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

关于红楼之穿成林海:   在庆功宴醉倒,再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林妹妹……他爹,此时黛玉也已经被接到了荣府生活。快走上一炷香的功夫就要气喘的林海,在接受现实且摸清情况之后给自己立下了三个目标:一,治病。二,把闺女要回来。三,换个皇帝。本文又名“不孕不育专科哪家强?”以及“送子观音林大人”。业线为主,感情线为辅,1E。妹妹她爹姓林,名海,字如海,见红楼梦第二回。文宝黛配,宝玉入赘。作者是个超级起名废,包括人名文名,文案水平也常年徘徊在及格与不及格之间。因此文名从不求美感(因为求也求不粗来),但求简单粗暴一看就懂。谢谢碧水做封面攒人品姑娘制作的漂亮封面。同期更新的古穿:同系列红楼同人文,都已完结:更多完结文,欢迎点击我的专栏:

作家 Fahrenheit 分類 历史 | 84萬字 | 76章
第十二回
    不管怎么样,签下两个“重要客户”,林海自觉再活三五年不成问题。
    拿到方子,大家又闲聊几句,三皇子与五皇子便先行告辞,故意留九皇子与林海再说会儿话。
    三皇子与五皇子就算有心拉拢林海,也不会当着九皇子的面儿:毕竟这哥几个距离撕破脸皮还远得很。
    把二位皇子送走,再回到包厢,林海喝了半盏茶,才跟九皇子嘀咕了一句,“我怎么觉得二位殿下是专来讨药方的。”
    九皇子一回想,也乐了,“谁说不是?”
    他估计两个哥哥没准儿还真是半公半私地跑来说话。成婚的皇子都有份差事,早上上朝上午则在各自的衙门“坐堂”,午后就相对自由,只要忙完公务。
    九皇子也大方承认,“两个哥哥盯我也盯了挺长时间。”
    林海面对圣上,也是开头稍微拘谨一点,后来发现圣上没什么架子,他也就跟着放松开来——圣上肯定不喜欢噤若寒蝉唯唯诺诺的臣子。
    到了面对皇子们的时候,林海也没吹没捧,皇子们也没有非得高人一等。彼此的言行不说随意但称得上和气。
    可见对贵人一味跪舔也没必要,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应对。
    此时九皇子的心腹忽然出现在门边,得了他家殿下的眼神示意,才微微弓着身子进门,附在九皇子耳边嘀咕了几句。
    九皇子听完,摆手让心腹退下,才对林海无奈道,“我的小姨母听说咱们来了,已然打道回府,令爱也跟她一起家去了。”
    这怎么……就是“被抓包之后娇羞地逃跑”的反应?印象里王禅还是个挺爽朗的姑娘啊。
    林海默默地笑了。
    林海自打被赐婚,只要出门就受到多方“目光洗礼”,有意无意也见过王禅那么一两回,都是见面打了招呼就此分开各忙各的那种——显然这姑娘就是故意露脸给他看一下。
    林海喜欢这样明朗且“不守规矩”的姑娘。一个拥有现代几分气息的女孩子,林海承认,他很有好感。
    王禅的生母是宗室郡主,父亲又是高官,家中还出了位贤妃娘娘,她的确有“不守规矩”的底气。
    林海听见小姨母的名字那脸色……颇为好看,九皇子反倒跟着放了心。
    实际上赐婚这事儿,他也知道,实在办得有点不地道,最起码该早早跟人家见一面,透点口风才是。
    也正是因为这事儿有些心虚,九皇子才对林海异常和气。
    除非昏君胡来,不然皇帝赐婚鲜少有不过问双方意思的时候。实在是母妃不仅为了小姨母,更为了他这个儿子取中了林海,磨了许久这才让父皇答应赐婚——母妃可是告诉父皇她已经问过双方的意思。
    当然,通过此事他们母子两个也看到了父皇的心意:待他们母子真没说的。吃了个定心丸的九皇子对两个有点同病相怜的哥哥就更为游刃有余。
    要是知道这位殿下的想法,林海怕不是又得感慨“果然还是太年轻”。
    不过如今圣上正值壮年,皇子们也就二十上下,几个人出身又颇为相似,人脉上也没看出太多差距,距离你死我活的夺嫡~高~潮显然还差得很远。
    这对他也是好事一桩,不然一头扎进京城就得直面夺嫡大战,他可没有全身而退的信心。要是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就凭积攒下的送子之恩,他自觉也足够保住一家子平安。
    而且这里面并非没有诀窍:跟着史家走准没错!贾敏在世的时候,跟史家的表哥们关系都不错,时至今日林家与史家两家节礼也从没断过。
    跟九皇子又聊了一会儿,总之言谈甚欢,林海赶在晚饭前到家,刚进门就让迎出来的闺女挽住了胳膊。
    黛玉刚跟父亲回家来那会儿,见着亲爹还是先行礼,之后才笑嘻嘻地过来挽胳膊,现在行礼都已经省略,而是直接抱胳膊——横竖也没外人。
    只可惜小姑娘今天笑得稍微有点不由衷,说明还是有心事。
    林海就笑,“心虚了?”
    “怎么是心虚?”黛玉一撇嘴,挽着父亲的胳膊不算完,更是把半拉身子都靠到了父亲身上,“咱们回屋说。”
    进屋后,林海自去换衣洗手,黛玉则趁着这点功夫煮了壶热茶,还吩咐竹青去备饭。
    与在荣府时不同,黛玉不必顺着荣府的习惯。
    他们父女俩身体都不太好,在自己家便少喝茶叶泡出来的茶,不管花茶白茶还是红茶。而是常喝药茶,就是用几样滋补的药材煮出来的水,味道当然比黑漆漆的汤药好得多。
    于是林海回来,从闺女手中接过茶盏,掀开碗盖一瞧:金红色的茶汤配上玉色茶盏,光是这颜色就让人赏心悦目,再看汤底一点渣子都无,开口一尝,微苦中还带着点微酸。
    这个味道开胃。
    闺女真是既贴心又富有情趣,林海希望他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闺女能经过自由恋爱而结婚……不过说这些还早,闺女多陪他几年才好。
    话说陪着父亲吃了半盏药茶,黛玉才不慌不忙道,“王家……姨母,”其实她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怎么称呼王禅最合适,“跟女儿说了挺多。”
    林海笑问,“多是问咱们家事吧?”
    “嗯。”黛玉略有迟疑,“后来就主动说起……就是劝我别总往舅舅家去。”
    林海又问,“你觉得她管太多?”
    黛玉下意识地颔首,立时回过味儿来又猛地摇起了头。
    黛玉天生护短:她在舅舅家里待了一年,要说毫无感激之心也忒无情。说白了,就是理智上觉得即将进门的继母说得有理,因为骗她实在没啥好处;感情上虽然知道二舅母对她绝对谈不上什么真心,但二舅舅总不至于就肯害了她。
    此时黛玉望着父亲,知道必须得给个说法,“她说与我的婚事有关,女儿就想这些话该跟父亲说。”
    林海闻言眉毛一挑,“倒是个实诚人。这些话你是该心里有数。”
    他一直觉得他跟王禅的婚事,王禅本人很满意,不然不至于一直在他面前刷存在感。他估摸着,没准儿还是王禅先相中了他,后来这姑娘便央求起了亲爹妈,亲爹妈被缠得没法子,只好捅到了贤妃跟前,贤妃一想,哎呀这是好事儿,于是又找了圣上……
    这时代固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总有不仅不会无视儿女意愿,甚至“宝宝你想什么爹娘就给你办到”的无理溺爱型爹妈。
    因为婚事上自己做了几分主,再看黛玉也是颇受疼爱的姑娘,王禅推己及人,便想着先跟本人打声招呼最好。
    黛玉此时微垂着头,稍显沮丧,“父亲果然猜着了……”她倒不觉得继母这是人还没进门,父亲先疼上了,她只是听到了些消息心里很不痛快,同时又不想把二舅夫妻俩想得太坏。
    林海轻轻摇头,“你二舅和二舅妈能插手咱们父女什么事?无非是在婚事上乱牵线。我的填房也是圣上指来的,他们敢不乐意?倒是你,他们没准儿要打着疼外甥女的幌子,把你推出去换点好东西。”
    黛玉目瞪口呆:她爹以前只是提醒她,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次怎么就言辞如此犀利不留情了?
    既然已经打开了话匣子,林海干脆多说一点,“幸好皇子纳官员之女为侧室,必得让圣上指婚。也幸好规矩如此,我才没那么担心。”
    打个比方,哪位皇子看上了宝钗,只要一顶小轿把人往王府里一抬就是;但要是取中湘云,就算湘云父母双亡,皇子想纳她,必得请来圣上或是他们母妃的旨意。
    因为宝钗是平民,而湘云是勋贵之后。
    论苦逼程度,原著里宝钗未必比黛玉强多少。宝钗父亲死后,薛家彻底沦落,不然何至于薛姨妈连个诰命都没捞着?宝钗志向远大想要入宫,结果也被刷了下来。
    这就是个“赤果果”的拼爹时代,林海轻叹一声,“你外祖父还在的时候,史王薛三家,也就是史家稍好一些,王薛两家恐怕都得背靠你外祖父。可风水轮流转,现在你二舅要指望你二舅母的娘家哥哥。”
    黛玉听得认真:以前她爹从不跟她说这些。
    林海继续道:“你可还记得当年在咱家坐馆的先生?那先生如今在金陵做知府,靠得便是你二舅母娘家哥哥的门路,而不是你二舅的。”
    黛玉也会举一反三,“若是自家的门路,琏表哥也不会一直都是捐官候补。”二舅这个五品官好像也十多年都没升迁过?
    林海欣慰地笑了,“正是如此。”他故意给闺女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就是让黛玉对荣府有个清醒的认识。
    黛玉想了想,又轻声道,“贵妃娘娘可真不容易。”
    林海道:“说不定就是她要给你牵线。”不过牵线也不怕,圣上给了他一个有底气拒绝的媳妇。
    他对即将嫁进来的小妻子又平添几分好感。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