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一心想当昏君的我,却成了千古一帝。   清北多名教授对商始皇的一生进行深度剖析。   商始皇原为纣王,姓子名受,功劳胜过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商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然而相关史料对始皇帝一生记载不详,小说家曾脑补写出一部《封神演义》,写始皇平乱的故事。   前三十回着重写始皇在纣王时的英明神武,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斗争。   始皇重定天下,分封列国,申公豹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商始皇被视为千古一帝。   子受在弥留之际,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要当昏君啊……”

作家 殆火 分類 综合其他 | 170萬字 | 821章
第5章
  明明不知兵事,偏要插手讨逆,临阵换帅不说,还派的是个文官?
  昏君!
  这时左军上将军鲁雄也出列道:“飞大夫乃文官,虽知兵事却从未独掌一军,若大王执意换帅,臣请命领军以援太师。”
  子受颔首。
  鲁雄是商朝大将,本事高超,将帅之才,封神演义里姜子牙也不敢和他斗兵,用法术才能击败他,有他反对,这个“飞大夫”还能打胜仗不成?
  “孤观飞大夫眉宇间罡气凛然,头顶上紫气冲天,根骨奇佳,相貌清奇,天生百脉俱通之体,是个千年难得一遇的将才,定能平叛成功。”
  鲁雄仔细看了看鹰钩鼻三角眼骨瘦如柴在群臣注视下惴惴不安连手都缩到袖子里的飞廉。
  大王是怎么看出来的?
  “可……”
  上天之子真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孤意已决,无需多言,再遣近卫百名,随飞大夫前往北海,必能破贼。”
  子受的算盘打得很好,百名近卫自然是从经过特训的三百名近卫里面挑选。
  虽然心态方面还有些欠缺,但霸王步已经学了个八成,这嚣张派头去交接大军,不打起来都算好的。
  而后群臣虽有异议,但并没有继续纠结。
  这个年代,算命的挺吃香,更不用说,在封神的世界观中,真的存在紫气、仙人这些东西。
  可惜啊,应该再整个扯一点的理由,让群臣继续反驳才对。
  不过子受也不担心,他已经把脸伸出来等着挨骂了。
  ……
  一时无话。
  言官呢?
  在女娲宫的时候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没事,现在都一天了,还不开骂?
  得提醒他们一下。
  子受道:“孤因女娲宫进香,偶见其容貌丽,绝世无双,题诗一首,卿等怎么看?”
  原来是这事儿。
  丞相商容当仁不让,再度出列,一顿吹捧,其他臣子也不甘示弱,接连一阵乱吹。
  什么“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所体现的反战思想。
  什么木兰如果上战场不仅是向帝王尽忠,更是替父亲尽忠,是忠孝两全的人物,臣子楷模。
  子受听得心烦意乱。
  这时谏大夫费仲眼睛一转,他发现子受似有不满,心里想着,难道大王觉得我们还没体会到这首诗的深意?
  思来想去,眼前一亮,立即出列道:“大王圣明!”
  子受记的很深刻,纣王手底下最大的奸臣就两个,一个费仲,一个尤浑,你费仲一上来就是一句我最不想听到的大王圣明?
  等等……
  子受越来越觉得不妙,奸臣会什么忠言直谏?
  拍马屁才是他们擅长的吧?
  “高宗英明神武,励精图治……”
  子受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高宗是谁,随着费仲马屁越拍越大,拍出一个大盛世,才明白过来,高宗是开创“武丁盛世”的商高宗武丁。
  不过费仲不是主要在说武丁多么牛逼,而是在说他老婆妇好。
  听到妇好,子受就知道自己凉了半截。
  他完全忽视了虽然商朝是古代,但商朝时继承自上古母系社会,妇女的地位并不像日后那么低。
  武丁的王后妇好就是女性代表。
  妇好不仅是往后,还是将军,领兵百战百胜。
  强到什么地步?
  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到妇好的超过了200片,在她死后,每当商朝战事又起,商王都会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妇好,并占卜胜负。
  子受努力翻检脑海内的记忆,闻太师出征前,也他妈祭祀过妇好。
  说妇好就是大商朝的女战神也不为过,木兰辞简直就是量身定做,谁敢提不满?
  不仅如此,妇好在后世的地位更高。
  古印欧人食物来源匮乏,只好到处迁徙,征服了许多民族,比如印度,有一只来到了大商,这时妇好站了出来,带领军队同古印欧人的一战,把这帮入侵者赶了出去。
  妇好保护了商朝,保留了初生的中华文明的火种,使华夏文化得以传承到今天。
  当然,这些子受都不知道,不然他真不敢在商朝题写木兰辞,这几乎是战时最伟大的赞歌。
  不说几欲瘫倒的子受,群臣又是拜倒在地一阵山呼。
  费仲得意洋洋,小胡子要翘到天上去了,果然最懂纣王的只有我。
  得了费仲的提醒,群臣才明白,那仅仅是题的一首诗吗?
  不是。
  联系起刚才纣王换帅的举措,这分明是对平叛的寄托。
  一首诗胜过千万次祭祀!
  不仅以诗歌颂先人,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更是节约了大量用于祭祀钱物,这其中深意,怎能不让人拜服?
  现在,本来还对子受看面相点将而有异议的群臣,已经不再多想。
  大王圣明到这种地步,飞廉大夫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服。
  子受也没招了。
  想来想去,他发现了一个盲点。
  宫里没宫女,也没宦官。
  猛然醒悟过来。
  昏君要贪图享受,后宫三千佳丽,自己这虽然还一个都没宠幸,但数量要做足。
  面子工程,妃子越多越能体现个人能力,越能体现昏庸水平。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