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膳之后,天色已然阴沉。 你们以为扶苏皇帝要去翻牌子了吗,不,扶苏皇帝要去处理政务了。 他要去加班了! 谁还不是个加班狗呢! 扶苏来到了温室殿旁边的一排低矮房屋之中,这里就是内廷办公的地方。 谁能想到,这些非常不起眼小房子,确实如今大秦名副其实的行政中心呢? 内廷署选在这里的原因无他,方便而已。 地处大禁,不会泄露消息;接近皇帝,可以随时处理事务。 内廷六部,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在此办公。 今天,吏部主事为曹参、民部主事为萧何、礼部为俪食其、兵部主事为周勃、刑部主事为陈平、工部主事夏侯婴更是悉数当值。 如此狼性的团队,哪个老板能不喜欢呢? 这不给点奖励? 扶苏皇帝当场拍板,宵夜每人加两个鸡腿! …… 各地奏章源源不断的被送到这里,堆积成一座小山。 由于扶苏的造纸计划一拖再拖,目前大秦的奏章还全部都是用竹简写的。 为了防治偷看和泄密,每份奏章竹简都捆的结结实实,然后用泥封住,再在泥上盖上各自官府的印章,称作封泥。 内廷阅览每份奏章的时候,要首先检查封泥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私拆偷阅的情况。 拆开奏章之后,会按照奏章的内容,分发到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 然后各部的主事会连同执事一起拆读奏章,给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就会马上上呈给扶苏处理。 一般的日常事务,则有内廷按照惯例先行给出处理,然后晚上的时候,统一向扶苏汇报。 扶苏会先派心腹的大臣审核内廷的处理意见是否合理,不合常规的直接打回内廷。 复审没问题的奏章,才会送给扶苏亲自圈阅。 扶苏圈阅之后,才会吩咐外廷执行。 圈阅前所未有,是扶苏新发明的奏章审批办法。 简言之就是同意的画圈,不同意的画叉。 扶苏也因此被称为是“画饼皇帝”。 …… 看到内廷堆积的奏章已经达到了“熊猫狂喜”的地步,扶苏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造纸了。 “明天一定要——”是扶苏的常用句式,类似于“下次一定”。 但总是明日复明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扶苏到来之后,民部主事为萧何率先上来奏事。 他怀抱的奏章,怕是足足有竹鼠一年的分量。 只听萧何说道:“禀告陛下,三川郡守李由上报了三川郡今月的雨雪情况。 “十日之前,三川郡普降瑞雪,来年丰收有望。李太守称赞陛下圣德,所以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目前,三川郡百姓全部仰恩戴德,上下官吏齐心协力,无不称颂陛下声明......” “嗯。”扶苏点了点头,他的手略微一抬,萧何早已经拿起笔墨准备记录了。 只听扶苏说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一份奏章就这样批阅完了。 萧何继续。 “这两份分别是上党郡守杜秉和太原郡守令狐范的奏章。” “上党郡守杜秉上奏称今岁饥荒,黔首乏食,请求从太原郡调拨粮食,缓解灾情。” “太原郡守令狐范上奏称今岁饥荒,黔首乏食,请求从上党郡调拨粮食,缓解灾情。” 扶苏笑了,他略微迟疑,“令三川郡守李由拨粮救济上党,河東郡守敬教拨粮救济太原,治粟内史李信全权负责,少府冯毋择从旁协助,必要时可以从内史抽调粮食。” “會稽国相邦殷通上奏,近日會稽境内有旧荆残余势力活动,殷相邦请求派兵镇压。” 殷通原来为会稽郡守,扶苏分封之后,會稽郡变成了會稽国,他这个郡守也摇身一变,成了相邦。其实干的还是那些事。 “知道了,准奏。” “象王进献一种名为芒果的水果,并祝福陛下身体康泰。” “朕很好。” “辽东王上疏,表达了对下的思念之情。” “朕亦甚想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