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这些大臣失态。 实在是一亿石粮食太过骇人听闻。 要知道,大明去年从老百姓手里征收的粮食税才六百万石。 一亿石粮食! 他们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个什么概念。 看着喧闹的场面,崇祯也没有生气。 这份天大的喜讯值得和所有人分享。 等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 崇祯才继续说道: “这一亿石粮食,朕打算拿出五百万石运去北方当作赈灾粮,这个大家没有异议吧?” 说完,崇祯还看了在场的众大臣一眼。 开玩笑。 这个时候众大臣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哪里会反对陛下。 相比于一亿石粮食。 五百万石只是毛毛雨。 崇祯见大家没有异议,这次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 “这一亿石粮食是仙界华国半卖半送卖给我大明的,只要3000万两白银……” 崇祯还没说完。 下面的众多大臣又一下子炸开了。 大家纷纷震惊于怎么会这么便宜。 要知道。 现在大明京师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六两银子一石了。 哪怕是大明强盛时期,粮价也有一两银子一石。 可现在。 一亿石粮食只要3000万两银子,算下来一石粮食只要三钱银子。 这便宜的完全不真实。 这哪里是半卖半送,这完全就是白送嘛! 崇祯咳嗽了一声,众位大臣这才停止了议论。 “这3000万两银子都是抄家所得,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吸食的民脂民膏,所以,这一亿石粮食理应有所有大明老百姓的一份。” “因此,朕打算免除老百姓五年的税收,让他们五年不用上缴一粒粮食。” 听到这里,众位大臣齐声恭维道: “陛下圣明!” 现在大明的环境持续恶化,旱灾都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而大明老百姓可以交上来的粮食越来越少了。 有了一亿石粮食之后。 免除老百姓五年的税收也就成为了可能。 此举必然会引起所有大明老百姓的拥戴,让他们更加拥护陛下。 “而京师近百万的人口,朕打算每人免费送一石粮食,不论是刚出生的幼儿,还是七老八十的老者,每个人都有份。” 可以说,这些贪官污吏敛财无数,京师的老百姓所受到的伤害最大。 所以,崇祯才打算好好补偿一下京师的老百姓。 陈凡在一旁听得暗暗咋舌。 到底是首都人民,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第一个享受到国家的好处。 众大臣自然也没有意见。 有了一亿石粮食,拿出一百万石粮食免费发放给京师的老百姓,也就无所谓了。 现在陛下财大气粗,一百万石都是小意思。 “这些事情就交给李爱卿去处理了。” 崇祯一边看向首辅李邦华,一边点头示意。 李邦华赶紧躬身领命。 “微臣遵命!” 看到大家还在消化刚才的消息,崇祯打断了大家的低声议论,继续说道: “朕要宣布的第二件事,就是任命朕的贤弟为大明国师。贤弟这段时间为大明所做的贡献,想必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 陈凡从崇祯身后走出来,抬起手向大殿内的所有大臣打了个招呼。 “大家好,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众位大臣赶紧从座位上起身,向陈凡拱手道: “不敢,国师大人折煞我们了。” “以后还请国师大人多多关照!” “国师大人是仙界下凡,能够担任大明的国师自然是再适合不过的。” 看到这些文武大臣这么客气,陈凡微笑的轻轻点了点头。 到底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子了,说的话就是好听。 其实。 大家对于陈凡能够担任大明国师,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皇城旁边修建的那么气派的豪府,他们早已经见识过了。 那气派程度远不是亲王府可以比的。 虽然陛下没有说是为谁所建的府邸。 但大家也不傻。 除了仙界下来的仙师,大家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配得上这样的府邸。 看到贤弟和诸位大臣相处的其乐融融,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 “朕要说的第三件事,就是朕已经和仙界的华国,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条约。” “在不久的将来,华国会把仙界无数的宝贝卖给我大明,而大明也会把大明特有的货物卖给华国。” “所以,这就需要成立一个商务部,专门负责我大明和华国之间的货物交易。” “保守估计,每年的交易价值高达数千万两银子。” “因此,这商务部的尚书有多重要,想必朕不说,大家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崇祯扫视了全场一圈,见大家一脸意动的神情,就知道大家对商务部的尚书位子有想法了。 不过,崇祯只是笑了笑,他早已有合适的人选了。 崇祯看向礼部尚书李易之,一脸微笑的说道: “李爱卿,这商务部的尚书之位,朕就交给你了。” 李易之愣了一下,随之欣喜若狂的跪下谢恩。 “谢陛下恩赐,微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会把商务部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让陛下操心。” 崇祯点了点头。 其他的所有文武大臣,看向李尚书的目光满是羡慕。 虽然这名字很奇怪的什么商务部,才刚刚成立。 但大家在心里稍一盘算,就知道这商务部必然会凌驾于六部之上。 陛下说的每年的货物交易额在数千万两银子,单凭这一点,商务部的地位就不是其他六部可以比的。 要知道。 大明现在的财政每年才几百万两银子而已。 所以。 大家才会一脸羡慕的看着李尚书。 虽然从礼部尚书调任为商务部尚书,但这明显是高升了。 之前,礼部虽然是六部之首。 但说起实权,还是比不过户部的。 毕竟户部掌管着全国的财政。 任何官员想要办什么事,必然需要财政的拨款。 而这个时候,就会求到户部头上。 可想而知,户部的实权才是六部之中最大的,就因为户部掌握了大明的钱袋子。 但是现在。 商务部的实权一下子跃居在六部之上。 原因无他,每年数千万两白银的交易,远不是户部几百万两银子的财政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