小光并未去周围探查红霭的情况, 而是在飞船周围不停的飘荡着, 见此情况, 杨猛自然明白小光这样做的意义。 “要带小光离开吗?” 这样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便被驱逐出去, “可惜对着光点的观察还十分有限!” 杨猛摇了摇头便继续进行发射准备工作, 不过, 因为离开这个星球的时间迫近, 如何安排小光的想法,还是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若是小光像是生命体一样进行会进行睡眠就好了!” 他与小光接触的时间并不长,对光点观察的数据也并不多。 可这为数不多的数据告诉杨猛, 身为能量体的小光,与生命体似乎不一样, 并不需要休息进行恢复, 至于为何如此, 杨猛曾也怕旁敲侧击的向小光询问过, 小光的答案也很简单, 只要有一定的能量来补充自己的损耗,它便永远不需要休息。 对于这样不休不眠奇怪能量体, 他的一些打算也无法实现, “可按照基本的物理常识, 这种能量体想要长久保持恒定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面应该有一些地方是我没有确定到的!” “以后慢慢看吧!” 说实话,杨猛不想将不稳定的因素带到太空上, 但如今的状况, 只能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 忙碌中的杨猛, 见小光在哪里闲着, 因此指派了几个任务,让小光也忙碌起来, 就这样, 杨猛进行着发射的准备工作, 而小光则进行着回收工作, 很快各项事务便准备完毕, 按照这个星球的“日照”环境也来到了中午, 这时的杨猛也没有进行休息, 先将最重要的反应炉送上了太空。 聚变反应炉顺利入轨后, 他这才收拾东西,招呼了一声小光 向着飞船的框架结构而去, 因为是无人飞行单位搭建的框架, 杨猛并未浪费材料, 建造电梯, 而是用了一个简易的电动滑索, 上升到了即将发射的生活舱。 在即将离开这个星球的时候, 杨猛回头看了一眼,.. 因为登高的缘故,他看的格外的远, 红黄的沙漠,红色的云层, 以及远处可见的红雾,像是一面巨大的红墙, 正想着他所在的方向席卷而来: “这个星球, 虽然有过生命存在的迹象, 但资源缺少,环境恶劣,人类在这里也难以生存吧!” “这么说来, 我的任务算是失败了!” 杨猛依旧记得身为先驱航天员的任务,也不敢忘记自身的任务: 为人类寻找新的可能! “这里不是!” 杨猛下了一个结论, 便进入了生活舱中, 下一个生活舱的舱门关闭, 两侧的整流罩缓缓合上, 一个巨大火箭出现在了这个星球上, 伴随着一阵剧烈的轰鸣声,火箭慢慢的变成了云层中的光斑。 而随着杨猛的离去, 地面上的各种无人设备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的各项工作, 仿佛杨猛从未离开过一样, 很快, 又一个火箭弹射升空,向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框架上的飞船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