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王大龙一脸自豪。 随后向陈凡解释了起来。 随着皇宫的消息传遍全城,其中越来越多的细节也传了出来。 原来。 陛下能给大家这么大的恩惠,这其中也有国师的功劳。 听说国师从仙界带来了一亿石粮食的时候,大家都集体失声了。 天啊! 这骇人的粮食数量,他们别说是看,连听都没有听过。 实在是无法想象! “大明有国师,是我们老百姓之福啊!” 尤其是大家听说,国师以每石三钱的价格,把这一亿石粮食便宜卖给了陛下。 大家对陈凡就更加的感激涕零了。 要知道。 现在京师的粮食价格,已经疯涨到六两银子一石了。 大家都已经快吃不起了。 现在有了三钱银子一石的粮食,价格足足低了二十倍。 以后,人人都可以吃得起粮食了。 另外。 前几天陛下抄家的原因,大家也听到了一些传闻。 说是仙师从仙界带来了一本天书,每个人所做的坏事,天书里面都有记载。 陛下就是根据天书,才找出了这么多的贪官污吏。 “多亏了仙师,让这些贪官污吏原形毕露。” 尤其是抄家所得的银两,又用来购买便宜至极的粮食。 不管是为老百姓铲除贪官污吏,还是如今的免除赋税,免费送粮。 仙师在里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 知道这一切后。 从午门刚刚疏散的人群,又一窝蜂的涌到了国师府门前。 大家和在午门前的举动一样。 一边对着国师府大门叩谢,一边大声呼喊。 “多谢仙师为我们做主,铲除掉了贪官污吏。” “多谢国师给我们带来粮食,让我们不再挨饿。” “……” 王大龙眉飞色舞的把国师府前发生的一切说给陈凡听,脸上满是骄傲的表情。 你们平民百姓能有今天,全靠我们少爷。 陈凡看着王大龙骄傲的像只胜利的大公鸡,趾高气扬的。 “我说呢!怎么一大清早的这么吵,耽误我睡懒觉!” 陈凡正说着呢,大老远就听到了国师府外面人群的欢呼声。 陈凡摇了摇头。 这古代老百姓早上起来精神这么好的吗? 从国师府大门到后院卧房,这中间的距离不可谓不远。 但是京城百姓的欢呼声,陈凡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少爷,那外面的老百姓……” 王大龙向陈凡询问该怎么应对此事。 在他看来,少爷最好是可以出去见一见他们,这可是扬名天下的大好时机。 “好了,知道了。” 陈凡打了个哈欠,随意的说道。 陈凡以前作为打工人最大的梦想,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难得睡一次懒觉,还被人吵醒了。 陈凡无奈的摆摆手。 “大龙,你去把外面的那些人赶走,太扰民了。我要继续睡觉了,这些天都没有好好休息一下,我睡觉了的时候不要让人打扰我。知道了吗?去吧!” 说完,陈凡重新躺回床上。 “少爷,外面那些老百姓赶……赶走?” 王大龙都吓傻了,他还以为听错了呢! 门外聚集了数万的老百姓,都是来感谢少爷的。 这可是扩大少爷名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多少名家大儒想求都求不来。 少爷居然把人往外赶? 他实在是想不通少爷的用意。 王大龙不确定的问道: “少爷,真的要赶人?会不会不太好啊?” 陈凡不耐烦的说道: “让你赶,你就赶,怎么那么多废话,他们在外面吵吵嚷嚷的,我还怎么睡觉?” 王大龙看陈凡有些生气了,也不敢再多说了。 正要跨出大门去赶人。 突然。 王大龙尖叫一声。 “少爷,我知道了。” 说完,王大龙跑到陈凡的床边,一脸崇拜的看着陈凡。 陈凡刚刚闭上双眼,就被王大龙一惊一乍的惊醒了。 “你是不是有病!” 陈凡皱着眉头看向王大龙。 “少爷,我知道了,你是不是为了避嫌才不出去见老百姓的,就是怕陛下误会?” 王大龙刚才突然想通了,这才情不自禁的叫出声来。 外面的老百姓刚刚去午门跪谢陛下,这个时候又跑来国师府纳头就拜。 如果少爷出去见他们的话。 肯定会有人说少爷收买人心,功高震主。 陛下要是知道了,就会对少爷有看法。 难怪少爷不出去见他们,要把人往外赶,还找了一个荒诞的理由,说什么打扰睡觉了。 原来。 少爷真正的用意是为了避免陛下的猜忌。 对于少爷的用意之深远,他内心大感佩服。 少爷不愧是仙师! “少爷的深谋远虑,让小人佩服之极。” 说完,王大龙一脸崇敬的看着陈凡。 陈凡一开始愣了一下,等他回过神来,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后。 陈凡翻了个白眼,骂了一句。 “神经病!” 他都说了多少次了,外面的老百姓吵到他睡觉了,所以才要把他们赶走。 什么避嫌?什么误会?什么猜忌? 我看你想的有点多! “好了,赶紧滚蛋,还没完没了了。” 你一个配角,内心戏怎么那么多! “放心吧!少爷,小人一定把外面的人都赶走,不让陛下误会!” 王大龙带着对陈凡一脸崇拜的目光,走了出去。 他要赶紧把外面的人群轰走。 以免少爷被奸人说邀买人心。 要知道,自古以来,如果有人收买民心,必然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不得不说。 王大龙的办事效率很高。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外面的老百姓就都散走了。 陈凡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睡个懒觉了。 当然了,陈凡说是赶人。 王大龙毕竟脑子没有坏,不可能真的把国师府门外的老百姓赶走。 王大龙只是说大家的心意国师收到了。 但是国师日夜操劳,太过劳累,需要好好休息,不能出来见大家。 大家听到国师府的管家都这么说了,于是一个个的叩谢完就回家去了。 国师太过辛劳,他们也不愿意打扰了国师休息。 虽然京师的老百姓回去了。 但关于陛下和国师的盛名并没有停止传播。 相反,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信用不了一天的时间,就会传得京城人尽皆知。 大家相信。 大明有了陛下和国师,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