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叫她唱歌,五音不全的他学着方洛在院子里大声地唱着,一点也不在乎其可爱的形象被破坏,惹得大人们笑声不止。 午饭过后,方明还没有回来,趁着方子琪睡午觉的时候,方洛躲进书房里,拿笔写了一篇文章,这时大人们都在院里子谈论着越来越红火的经济开区。 一封匿名信如果到了杨市长的手里,顶多是引起市级领导的注意,一座老城,想要被很多人关注,很多人去保护,那么匿名信是远远不够的。 方洛写了一篇游记,结合小时候在花山老城里奔跑过的每一个足迹,每一个珍贵的时光,每一个动人的景色,将花山老城的脱俗之美诉诸于纸上,笔调清新,且韵味十足。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当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方洛抬起头看着窗外,现方明已经在院子里和大人们聊天。 将信纸同样叠起来,跟匿名信藏好,方洛便走出房间。 方明见到方洛出来,站了起来,拉着他走到另一边,告诉他最近的情况。 多日不见,方明的脸颊因为过多的风吹日晒,显得有些老城,嘴唇有些紫,黑眼圈特别明显,头凌乱不堪。 “小洛,如今各镇各村的第一批松脂都收集上来了,足足有八吨,现在我都将它们存放在三良村,你看我们是不是先把这些东西运走,地方不够存放是一个问题,储存太久,会影响松脂的质量。” 方洛点点头,松脂存放太久会导致松脂挥,毕竟储存条件过于简陋。 “好,现在我们租一辆货车去装货,明天一早就运去西邻,把这批松脂卖掉。” 方明听完立刻出门联系货车,方洛拉过他,让他吃饭再说,不料方明说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吃过粉了。 两人跟大人们要说出去一趟,方泉德知道方明最近在忙着做松脂生意,虽然他不晓得这松脂能不能赚钱,但是看到这个孙子不像以前游手好闲,也是极力支持,方大勇和方大磊自然也不会反对,嘱咐两个人晚上回来吃晚饭。 花山县城停放的货车不少,这里有一家滑石生产厂,如今原料供应不足,闲置的车辆都摆在路边,一些聪明的司机则是在车窗前挂上‘可以包车’的字样。 和一个中年司机砍价后,方洛两人最终以9oo块钱的价格谈妥帮忙拉松脂到西邻。 跟着货车到了三良村,由于之前方明已经说明今天拉货,因此其他村的农夫都早早聚集在这里。 当初的设想是先收集四吨的松脂,然后转手给西邻的郑老板,没想到如今却收集上来八吨的松脂,这让扣去运输费只剩下四千多经费的方洛有些头疼。 一番思索,方洛先跟三良村的中年汉子队长合计,能不能先支付一半的费用,并将经费不足的难题一并告之。 松脂生意是持久性的,采集松脂有一阵日子的农夫们知道松脂可以常年采集,是个长久的赚钱之计,中年队长和本队的农夫商量后觉得可以,但是要求另一半的费用要在一周内全部支付。 一周内支付这个问题倒不是难事,当初在西邻医院,郑老板就说过,他收集松脂都是现钱现货,这一点方洛虽然不大相信,但是能先拿到八成的货款应该没有问题。 答应了队长的建议,方洛直接现场支付了三良村八百斤一千两百块钱。由于三良村是第一批采脂,因此储存了两批松脂,达八百斤。 当初方洛和方明两个人像外星人一样到村子里宣传松脂可以赚钱,然后一起合作,到如今真正拿到了钱,中年队长心里踏实了许多,心里也有些感谢,还没等方洛让他帮忙劝说,他就主动在农夫中间走动,替方洛跟农夫们商谈先付一半货款。 农夫们都是善良的人,没有起哄闹事,都表示可以接受。 接下来,方洛和方明一边忙着称重松脂的重量,一边结算各村的费用,待装好车时,太阳已经准备下山。 离开三良村,兜里揣着不足一千块钱的方洛坐在副驾驶座上,和方明开心地唱着小时候的歌谣,司机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也跟着两个人一起唱,一时之间,一辆传来满是走调旧歌谣的货车极其拉风地行驶在回花山的公路上。 回到花山已是傍晚六点多,天已经黑了,请司机师傅吃了一餐便饭,商谈好明天一早在开区的门口汇合。 方洛并不担心司机卷着八吨重的松脂跑路走人,因为在花山,即便在西邻,没有关系和人脉,他根本无法把松脂脱手,再说,松脂生意在花山基本算是个新兴的事物,或许在司机的眼里,这玩意能不能赚钱还是另一回事。 回到家,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哥俩开饭。 其乐融融地吃过饭,方泉德就出门跟老友下棋去了,夜晚的老城,老人们总是聚在一起,或者下棋,或者聊天,是个极好的消遣生活方式。 方大勇则和方大磊在方泉德的书房里谈论最近工作上的事。 拉着方子琪去老城里散步,走在青石板路上,方洛和方明商量接下来的方向,虽然可以通过松脂采购累计原始资本,但不能在这个路子上一条道做死,方洛的建议是等到资金充裕起来,就以贷款的方式在花山建立松香厂,这样就能有机地将松脂采购和松脂生产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可以大大地减小中间的额外成本,增加利润。 又被方子琪闹了一宿的方洛第二天一大早先行和方明跟着货车回西邻,方大勇倒不急着走,给他放了行。 坐在货车上,兜里揣着一封匿名信和一篇稿子,背后装着八吨重的松脂,疲惫的方洛在呼呼的北风中,沉沉睡了过去。 …… 由衷感谢烤鱼大大和良鸣大大的章推!!也谢谢从《大涅槃》和《丹医》过来的读者支持。 82 第一桶金 周日的二中教室办公楼,忙碌的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批改试卷,红白黑三种颜色相间的试卷堆满了办公桌。 由于这次期中考试关系到从普通班抽取二十个学生升调重点班,因此周末的休息被迫取消,老师们都需要来办公室评阅试卷并做好成绩登记,争取在周一之前把所有学生的成绩统计出来。 每个办公室都设置评阅小组长,为了就是在遇到给分不一致的情况时解决问题。 “穆老师,这道题目您怎么才给3分?” 办公楼一楼最西边的物理教学办公室,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拿着一张试卷,向一个头有些花白的穆老师请教。 年过花甲的穆老师把头移到和试卷保持在四十公分的距离,然后推了推老花镜,看了一眼试卷,一会儿放下来,说:“这个学生虽然得出了正确答案,但是他的答题过程却不对。” “穆老师,我倒觉得这个学生的解题过程完全正确,这道题他用大学物理的解题方式来解答,步骤简略,而且思路清晰,应该给满分。” 穆老师斜眼看年轻的男老师,说:“大学物理的解题办法?你要搞清楚,这里是高中,这个同学虽然算出了对的答案,但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