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初唐

近期就要入论先不回复,谢谢大家的支持~最近要对文章进行调整,请跟上进度的亲在晚上七点后查看更新。大家不要介意直接跳过^_^苟超穿越前是被人打死的,上天又给了重活一次的机会,他能把握住机会迎向新生活吗?苟超没想到自己还能多个弟弟,生命不再孤单,他想着重生的意义,是否就是让这个呆呆的弟弟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呢?二蛋:哥,土鳖还是烧着香!本文又名 穿越封建社会的类原始生活感谢胭脂红装提供的封面本文又名穿越封建社会的类原始生活感谢胭脂红装提供的封面

第51章 新业务
    在初唐这个缺乏娱乐资讯的年代,人们闲暇时间的消磨全靠“嚼舌根”。
    长安城附近的百姓还好,毕竟是在天子脚下。王公大臣,胡商外使众多,哪天没有点新鲜事。那小道消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百姓活的是津津乐道。
    且整个王朝才刚刚稳定没多久,边关之地还在硝烟四起,老百姓的言语远不如后世封建王朝鼎盛时期控制的那样严谨。
    翻翻史书,打从东汉末年的王侯到唐王天子,那老婆娶的伦理纲常怎一个乱字了得!
    也不知是老李家的胡人血统作祟,还是那些动荡年代对老百姓言语的放纵,到了贞观朝,确实显出了大国的胸襟气度。哪怕□□百姓在皇城根下议论李天王的玄武之变,也没有因言罪人……
    言归正传。石河子是个闭塞的小村子,往常嚼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句话带过都没什么新鲜感。
    谁成想昨上午村里竟然来了货担郎,此消息一出都够村里人说道个十天半月的。
    可到了下午,石河子才真是放了卫星——
    赵家二郎,狗蛋,进学啦!
    此消息一出,迅速盖过货担郎,瞬间风靡全村!
    不过这种事情往往当事人都是最后察觉的。
    放完猪羊,早饭也就做好了。
    每每这个时候,苟超都要感叹一声生产力低下的好处。若非到处都是荒地野草,哪能把猪样拴好就去做饭,两面都不耽搁。想他小时候放个猪都得走出村子老远,一晃半天才能回家。
    今天给二蛋做的午饭又多备了一份。昨晚听二蛋打小报告,他的盒饭被李夫子吃了不少(-_-||)。估计是李夫子独自一人生活,不爱开火,估计手艺也不行,索性就给他也带了一份。
    将猪羊圈好,鸡鸭放将出去,一切准备完毕,再舍不得也该叫醒二蛋吃饭上学啦。
    昨个发现给二蛋梳冲天辫不仅他比较凉快,更重要的是每当他摇头晃脑背书时,都味(喜)道(感)十足,苟超决定在他的头发长长之前就梳这个固定发型了。
    “二蛋儿,再背一遍昨天所学。”
    领着二蛋用柳条枝掏完牙,苟超一边给他盛饭,一边又忽然想起再次检查他的功课。
    二蛋乖乖的坐在石头上(←桌椅一直倒出空做呢),先晃一圈头起范,接着拉长音背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日月——”
    好么,过了一晚果然记不清了。
    苟超倒没马上训斥二蛋,起身向院里的灶台后面望了两眼,转过身来刚要说话,就又听他接着道:
    “日月星宿,什么列张!”
    “行啊,小伙,编的不错啊。”
    被苟超一揶揄,二蛋小脸腾的染上两片红晕,不好意思地说道:
    “阿兄,俺忘啦。”
    “就十六个字,咱们二蛋这么聪明怎地就给忘了,这可不行,下次可得记住啊。”
    装模做样的批评一番,苟超接着示范到:
    “听好喽!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赢ze,晨宿列张。”
    “哇,兄长好厉害,全都记住啦!”
    苟超:我会告诉你,都用文字记在了灶台后面么?(←笔者:不都是文字吧……)
    领着二蛋走在上学的路上,兄弟俩渐渐察觉出有些不对了。
    “大郎,送二蛋儿进学啊?”
    “呦,送二蛋儿上学去啊!”
    “二蛋儿,这么早就去上学啊!”
    ……
    我靠了,平时大家都起这么早么?
    一路穿过村子,所过之处几乎院里都有人,男女老少好像商量好等着为兄弟二人送行似的……
    苟超笑得脸都僵了,实在招架不住,抱起二蛋胡乱地向路人回着话,一阵风般“逃出”村子。
    “阿兄,他们好热情啊。”
    二蛋搓搓小胳膊,与苟超对视一眼,两人皆如释重负地长出口气。
    在李夫子家与二蛋作别,说好今日晚些再来接人,苟超就直接去县城了。他却没看见自己刚拐上县道朝东走去,那货担郎就从西边下来,早早地来石河子报道了。
    秉着做生不如做熟的思想,苟超没有新选地方,直接去了上次卖糖的街坊。
    “饴糖,饴糖,清甜的饴糖,好吃不贵喽!”
    “给俺来一支,不,来两支!”
    果然来对了。才喊了两声,上次那个小胖子就跑来照顾生意,还埋怨苟超怎地好久不来。
    万事开头难,顺利的开张预示了苟超今天不错的运气。
    手里的饴糖才卖了半罐,一家专卖烤肉的食肆掌勺就寻了过来。
    “小郎让某看看饴糖成色。”
    那掌勺接过半罐饴糖对着阳光仔细瞧了瞧,又用竹签卷起一些尝了尝。
    “嗯,不错,色泽虽不如蜜糖金黄,味道倒是清甜,泛着谷物的幽香。”
    掌勺满意地点点头,伸手拿过竹篓里封口用的叶子,将罐子盖上,又问到:
    “这饴糖价值几何?”
    说完又指指竹篓里的一个竹筒,接着问到:
    “那竹筒里可也是这饴糖?”
    大客户啊!
    苟超赶紧捧起竹筒给掌勺验看,介绍到:
    “这罐子和竹筒都是一斤装,零卖一文一支,整卖一百文一罐。”
    那掌勺的食肆离得不远,爽快的买下了剩下的饴糖,就带着苟超去店里取钱。
    和周围搭着草棚子的店面不同,这家食肆是个老旧地木质的小二楼。
    苟超进入时,大唐里已经有两桌坐上了客人。看样子像是外地人,桌面上摆着烤羊肉和烤鸡肉。
    这家店铺其实是和老字号,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烤制食物上很有一手。
    只是连着好些年动荡不安,永宁县不副前朝时的光彩,等到这个掌勺接手生意时,所做之物多是寻常菜色。
    好在郑县令掌印永宁后,县城是一天一个样。等到了今年往来客商明显增多,来店里肯花钱以解口腹之欲的夜多了起来。
    掌勺祖传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可惜准备不足,好些特色烤法需要的蜂蜜一时供应不足。
    县城里的商业才刚刚出现兴盛的苗头,周边村落供应的农副产品显然还没有跟上变革的步伐。所以县里买卖的蜂蜜还都是野外所得,并没有专门的养蜂人,货源上也就时有时无,并不稳定。
    这掌勺无意间看到邻家稚子在那香甜地舔着麦芽糖,灵光一闪就寻上了苟超。
    转过街角,苟超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不仅顺利的卖了两百多文铜钱,还揽了一位长期客户。拍拍手里光滑的陶罐,以后每半个月就有固定一百文的收入啦!
    小心的将陶罐放好,这可是店家自行提供专门配送麦芽糖的容器,可不敢给摔坏了。苟超浑身轻松的踏上了回程。
    ******
    “阿兄,阿兄,夫子夸我背得好,还教我写字啦!”
    好不容易等到兄长来接,二蛋一把扔下怀里的蛋蛋,炮弹一样冲进苟超的怀里。
    低调,低调,要显呗等出了村啊。
    苟超腹诽了一句,拍拍二蛋的后脑勺,尴尬地向被吵醒的李夫子问声好。
    “贇儿着实挺伶俐的。”
    李夫子捏着山羊胡,点了点头,又接到:
    “就是晌饭再咸点就更好了。”
    苟超:这成因果关系么……
    作别夫子,两人一羊拐上县道,二蛋已然压抑不住内心的激情,扯着苟超蹲下将新学的字写给他看。
    “阿兄,夫子说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就教我写姓氏,等我明天还能写出来,就教我写名。”
    苟超看二蛋拿着不知准备了多久的小木棍,在地上歪歪扭扭勉强写出一个“趙”字,很是认真的夸了一番。
    繁体趙字让苟超写也得写好一会儿,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初学文字,竟然能不缺笔少划实属不易。至于怎么看都像“走”“肖”,就忽略这个细节吧。
    “二蛋真厉害!来奖励你骑脖颈儿。”
    这是二蛋最爱的互动之一。坐上苟超的肩膀,两手捧着他的下巴,二蛋又摇头晃脑的背起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
    苟超正看着二蛋头顶上那一颠一颠的小辫影子,听得惬意,结果戛然而止。
    “怎地忘了?”
    二蛋拍拍苟超的脑门,指着前方,不确定的问到:
    “阿兄,那是不是有个人啊?”
    苟超顺着方向一看,在通往石河子的山口确实好像趴着一个人。
    不会是乡亲出了事吧?苟超赶紧放下二蛋,跑过去探看。
    是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在外的小腿伤痕累累,像是走了好些山路。
    苟超搬过他的脑袋,将乱发理到一边,伸手去探他的鼻息。
    不是死了吧?本来就紧张,又是做探鼻息这样的技术活,光顾着学电视剧里的手势,压根没净下心来仔细感受。
    正想趴下身来听心跳,就听二蛋喊到:
    “他醒了!”
    苟超抬头就撞上了一双狭长的眸子。
    只见他缓缓的张开了干裂的嘴唇,虚弱地喊了声:
    “水~”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