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一开始还认为, 是飞船彻底坠毁没有任何设备残留, 或者是残留下来的装置, 被这个星球的文明所捕获,并屏蔽了中微子信号, 可如今飞船近在咫尺, 却探测不到任何信号, 恐怕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此时一旁的小光见杨猛站在那里不说话, 还以为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于是询问道: “怎么了?” “你的飞船看起来保存的十分完好,是否可以修复?是否需要我的帮助?” 听到小光的询问,杨猛迟疑了一下,而后将他所遇到的问题简略的说了一下。 “通信中断!”小光沉吟了几秒后,告诉了杨猛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与红霭有关!” “你的意思是我飞船上的能量被红霭吸食了!” “是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杨猛心中咯噔一声, 其实在接触到了飞船的那一刻, 他便想到了这种可能, 毕竟飞船上的各个系统都需要一定的电力才能运转, 尤其是信号发生装置, 信号传递距离和发射的强度,与信号发出时所提供的,能量的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红霭, 根据小光之前的说明, 这种微生物经过鲁坦星人数亿年的不间断基因改造,.. 拥有了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能量吸食和转化繁殖能力。 也正是这样,鲁坦星人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红霭压制。 “也就是说飞船上的能量被红霭所吸食,所以才没有信号传出!” “确实如此, 说不定消失了很久的红霭再次出现,便与吸食了你飞船上的能量有关!” 说到这里小光突然飘了起来, 以极快的位置的围绕着无垠东方号转了几圈, 然而回到了杨猛的面前,用莫名的语气对杨猛说道: “当初我们发现红霭无法控制后, 便想着销毁红霭, 但红霭作为一种微型生物,想要完全消灭并不容易, 因此我们通过红霭的基因特性, 在这个星球上构造了大量的诱捕区域, 这才将红霭压制!” “这里作为能量稀缺的荒漠地带, 地下很有可能存在着当年的地下诱捕点, 也许是你的飞船撞破了诱捕结构, 让已经被压制的红霭再次复苏了过来!” 听到小光这样的说法, 杨猛也是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红霭对于这个星球的文明来说是一种危害 对于杨猛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红霭同样可以吸食电力, 而他现在所穿的航天服上的各种功能, 都是通过电力来运转的, 如果他陷入红霭中, 虽然不会被红霭吃掉, 但航天服会失去大量的功能, 尤其是温控系统失去作用,会让他在这零下40多度的寒冷星球上陷入危机。 “如今红霭已经出现, 也就是说,我一旦开始建造新的飞船, 其建造过程所散发的能量,很可能会吸引红霭!” “不是可能,是一定!” 一旁的小光提醒道: “而且我和你的存在,已经吸引了红霭的注意!” “只不过我们现在正处于能量荒漠中, 红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到来! 所以时间不多了,我们要尽快离开这个星球!” 听到小光的催促, 杨猛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自从他离开维护中心, 他便再也没有看到过那轮红日, 整个天空红蒙蒙的, 仿佛是被一层厚重的红云所笼罩。 一旁的小光见杨猛抬望向了天空,有些不解道: “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 杨猛摇了摇头,看向了小光: “既然有着红霭的威胁,那我这就开始建造飞船!” 听到杨猛终于打算离开这个星球, 作为光点的小光,闪动频率变的快了一些, 这时的杨猛也没再与小光废话, 而是先让小伊派遣微型机器人确定飞船内的状态, 因为飞船失去了动力, 且插在了地上,杨猛无法顺利的进入飞船内, 只能让微型机器人进入。 通过微型机器人,杨猛很快看到了飞船内杂乱的情况, 见此他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让小伊操控探测设备,尽快赶往飞船的尾部。 一路上微型机器人并没有遇到多少阻碍, 直到快到飞船尾部时,被一扇舱门挡住了去路, 通过微型机器人传回的画面可以看到, 这舱门上有着门牌, 上面清楚的标着核聚变反应炉, 而这里正是他探测的目的地。 “既然聚变炉没有爆炸, 说明聚变阻断控制锁和温压控制装置还在正常运行! 聚变装置还有启动的可能!” 想到这里, 杨猛心中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虽说核聚变技术不像核裂变技术一样会产生放射性污染废弃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核聚变技术的危险程度要低于裂变技术, 毕竟聚变需要一定的高温高压才能发生,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所产生的聚变爆发,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因此人类自可控核聚变突破后, 便研发出各种技术,只为了避免核聚变过程中各种可能产生危机的情况。 如同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到如今, 已经可以做到完全紧急停止聚变反应的程度, “按照飞船智能程序的安全规范流程, 一旦确定逃生舱,脱离飞船,核聚变炉便会停止聚变反应, 这么说来,聚变炉应该是停止的状态。 现在唯一麻烦的事情便是重新启动聚变反应!” 想到要重新启动聚变反应, 杨猛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 想要启动聚变反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没有实现可控核聚变前, 人类能造出的聚变反应只有氢弹, 而点燃氢弹的引线便是原子弹, 虽然点燃聚变炉不需要核弹级别的能量, 可也依旧需要不少的能量。 “也不知道,点火装置里的能量有没有被红霭吸走!” “先让微型机器人进去看一看再说!” 此时舱门紧闭, 但杨猛却并不担心微型机器人无法进入, 虽说舱门是通过电力控制的, 但在复杂的宇宙环境中,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的舱门都留下了手动开启的方式, 只见微型机器人稍作变化, 进入了一个螺孔中,而后紧闭的舱门便缓缓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