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年

文案:前一世,孟云卿生得花容月貌,妩媚动人。宋景城和她成亲六载,最后却为了所谓的大好前程,将她拱手相送于人。她不哭不闹,缓缓将那枚定情玉簪,一寸寸刺入胸口。 ……重生十年前,她处处韬光养晦,行事谨慎内敛,要为自己谋一世锦绣年华。****至于相貌,她搁下铜镜,痛定思痛……“小姐,咱悠着些,再胖真就嫁不出去了!”“唔,等嫁出去就不吃了。”某只:“……胖些好,有容,“乃”大。” 本文1局各位看官的收藏求评论! 入坑提示: 1、作者很勤奋,作者很好调戏!求调戏作者:2、谢绝扒榜3、10月6日,择良成吉日恢复更新啦~爱你们~ # 入接编编通知,本文将于11月4日入V,届时将三更奉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么么哒~ # 正在更新和完结的文文:存稿待开最新连载完结古言完结古言

第033章 量体
    第033章量体
    当晚,音歌就同娉婷和孟云卿回了西暖阁。
    音歌的东西不多,娉婷去帮忙收拾的,回到西暖阁,孟云卿便笑了。
    旁的丫鬟都是些小饰物,攒的舍不得穿得衣裳,音歌这端就全是一罐一罐的小食和零嘴,还有搜集的花花绿绿的糖纸,孟云卿哭笑不得。
    音歌和娉婷的房间在西暖阁的偏房,等两人整理得差不多,就去伺候孟云卿洗漱。
    白天在路上折腾半日,再加上初来乍到,又需谨慎察言观色,这一日并不轻松。
    虽不轻松,孟云卿心中大抵却是欢喜的。
    加之每日晨间,府中的小姐们都要早起向老祖宗请安,于是便早早熄灯歇下了。
    娉婷性子朴实,显得大大咧咧,音歌虽然活泼却心思细腻。
    想得周全,就事事无需她操心。
    两人在一处,音歌年长些,护人,娉婷又是不个不争的,相处得倒是愉快。
    熄灯睡下,偏房离主卧不远,孟云卿还能隐约听到两人叽叽喳喳的聊天声,而后便是“嘘”声,声音随即又小些,怕吵到她,但隔不了多久便又笑起来,聊得很是投机。
    孟云卿是无妨的。
    卧在榻上,想起白日里宣平侯的事,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
    如果人家本来就是从珙县进京的,那一路上会遇到多次也不稀奇。更何况,他来侯府还是定安侯邀请的,想来也是巧合会多些。
    再细下想来,她也未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过吐了他一身罢了,看样子,有人还是记不得的。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这个时候,她又不能把画扇都统统还给他。
    回西暖阁时,听音歌随意提起,说宣平侯该是会在府里小住些日子,少则几日,至多十天半个月。虽然住在西院,但也只是落脚之处,他总不回终日缩在西院之中,再说听闻他在定安侯府,来拜访的人想必也不在少数;而自己在东院守着老祖宗,不碰面就诸事大吉了。
    思及此处,顿觉豁然开朗。
    再回想起今日在侯府的所见所闻,又觉这西暖阁里带着家人的暖意。
    渐渐的,偏房里两个丫头的笑声也越来越浅。
    这一觉便到天明。
    ……
    翌日早晨,竟然是音歌来唤她起床的。
    她有些认床,这接连几日在路上都没睡好,昨晚却睡得异常安稳。音歌来唤,她还有些怔忪。
    音歌伺候她穿衣起床,娉婷就打了洗漱的用的水来。
    平时娉婷一人手忙脚乱,多了音歌,两人都轻松些。
    “娉婷还说姑娘认床。”昨日唤得还是表姑娘,今日便是姑娘了。
    娉婷一边摇头,一边拧了毛巾,“也不知怎么的,姑娘到了侯府反倒好了。”
    两个丫鬟便再一处笑。
    “许是见到外祖母就安心了。”孟云卿浅浅带过,“没耽误时辰吧?”
    “姑娘放心吧,没呢,只是老祖宗说想同姑娘一起用早饭,咱们就早些去。”
    孟云卿点头。
    究竟是外祖母身边的一等丫鬟,梳头的手艺才叫精致绝伦。娉婷立在一侧,一边给音歌打下手一边看呆,“音歌姐姐的手真巧。”
    “晚些回来我教你,赶明儿起我们换着给姑娘梳头。”
    音歌这丫头心思细腻,本是一脸羡慕的娉婷,霎时就乐开了花。
    孟云卿看了看铜镜之中,脸还没长开,算不得好看,但音歌给她梳的头,却趁得她几分修颜。
    娉婷都欢喜,“姑娘,你平日就该多打扮些。”
    言外之意,她今日梳的这个头,很是好看。
    孟云卿怔住。
    一侧的两个娉婷和音歌都兴致勃勃得给她选着发钗,都没有留意她的表情。
    “姑娘的首饰虽少,都很雅致。”恰好音歌挑了两串,娉婷都觉得好看。
    孟云卿牵了牵嘴角,指了指盒中最不起眼的那枚。
    娉婷意外,音歌看了看,又道,“这枚也好,素而雅,和姑娘配。”
    娉婷自是不懂,但音歌这般说,她就觉得这般好。等簪子入了发髻,果真别有一番清韵,反倒好看得很,娉婷便嚷起来:“音歌姐姐,今日回来你就教我。”
    孟云卿垂眸,修长的羽睫倾覆,看不出半分情绪。
    ……
    ***************************
    等到养心苑,老祖宗也刚起。
    小厨房做了绿豆粥和粗粮饼,说是夏日里消暑,清热,最适宜晨间食用。
    孟云卿便陪着老夫人用饭。
    老夫人问了问她可还习惯,夜里睡得可好,孟云卿都如实做答。
    老夫人便笑眯眯喝粥。
    秦妈妈眼尖,“表姑娘的头可是音歌梳的?”
    孟云卿点头。
    老夫人就笑,“音歌这丫头就是手巧,我们家云卿这般一打扮,好看!”
    老祖宗要赏,音歌就福了福身,“老祖宗赏音歌些糖吃就好啦,昨日音歌的糖都被娉婷那丫头吃掉了。”
    娉婷嘴笨,便是语塞,但屋内都晓是音歌打趣,便纷纷乐了起来。
    “就知道吃糖,小心吃成胖姑娘。”老祖宗好生嫌弃,“到时候下巴都是圆的,看你怎么嫁得出去……”
    “老祖宗……”音歌撒娇。
    秦妈妈也跟着摇头。
    孟云卿却咬了咬筷子,小心吃成胖姑娘,这一句,倒是入了她心里。
    ……
    早饭过后,秦妈妈带着丫鬟收拾。
    老夫人便让音歌帮忙梳头,音歌轻车熟路,孟云卿就在一旁打量。
    音歌手巧,又知轻重,老夫人没掉几根头发,也不疼,只觉贴心得很。于是一边让音歌梳头,一边同音歌这丫头说话,心情很是愉悦。
    忽然问起孟云卿来,孟云卿就在一旁接话,屋内其乐融融,也不觉无趣。
    末了,老祖宗的发髻梳好,对着铜镜看了又看,“我就说音歌这丫头,兰心蕙质,日后怎么舍得你嫁出去。”
    “那音歌便不嫁了,一辈子伺候老祖宗和姑娘。”
    “尽说瞎话!”老夫人佯装要打。
    孟云卿莞尔。
    外祖母是真心疼爱她,才会把音歌给她。
    ……
    晚些时候,各房的夫人和小姐们都来请安。
    养心苑便热闹了起来。
    偏厅里又好似回到了昨日,孟云卿刚来时候的场面。
    音歌悄声道:“昨日里迎接姑娘,府里的姨娘们都来了,平日晨间定省,就只有夫人和小姐们。”她一说,孟云卿便明了,人确实比昨日少了几位。大房没有姨娘,二房只有一位赵姨娘,三房有杜姨娘和何姨娘,音歌小声提醒,旁人也听不到。
    昨日,她才到侯府,是客,老祖宗身边的位置自然是留给她的,今日她再坐在老祖宗就不合时宜了。
    侯府讲究,她不能坏了规矩。
    老祖宗身边的位置就留给了侯夫人。
    偏厅两侧的首位,就分别坐了二夫人和三夫人。
    侯夫人先起头问了问她昨夜睡得可好,她早晨都应过外祖母了,不过再说一次,二夫人和三夫人也分别表达了关切,她应付得还好。
    听说沈婉婉夜里踢了被子,着了凉,天将亮就开始咳嗽。
    府里请了大夫来看,世子夫人就守在一旁,没有来养心苑定省。
    老夫人听说小心肝儿病了,自是着急,赶紧让秦妈妈去看看。
    加之,侯夫人说了约了云韶坊的裁缝来西院,给府中的姑娘们做几身新衣裳,几个姑娘都欢喜得很。
    今日的定省也就早早散了。
    结伴往西院里去,三房的沈瑜和沈楠两姐妹最为高兴,平日里母亲和姨娘关系便不好,终日闹得不可开交,别说置新衣裳了,少从她们身上纠错就很好了。今日有侯夫人做主,母亲也不好说什么,这一趟西院去得,简直欢呼雀跃。
    便是二房的沈妍也是暗自欢喜的。
    孟云卿倒是没有开口。
    方才听到“云韶坊”三个字就怔住,一直缄口,默不作声。
    音歌也不知为何。
    “二姐姐,好端端的,又不是年节,大舅母怎么突然想起给大家衣服了?”也唯有沈陶敢如此问。
    沈琳便道:“听母亲说,月中先是将军夫人寿辰,再晚些还有尚书府顾夫人,各府的姑娘们届时都要一同前去贺寿的,正好添置些衣裳。”
    京中不成文的规矩,大凡这样的聚会,都是各府的夫人们提亲说亲的好时候。
    哪家没有几个公子哥,哪家又没有几个适龄的姑娘,各府的夫人们看得称心如意,就早早将婚事定下来。
    是以,京中对这样的聚会都格外重视。
    沈琳的婚事自是不用愁的,沈陶和府里的其他姐妹,还需要侯夫人费心张罗。
    所以定省时,当二夫人听说侯夫人要给府里的姑娘们做衣裳,她精明的脑子就开始盘算起来。沈楠和沈瑜还小,沈妍她倒是不关心,正好趁这个时机,好好替沈陶打算。故而这姐妹几人走在一处,二夫人同侯夫人便走在队伍前头。
    至于三夫人,身子不适为由,早早便回了院中。
    哪有心思想着姨娘养的女儿!
    等到东院,侯夫人和二夫人就一同到苑中说些体己话。
    云韶坊的裁缝正好也到了,大丫鬟韵来就在偏厅安顿好各房的小姐和丫鬟们。
    加上孟云卿,侯府的姑娘一共有五位,云韶坊的裁缝来了三人。
    就将好分作三处。
    孟云卿恰好同沈陶分在一处。
    孟云卿先量,沈陶便在一旁看着。
    娉婷不大喜欢这个三小姐,昨日里她就神色傲慢,对姑娘不是很尊重。
    姑娘虽然不介意,她却心里不舒服。
    故而,裁缝替姑娘量体裁衣,她和音歌就在一旁听吩咐帮衬,也不去管一旁的沈陶。
    沈陶却是兴致勃勃看着眼前三人。
    “我看呀,祖母对云卿妹妹是真好,府里都知道祖母最疼音歌,竟连音歌都舍得给云卿妹妹,我们是想都想不得的。”她一面笑,一面打量孟云卿脸色,等她如何作答。
    谁知孟云卿自先前起就在出神,全然没有留意到身侧的沈陶在同她说话。
    娉婷和音歌都看了看她,手上的活却没有停下。
    沈陶的脸色就有些变了。
    还是娉婷扯了扯她的衣袖,她才回过神来,“三姐姐方才是同我说话?”
    一脸真诚,全然分不清她是在演戏还是真的没听到。
    沈陶傲慢,只顾着嘴角牵了牵,又道:“嗯,云卿妹妹从前没有到过京中,自然不知道这云韶坊在京中可是首屈一指的布装,大舅母会想着给姐妹们添衣裳,怕是姐妹们都借了云卿妹妹的光罢了,云卿妹妹可要多做几身才是。”
    她话中有话,娉婷就有些皱眉。
    音歌不语,平素里,这位三小姐脾气便是侯府里最乖戾的,偏偏二夫人宠得很。
    有二夫人护着,侯夫人自然不多管。
    毕竟是沈府嫡出的姑娘,又没有大错,总不能像庶出的姑娘一般数落,老夫人处有时也恼得很。
    音歌心底澄澈。
    孟云卿掐了掐娉婷的手,娉婷会意,咽了心中话,也不作声。
    孟云卿便笑:“多谢三姐姐提醒。”
    这一拳倒像打在软棉花上,对方不痛不痒,她自己倒讨得没趣。
    孟云卿又好似平常道:“音歌,那稍晚些,记得同侯夫人说一声。”
    音歌倏然会议,应了声好。
    沈陶只觉先前这棉花里又仿佛藏了细针!!
    音歌若同侯夫人讲,侯夫人便心知肚明是她在嚼舌根。
    母亲出来前,再三告诫,马上就是将军夫人和顾夫人的寿辰,届时事事要依仗侯夫人,让她收敛着性子,千万别惹大舅母不喜。
    她应得也好,结果光顾着想着如何顺侯夫人心,全然没有想过孟云卿会来这么一出。
    侯夫人向来是最孝顺的,她方才的一番话若是传到侯夫人耳朵里,再被祖母知晓,她才是搬了凳子砸自己的脚。
    沈陶虽是个傲气的,却也不是个干傻的。
    遂而眼眸一弯,笑出声来:“怎么就开个玩笑,云卿妹妹还当真了不是?方才二姐姐才说,月里有将军夫人和顾夫人的寿辰,姐妹们都是要一同去的,云卿妹妹自然也要一道。正好侯夫人体贴,叫了大家一道做衣裳罢了。”
    孟云卿莞尔。
    得理还需饶人,这个道理她自然懂。
    只是沈陶这般一提,她也忽然想起来卫同瑞来。
    沈陶口中的将军夫人就是卫同瑞的母亲,她之前还说让卫同瑞带好,没想到侯府的姑娘们都去,也不知道卫同瑞最后给将军夫人备了什么礼物。
    卫同瑞教会她骑马,她也拿他当朋友。
    这么突然想到卫同瑞这厢,遂又想起他同韩翕两人拌嘴,就蓦得笑起来。
    沈陶眼眸一紧,以为她是故意笑自己方才搬石头砸自己脚,心中就有些不快。
    娉婷好奇:“姑娘这是想到何事了,竟然自己笑出声来?”
    “没事。”她不好提,就话锋一转,小声问:“音歌,三姐姐方才说的顾夫人是?”
    音歌微顿,“尚书府的顾夫人哪!”
    尚书府,顾夫人?
    孟云卿愣住。
    音歌想起她才到京中,怕是没理清这层关系,就娓娓道来:“咱们侯府的大小姐,嫁到尚书府做长媳……呸呸呸……是咱们侯府的大姑奶奶嫁到了尚书府,所以我们侯府同顾府是姻亲,顾夫人的寿辰自然是要去得。到时候姑娘还能见到大姑奶奶呢!”
    沈媛嫁了顾昀鸿。
    顾夫人便是顾昀鸿和顾昀寒的母亲。
    孟云卿攥紧掌心,心中好似钝器划过。
    “姑娘?”见她脸色有异,音歌意外,又怕是先前关顾着同她说话,没注意手上的轻重,扎到她了?
    孟云卿摇头。
    恰好裁缝也道量完了,姑娘先去一旁挑料子吧。
    孟云卿正好缓过神来。
    音歌和娉婷却是欢喜得很,先前量衣裳委实枯燥了些,但挑布料却有趣得多。
    “姑娘!这个颜色可喜欢?”音歌最先开口。
    孟云卿淡淡看了一眼,“好看。”
    “我也觉得好看,姑娘这个呢?”娉婷也挑了一个。
    孟云卿也点头。
    由得她二人挑选,孟云卿却是没有心思的。
    过往,她也想过顾昀寒是个怎样的女子,好奇她长什么模样,声音是否温柔婉转。可临到眼前,却忽然都不想知晓。
    顾昀寒是谁,这一世又同她有和关系?
    她不想见这个人,不去顾府便可。
    这一世,她再不会见到宋景城,同宋景城也再无瓜葛!
    ……
    思及此处,偏厅的屏风后就有脚步声传来。
    侯夫人同二夫人一并踱步进来,姐们几人都福了福身。
    “料子选好了吗?”侯夫人上前打量。
    沈瑜和沈楠拼命点头,眼里都是喜色,这姐妹二人,沈瑜大些有十岁,沈楠小些才八岁,颜色都是一旁的丫鬟帮忙选的。
    都是三房的庶女,三夫人平日里又是个挑理的人,沈瑜和沈楠都不敢选明艳的颜色,倒是年纪小小选得都是素雅之色。
    侯夫人颦了颦眉,“太素了些。”
    沈瑜和沈楠就纷纷低头。
    二夫人便一手牵了一个上前,“来,二舅母帮你们看看,我们沈家的姑娘,哪个不是光鲜明媚的?”
    沈瑜和沈楠就扬起脸来,笑意满满。
    侯夫人心中更愁。
    二夫人确实光鲜明媚,但太过明媚了些。
    侯夫人不想拂了她的兴致,便由着她去,只是晚些时候怕是又要亲自去一趟三房,否则三夫人那端指不定又要跑来西院哭上一场。
    家中还有客人,她只能先去三房应对。
    既是如此,就不再多管三房的两个姑娘,沈琳是无需她操心的,给她看了看心仪的料子,她也满意。
    稍后,就到了孟云卿处。
    孟云卿拿着一柄浅色的绣花段子,做工虽然精致,但未必太素了些。
    侯夫人便上前:“这料子,你嫂子穿穿还行。”
    言外之意,不像姑娘家的衣裳料子。
    这也不怪,前一世,她嫁人都有六年,比起世子夫人来也相差不了两岁,她看人看物,都不是十二三岁的眼光。
    难怪侯夫人会提点。
    侯夫人便上前,随意挑了挑了,又拿到她身前比量,片刻才寻了两处满意的:“云卿若是喜欢素雅些的,这两匹就行,小姑娘家有小姑娘家的素雅。”
    孟云卿谢过。
    侯夫人的眼光从来得体,铜镜里,浅蓝色的湖纹便趁得肌肤雪莹。
    ……
    量体裁衣,也挑过料子,云韶坊的师傅说隔五日便可送来。
    云韶坊都是精工细活,能说五日,都是给侯府的面子。
    侯夫人打了些赏钱,又让周妈妈去送,云韶坊的师傅们感恩戴德。
    量完衣裳,沈陶和沈妍就同二夫人一道回南院。
    侯夫人亲自送沈瑜和沈楠小姐妹回北院。
    孟云卿请了侯夫人的意思,听说婉婉病了,她想去看看。
    侯夫人便让韵来领她去。
    婉婉尚小,与世子和世子夫人同住在芷兰苑。
    婉婉是世子和世子夫人的小女儿,世子和世子夫人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前两日冯国公得了几只外邦进贡的金蝉,就让人来想接外孙和外孙女去看。婉婉粘娘亲,呆在府中没去,两个双胞胎去了还未回来,所以孟云卿也没见过。
    芷兰苑在西院靠东,偏厅在中轴,要从偏厅去往芷兰苑,就需路过西院的花园。
    韵来在前方带路,孟云卿就同音歌和娉婷跟在身后。
    六月里,日头渐渐热了起来。
    音歌心细,带了伞,便走在身侧替她撑伞。
    她没有来过西院的花园,韵来就道:“东院的苑中有荷塘,咱们西苑便是镜湖。”
    镜湖上亭台楼阁,湖中鲤鱼成群,同东院全然不同的景色。
    孟云卿驻足看了片刻。
    湖面清风拂过,撩起她额前刘海,映出额前的美人印记。
    身后远远脚步声也消融在湖面清风里,听不清晰。
    待得转身,才赫然发觉一道身影映入眼帘,孟云卿来不急收起的笑意就僵在脸上。
    段……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