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时都坐了下来,刘镖头探头看看佳音,问道。 “咱家丫头还好? 瞧着脸色不错。” 佳音大眼睛亮晶晶盯着刘镖头,伸手往他那侧奔。 李老太顺手把孙女递了过去。 刘镖头下意识接过去,就有些后悔了。 六个月的孩子,软绵绵,胖乎乎,小小一团儿。 他这蒲扇一样的大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佳音感受到他的慌乱,咯咯笑着抱紧了他的脖子。 这般,就能趴在他胸前了。 刘镖头干脆半仰躺,让佳音趴的舒服一些,省得掉下去。 看着这么勇武的汉子,被一个小丫头吓成这个样子。 众人都是笑的不成。 佳音也觉得好玩,当然也是真感谢这个汉子。 家里没少得他帮助不说。 那日,她绝望恐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冲进赌场。 五六个月的孩子,不能说不能做什么。 她只能这般表达亲近了。 刘镖头小心护着胸前的肉团子,心里也是软成一滩水。 原来孩子小时候,这么可爱,抱起来这么暖呼呼啊。 可惜,儿子小时候,他一直在外走动。 好似回过神的时候,儿子已经七八岁了。 这么想想,对儿子还真是有些亏欠。 正坐在门口同家义小声说笑的刘扬,突然觉得后背一凉。 家义拐拐他,问道。 “怎么了?马上又要走镖了,你爹同意你跟去了?” 刘扬立刻苦了脸。 “我求好几次了,我爹都不同意。 你一定帮我再求一求,到时候咱们一起出门。” “行,我找找机会。” 两人说的热闹,刘镖头就喊了儿子。 “儿子,把你娘准备的东西拿来。” 刘扬应了一声,就把身边的包裹送了过去。 刘镖头小心把佳音递给李老太,然后打开包裹。 “大娘,我家媳妇儿给福妞儿准备了一些东西。 不是什么贵重玩意,您别嫌弃。” 包裹里是一套小袄裤,还有一条小被子。 袄裤是绯色,绣了浅黄色的花儿。 小被子则是新绿绣了蓝花。 用料细软,针线细密。 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好东西。 李老太高兴坏了,一迭声道谢。 “哎呦,可让扬哥儿他娘挨累了。 这简直太漂亮了!” 佳音也是喜欢,小手握在一起,要鞠躬道谢。 结果,她忘了自己腰身还太软,差点儿摔下去。 慌得刘镖头一把托了起来。 李老四给刘镖头介绍屋里众人。 村长,当日帮忙的村人,还有隔壁赵叔等几位老爷子。 刘镖头可是知道李家才来村里落脚不过四个多月。 这么短时间,就同村人相处这么好。 可见李家行事一定周全又仁义。 他越发打定主意,以后同李家多走动了。 又说几句闲话儿,就开始摆桌子吃饭了。 李家正房很宽敞,东西屋的门一打开。 放下三桌儿酒席,轻轻松松。 刘镖头和李老二、李老四、村长,几位老爷子坐一桌儿。 东屋是几个村人,由同他们最熟悉的李老三陪着。 西屋就是小子们的天下了。 家仁家义,家喜家安,陪着刘扬,外带李老太和佳音。 至于家欢,他一直在灶间忙碌呢。 陶红英本来手艺就好,这次又格外用心。 菜色一端上来,让所有人都是惊讶。 不说,样样都是色香味俱全,实在是菜码也太大了。 酸菜炖排骨和红烧肉炖干菜,都是小陶盆装着。 其余几样也是最大的盘子,摆盘更漂亮。 李老太招呼众人,“当自己家,都别客套。 先吃饱,再喝酒,小心空肚子喝酒难受。 回去你们媳妇儿该埋怨我了!” 众人都是笑,嚷道。 “大娘放心,这么多好吃的。 谁还顾着喝酒啊,先解馋再说。” 话是这么说,但男人哪有不喜欢喝酒的。 不过半饱,众人就端起了酒碗。 火辣辣的高粱小烧酒下肚儿,就更热闹了。 人人都打开了话匣子,说外边世界的新鲜事。 说马上春耕,田里种些什么。 说朝廷的粮税高,甚至是北边的战事。 村里妇人们在家吃了饭,耐不住好奇,也凑来听个热闹。 淘气小子们更是跟着老娘钻进来,偷偷咽口水。 李老太就让家安家喜拿了干果儿,分了出去。 欢喜的淘气小子们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陶红英抽空,进屋看了一眼刘家送来的针线,很是高兴。 回到灶间,她就琢磨回礼。 家里的熏兔子还有两只,熏鹿腿也有一只。 但这不够,而且要谢的是刘镖头的媳妇儿。 幸好面团还有一些,豆腐也是新鲜的,泡木耳也剩了。 于是,她快手快脚蒸了十几个素包子。 又炸了肉丸子,春卷盒子。 最后装到新篮子里,盖上干净的棉布。 结果,她准备的是回礼,却又当拜师礼,派上了大用场。 原来,刘镖头说起过几日走镖。 家里春耕,李老四这次去不了,就让家义跟着。 刘镖头爱才,又见家义和儿子处的好。 于是,他开口说要收徒。 家义当然愿意啊,李家也是早有默契。 当场,家义就跪地磕头,敬了茶。 李老太赶紧出来寻儿媳,凑拜师礼。 陶红英准备的那些,正好被征用了。 但还是有些单薄… 吃饱喝足,昏昏欲睡的佳音就被抱到西厢房。 “福妞儿啊,你有没有果子? 能不能拿出来一些? 你三哥拜师,咱家没什么东西可送礼了…” 李老太话才说到一半,还在担心孙女能不能听懂。 结果,她的面前就突然出现了一袋子红枣。 一筐苹果,一筐梨子。 佳音见奶奶不说话,又拿出两条活鱼。 “够了,够了!” 李老太被活鱼甩了一脸水,立刻回身,赶紧拦了一句。 “你娘也准备,加两条鱼,两篮果子就足够了。” 佳音打个哈欠,歪在奶奶肩头,秒睡。 李老太轻轻托着孙女,然后喊了儿媳,赶紧拾掇。 待得刘镖头父子回家的时候,李家的送的拜师礼,堆了半车厢。 刘夫人接了酒醉的丈夫,被这些东西惊了一跳。 毕竟她就送了一些针线,李家回的也太多了。 还是儿子给她解了惑,“我爹收下家义做徒弟了。 这是家义奶奶准备的拜师礼!” 刘夫人这才明白,对李家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刘扬拿了几个果子就跑了,留下她伺候酒醉的丈夫。 不曾想,她被直接拉上了床。 “夫人,咱们也生个女儿吧。 李家的小福妞儿,又软又胖…” 李家不知道,刘镖头抱了抱佳音,就开启了刘夫人千方百计生闺女之路。 送了客,好不容易拾掇完家里,老老少少都是累够呛。 倒是佳音,睡醒无聊,又啃着脚丫子打理她的空间小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