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年

文案:前一世,孟云卿生得花容月貌,妩媚动人。宋景城和她成亲六载,最后却为了所谓的大好前程,将她拱手相送于人。她不哭不闹,缓缓将那枚定情玉簪,一寸寸刺入胸口。 ……重生十年前,她处处韬光养晦,行事谨慎内敛,要为自己谋一世锦绣年华。****至于相貌,她搁下铜镜,痛定思痛……“小姐,咱悠着些,再胖真就嫁不出去了!”“唔,等嫁出去就不吃了。”某只:“……胖些好,有容,“乃”大。” 本文1局各位看官的收藏求评论! 入坑提示: 1、作者很勤奋,作者很好调戏!求调戏作者:2、谢绝扒榜3、10月6日,择良成吉日恢复更新啦~爱你们~ # 入接编编通知,本文将于11月4日入V,届时将三更奉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么么哒~ # 正在更新和完结的文文:存稿待开最新连载完结古言完结古言

第008章 沈家
    第008章沈家
    孟云卿终于明白,上一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见过沈修颐。
    二月里,娘亲重病,看过好些大夫,都说大限将至,娘亲便托人送了书信去沈家。
    信中没有写她时日不多,只是说膝下有个女儿唤云卿,自出生后还未见过祖母,想让家中来人接云卿回沈家一趟。
    娘亲是怕死后,她无人照顾,才会给一直没有联络的娘家捎信。
    至于母亲为何一直同沈家没有联络过,沈修颐含糊带过,她也并不清楚,只隐约觉得与爹爹有关。
    沈家的人并不知道娘亲已经病重,但时隔多年,突然有了娘亲和她的消息,老祖宗欢喜得连病都好了多半,家中便派沈修颐来珙县寻她和娘亲。
    沈家在京中。
    京中到珙县少说有一个半月路程,上一世的时候,沈修颐也应来过珙县。
    只是那时她已随刘氏迁到清平,刘氏又未透露给旁人,所以她根本就没有见过沈修颐。
    这一世,若是她没有摆脱刘氏,兴许永远都不知晓,还会有沈家的人会来珙县寻她。
    ……
    入夜,孟云卿窝在被里辗转难眠。
    她还记得她提及娘亲过世,沈修颐眼中失望和关切的神色。
    对沈家,她一无所知。
    前一世的种种艰辛,总让她对亲人有莫名的向往。犹是见到沈修颐递来的玉佩,那股带着温度的暖意,让她流连忘返。
    前一世,若是有沈家在,她还会不会落到最后下场?
    实在失了睡意,就合衣而起。
    虽是四月,夜间还是透着丝丝凉意,不觉将衣裳拢得更紧些。
    睡不着,便出屋在苑内踱步。
    沈修颐提起过祖母,她就在心中勾勒模样,头发都已花白,身子骨还算硬朗,最喜欢孙子辈围在身边。喜欢听戏,喜欢热闹。
    娘亲是祖母的小女儿,祖母过往最疼娘亲。所以接到娘亲的书信,就匆匆唤了沈修颐往珙县赶。
    祖母很想见她。
    孟云卿幽幽一叹,寻了苑中的凉亭歇下。白日里,沈修颐是想让她同他一道回京,回沈家。
    也难怪,爹娘都已不在,整个孟府只有她一人。祖母和沈家尚在,哪有留她一人在珙县,却无人照料的道理。
    沈修颐的提议不无道理。
    但京中于她,始终是梦魇。
    “锦年,我娶妻了。”
    “昀寒是尚书府的千金,为我育有一双儿女……”
    “偌大的燕韩,你再无亲人,还能去何处?”
    ……
    ****
    翌日清晨,珙县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入春后难得的潮湿阴霾。
    娘亲葬在城东,沈修颐想去拜祭,孟云卿同行。
    宽大的马车,孟云卿多是默不作声看着窗外,沈修颐便从善如流,也不出声相扰。
    沈芜姑姑是上月下葬的。
    给祖母的信中却只字未提病重之事。孟家上下除了十来个丫鬟杂役,就只有云卿一人。
    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是如何熬过来的?
    沈修颐微微敛眸,忽然想起侯府里的姊妹,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处处有父母拿捏考量,不觉心中一沉。
    而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有人眼中总是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相称的愁绪。
    “到了。”她声音很轻,沈修颐缓过神来。
    马车缓缓停下,安东上前来扶她。
    出行本是用的沈修颐的马车,就没有带娉婷一道,安东熟悉路,就与车夫并驾。
    “雨天滑,姑娘慢。”笨拙的语态,沈修颐微微怔住。
    孟云卿浅浅弯眸。
    搭手下了马车,安东撑好了油纸伞给她,细雨沾衣,怕染风寒,也沈修颐入乡随俗。
    身后的侍卫会意拎了香烛跟在身后。
    “娘亲葬在这里,同爹爹一处。”说得风轻云淡,石碑便映入眼帘。石碑前杂草不生,应是才来祭拜过。
    侍卫甲上前摆了祭品果实,侍卫乙打了火折子,沈修颐点了香烛上前,双手高举过头顶,行大礼叩拜。
    孟云卿眼眶兀得湿润。
    “姑姑,修颐来看你了。”薄唇轻抿,声音犹如清风拂面,眸间噙得的伤感又好似不着痕迹。
    孟云卿微微拢了眉头,沈修颐,似是从前就见过的娘亲的?
    再见他大礼叩拜,额头都渗出隐隐血迹。
    ……
    一行人在城东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拜祭完孟母,便往孟府折回。
    由得方才拜祭的缘故,孟云卿只觉亲切了许多,想起方才他眸间的痕迹,不觉问道:“表兄以前见过娘亲?”
    难得她主动开口,沈修颐颔首:“小时候淘气,常往沈芜姑姑院子里跑,喝她煮的茶。”
    娘亲煮的茶?
    孟云卿倒是信了,娘亲爱煮茶,应是在沈家就有的嗜好,沈修颐果真是见过娘亲的。
    “那时候娘亲是什么样子的?”她不禁好奇。
    沈修颐便笑:“祖母育有四个子女,从父亲到二叔,三叔都是儿子,就姑姑一个小女儿,自然金贵得很。我们小时候犯错受罚,就通通往姑姑院里跑,十回里能有九回逃过去。”
    似是想起从前,眼中的浮光掠影都温和动人。
    孟云卿就也跟着笑开。
    见她开怀,沈修颐继续:“所以祖母常说,这样的小祖宗有一个就够了,再多一个,怕是整个侯府都吃不消。”
    侯府?孟云卿稍稍顿住。
    但沈修颐说的随意,她也就没有打断。他说,她就在一旁安静地听,仿佛回程的路都似是短了大半程。这一趟出来,便不觉亲络了许多。
    等到回孟府,周遭聚了不少围观之人,嘈杂得很,连马车都驶不进去。
    父母过世后,街坊邻里都对她颇为照顾,平日里哪有这般景象,莫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孟云卿掀起帘栊,恰好闻得人群中,一声大吼:“叫姓孟那个贱蹄子出来!别以为躲在孟家,我就找不到人!有本事哄我娘走,没本事出来说清楚!”
    沈修颐眸色微黯。
    孟云卿眉头一蹙,是刘氏的大儿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